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收音机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3/8/4 13:36:29 访问次数:2046
图4-47所示为一种超小型收音机电路,BDCA-10-25+它采用一只场效应晶体管和一只晶体三极管,其中的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采用了固定式偏置方式。该电路除了场效应晶体管和晶体三极管外,还包括耦合电容器C,和C。以及外围元器件等。
找到超小型收音机电路的主要元器件后,再对该电路进行识读,如图4-48所示。由外接天线接收天空中的各种信号,交流信号通过C,送人LC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是由磁棒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选频后,经C。耦合至场效应晶体管VT的栅极,与栅极负偏压叠加,使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流,。相应变化,并在负载电阻R.上产生压降.经C5隔离直流后输出,在输出端即得到放大了的信号电压。放大后的信号送人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经放大后输出较纯净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中。
FM收音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FM收音电路中使用场效应晶体管进行高频信号的放大,下面我们以典型FM收音电路为例进行具体介绍,图4-49所示为FM收音机的前端电路。
由图4-49可知,FM收音机的前端电路主要是由高频放大器VT1、混频器VT3和本机振荡器VT2等部分构成的。其中VT1和VT3为场效应晶体管,主要用来放大输入的信号。
找到了FM收音机前端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后,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元器件的功能特点和信号流程对该电路进行识读,如图4-50所示。
天线感应的FM(调频)广播信号经输入变压器Li后加到VT1的栅极。VT1为高频放大器的主要器件,它将FM高频信号放大后经变压器L2加到混频电路VT3的栅极。VT2和LC谐振电路构成本机振荡器,振荡信号由振荡变压器的二次侧送往混频电路VT3的源极。混频信号由Vrl3的漏极输出,经中频变压器IFT 输出10.7MHz的中频信号。
图4-47所示为一种超小型收音机电路,BDCA-10-25+它采用一只场效应晶体管和一只晶体三极管,其中的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采用了固定式偏置方式。该电路除了场效应晶体管和晶体三极管外,还包括耦合电容器C,和C。以及外围元器件等。
找到超小型收音机电路的主要元器件后,再对该电路进行识读,如图4-48所示。由外接天线接收天空中的各种信号,交流信号通过C,送人LC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是由磁棒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选频后,经C。耦合至场效应晶体管VT的栅极,与栅极负偏压叠加,使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流,。相应变化,并在负载电阻R.上产生压降.经C5隔离直流后输出,在输出端即得到放大了的信号电压。放大后的信号送人晶体三极管的基极,经放大后输出较纯净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中。
FM收音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FM收音电路中使用场效应晶体管进行高频信号的放大,下面我们以典型FM收音电路为例进行具体介绍,图4-49所示为FM收音机的前端电路。
由图4-49可知,FM收音机的前端电路主要是由高频放大器VT1、混频器VT3和本机振荡器VT2等部分构成的。其中VT1和VT3为场效应晶体管,主要用来放大输入的信号。
找到了FM收音机前端电路中的主要元器件后,可以根据这些主要元器件的功能特点和信号流程对该电路进行识读,如图4-50所示。
天线感应的FM(调频)广播信号经输入变压器Li后加到VT1的栅极。VT1为高频放大器的主要器件,它将FM高频信号放大后经变压器L2加到混频电路VT3的栅极。VT2和LC谐振电路构成本机振荡器,振荡信号由振荡变压器的二次侧送往混频电路VT3的源极。混频信号由Vrl3的漏极输出,经中频变压器IFT 输出10.7MHz的中频信号。
上一篇:共基极放大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上一篇:多级放大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热门点击
- 容抗、感抗与频率的关系
- SRPP电路工作点的选定
- 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
- 输出耦合电容值的选取
- P型沟道MOSFET晶体管俯视图
- 反馈公式
- 超小型收音机电路识图案例分析
- 采用开关集成电路和继电器构成的扬声器保护电路
- 电容器的阻抗随信号频率变化的基本工作特性
- LED显示电路中基本RC电路的识图方法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