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晶体管恒流源作为电子管的阳极负载
发布时间:2013/7/11 19:42:22 访问次数:3172
单管恒流源输出电阻计算公式中,倍乘系801H-1A-C-12(4P)数仅为hfe。现在,还要再乘上第二只晶体管的hfe。因此,l/h。。这一项可以忽略,输出电阻也由约等于92kQ增大到约等于32MQ。这里,需要用到负电源,但也由此带来了实际应用上的便利——此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口允许接到低至OV的电位上,而不会产生线性问题。电路的高频稳定性也极好。
从这个电路可看出,级联式恒流源对电源的哼声和噪声,相对地更为敏感一些,因为哼声和噪声所带来的电流变化,会影响到电压基准。通过修改电路,可以大大降低这个敏感度。只要在电压基准的馈送电流支路上,串入恒流二极管(current regulator diode)即可。修改后的电路详见图2.48 (c)(译注:恒流二极管J511在原书中,被错画为普通二极管)。
级联式恒流源更适合应用于承受高压的场合。将靠近输出端的那只晶体管换上耐压高的型号,经这样简单的处理,就可以提高整个恒流源的耐压性能。电路见图2.48 (d)。但这会造成R。。。略有下降,因为高耐压晶体管的hfe均较小。幸好,我们在晶体管的压降上,现在有充足的余量,只要采用阻值更高的射极电阻RE,即可朴偿R。ut的损失。这时,还需相应地提高基准电压,以免恒流值达不到原设计要求。遗憾的是,如果需要用到功率较大的晶体管,就会由于它具有更大的输出电容,令恒流源的高频性能下降。图中的二极管1N4 148,是用于补偿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Vb。变动。增设这只二极管后,相关的元件取值需重新计算。
两只晶体管背靠背相接时,可以令120Q检测电阻上的压降保持在0.7V上。电路如图2.48 (e)。如果检测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上升,其两端电压将升高,Ti管(译注:指下方的晶体管)就会因此而导通得更深。这样一来,将导致T2管(译注:指上方的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下降,从而使得T2管开始关断,检测电阻上的电流于是开始下降,两端电压也会下降。如此反复,恒流源的电流就保持了稳定。由于两只晶体管之间引入了反馈,所以,这种恒流源电路可能会因寄生电容而引发高频振荡。
单管恒流源输出电阻计算公式中,倍乘系801H-1A-C-12(4P)数仅为hfe。现在,还要再乘上第二只晶体管的hfe。因此,l/h。。这一项可以忽略,输出电阻也由约等于92kQ增大到约等于32MQ。这里,需要用到负电源,但也由此带来了实际应用上的便利——此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口允许接到低至OV的电位上,而不会产生线性问题。电路的高频稳定性也极好。
从这个电路可看出,级联式恒流源对电源的哼声和噪声,相对地更为敏感一些,因为哼声和噪声所带来的电流变化,会影响到电压基准。通过修改电路,可以大大降低这个敏感度。只要在电压基准的馈送电流支路上,串入恒流二极管(current regulator diode)即可。修改后的电路详见图2.48 (c)(译注:恒流二极管J511在原书中,被错画为普通二极管)。
级联式恒流源更适合应用于承受高压的场合。将靠近输出端的那只晶体管换上耐压高的型号,经这样简单的处理,就可以提高整个恒流源的耐压性能。电路见图2.48 (d)。但这会造成R。。。略有下降,因为高耐压晶体管的hfe均较小。幸好,我们在晶体管的压降上,现在有充足的余量,只要采用阻值更高的射极电阻RE,即可朴偿R。ut的损失。这时,还需相应地提高基准电压,以免恒流值达不到原设计要求。遗憾的是,如果需要用到功率较大的晶体管,就会由于它具有更大的输出电容,令恒流源的高频性能下降。图中的二极管1N4 148,是用于补偿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Vb。变动。增设这只二极管后,相关的元件取值需重新计算。
两只晶体管背靠背相接时,可以令120Q检测电阻上的压降保持在0.7V上。电路如图2.48 (e)。如果检测电阻上流过的电流上升,其两端电压将升高,Ti管(译注:指下方的晶体管)就会因此而导通得更深。这样一来,将导致T2管(译注:指上方的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下降,从而使得T2管开始关断,检测电阻上的电流于是开始下降,两端电压也会下降。如此反复,恒流源的电流就保持了稳定。由于两只晶体管之间引入了反馈,所以,这种恒流源电路可能会因寄生电容而引发高频振荡。
上一篇:晶体管恒流源
上一篇:晶体管恒流源用作电子管的有源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