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栅MOS场效应管的检测
发布时间:2013/9/11 20:49:52 访问次数:1487
1)判断电极
如图4.2. 21所示,目前生产的MOS场效应管的引脚位置排列顺序基本是相同的,29LV400TC-90PFTN即从管子的底部看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D、S、Gl、G2。因此,只要用万用表电阻挡测出漏极D和源极S两引脚端,就可以将各引脚端确定。
检测时,将万用表置R×100 Q挡,用红、黑表笔依次轮换测量各引脚间的电阻值,只有S和D两极间的电阻值为几十欧至几千欧之间,其余各电极间的电阻图4.2. 21 双栅场效应管引脚端排列形式值均为无穷大。这样找到S和D极以后,再交换表笔测量这两个电极间的电阻值,其中在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的为D极,红表笔所接的为S极。测出D和S以后,Gl和G2便可根据排列规律加以确定。
2)管子好坏的判别
①测量源极S和漏极D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 Q或R×100 Q挡,测量源极S和漏极D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时,一般在几十欧到几千欧之间,不同型号的管子略有差异。当用黑表笔接D,红表笔接S时,要比红表笔接D,黑表笔接S时所测得的电阻值大些。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僮若大于正常值或为无穷大,说明管子存在内部接触不良或内部断极。若接近于O,则说明内部已被击穿。
②测量其余各引脚间的电阻。将万用表置R×10 k,Q挡,表笔不分正负,测量栅极Gl和G2之间、栅极与源极之间、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时,这些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若阻值不是无穷大,则证明管子已经损坏。注意,这种方法无法判断内部电极开路的故障。
1)判断电极
如图4.2. 21所示,目前生产的MOS场效应管的引脚位置排列顺序基本是相同的,29LV400TC-90PFTN即从管子的底部看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D、S、Gl、G2。因此,只要用万用表电阻挡测出漏极D和源极S两引脚端,就可以将各引脚端确定。
检测时,将万用表置R×100 Q挡,用红、黑表笔依次轮换测量各引脚间的电阻值,只有S和D两极间的电阻值为几十欧至几千欧之间,其余各电极间的电阻图4.2. 21 双栅场效应管引脚端排列形式值均为无穷大。这样找到S和D极以后,再交换表笔测量这两个电极间的电阻值,其中在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的为D极,红表笔所接的为S极。测出D和S以后,Gl和G2便可根据排列规律加以确定。
2)管子好坏的判别
①测量源极S和漏极D间电阻。将万用表置于R×10 Q或R×100 Q挡,测量源极S和漏极D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时,一般在几十欧到几千欧之间,不同型号的管子略有差异。当用黑表笔接D,红表笔接S时,要比红表笔接D,黑表笔接S时所测得的电阻值大些。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阻僮若大于正常值或为无穷大,说明管子存在内部接触不良或内部断极。若接近于O,则说明内部已被击穿。
②测量其余各引脚间的电阻。将万用表置R×10 k,Q挡,表笔不分正负,测量栅极Gl和G2之间、栅极与源极之间、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时,这些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若阻值不是无穷大,则证明管子已经损坏。注意,这种方法无法判断内部电极开路的故障。
热门点击
- 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测量
- 高频交流电压的测量
- 变容二极管典型应用电路分析
- 电容器纹波电压和纹波电流
- 恒流二极管主要参数解说
- 正极性电源供电PNP型三极管分压式偏置电路分
- 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测量
- 高分子聚合物固体铝电解电容器
- 红外唤醒电路
- 负极性电源供电的PNP型三极管固定式偏置电路
推荐技术资料
- DS2202型示波器试用
- 说起数字示波器,普源算是国内的老牌子了,FQP8N6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