控制电路
发布时间:2013/11/14 21:05:13 访问次数:643
接下来介绍一下整个制作的驱动电路和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BQ2057CDGKR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是根据我以前制作的LED立方体控制电路修改的。原电路中使用了双向总线连接器74LS245,用于控制这个“金字塔”有些浪费端口,如果读者直接割作该控制电路,建议用HC系列的,价格上还是差不少的。
需要指出的是:
(1) 74LS245的输入不一定要按照图7里所示的那样,顺序可以相反,具体看你的布局了。反序后无非就是到单片机的那一部分再反过来就是,或者编程的时候倒置赋值。
(2)注意P3口的连接线,是控制垂直方向的亿轴),P3每个端口是控制2个74LS245的19脚的。
(3)电路中我没画出二极管,左侧的了(图9),把金属部分直接焊接到排针上,既稳定又快捷。如果你想用杜邦线,就必须在输出上焊接排针,不管是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图10),还是驱动部分。当然,可以直接自己做长度适合的线,就是费时间。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设计的硬件很复杂,这个电路原来是我做立方体的,改了一些来做金字塔。主要是考虑到8位单片机——就是我们最常用的STC89C51,为了编程简单,硬件上我就只能搞得复杂点了,所以没用什么138、595做级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单片机部分你只用管3个端口:P2控制,榭(二极管正极),P1控制y轴(二极管负极),P3控+ljz轴(即垂直方向,低电位有效).你的所有编程都是围绕达3个端口,而且都是直接赋值的,比如全亮:P1赋值FF,P2赋值OO,P3赋值00。就这么简单,即便是完全不懂编程的朋友,只需修改程序里面的表值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了!你写个几行的程序就可以看到全亮的效果了。我用汇编语言设计的程序是静态扫描的,没设计动态程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设计。
接下来介绍一下整个制作的驱动电路和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BQ2057CDGKR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是根据我以前制作的LED立方体控制电路修改的。原电路中使用了双向总线连接器74LS245,用于控制这个“金字塔”有些浪费端口,如果读者直接割作该控制电路,建议用HC系列的,价格上还是差不少的。
需要指出的是:
(1) 74LS245的输入不一定要按照图7里所示的那样,顺序可以相反,具体看你的布局了。反序后无非就是到单片机的那一部分再反过来就是,或者编程的时候倒置赋值。
(2)注意P3口的连接线,是控制垂直方向的亿轴),P3每个端口是控制2个74LS245的19脚的。
(3)电路中我没画出二极管,左侧的了(图9),把金属部分直接焊接到排针上,既稳定又快捷。如果你想用杜邦线,就必须在输出上焊接排针,不管是单片机最小系统部分(图10),还是驱动部分。当然,可以直接自己做长度适合的线,就是费时间。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设计的硬件很复杂,这个电路原来是我做立方体的,改了一些来做金字塔。主要是考虑到8位单片机——就是我们最常用的STC89C51,为了编程简单,硬件上我就只能搞得复杂点了,所以没用什么138、595做级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单片机部分你只用管3个端口:P2控制,榭(二极管正极),P1控制y轴(二极管负极),P3控+ljz轴(即垂直方向,低电位有效).你的所有编程都是围绕达3个端口,而且都是直接赋值的,比如全亮:P1赋值FF,P2赋值OO,P3赋值00。就这么简单,即便是完全不懂编程的朋友,只需修改程序里面的表值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了!你写个几行的程序就可以看到全亮的效果了。我用汇编语言设计的程序是静态扫描的,没设计动态程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设计。
上一篇:LED结构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