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传感与控制

TL494的特点与引脚功能

发布时间:2013/7/12 15:46:05 访问次数:12781

    1.特点
    TL494县有以下特点:①PWM控制电路功能完善;②内置可调振荡器可以工作在主从模式下;③内置误差放大器和精密基准电源;④死区时间可调;⑤提供推挽和单端两种输出模式;⑥具有欠电压锁定功能。
    2.引脚说明
    TL494采用DIP-16(Double J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和SOP-16(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    FEEDB封装)两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排列如图11-16所示。

          
    TL494的引脚功能简介如下。
    (1) 11N+(引脚1):误差放大器1的同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给定信号将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2) 11N-(引脚2):误差放大器1的反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反馈信号可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此时还需要在该引脚与引脚3之间接入反馈网络;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3) FEEDBACK(引脚3):反馈/PWM比较器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在该引脚与引脚2之间接入不同类型的反馈网络,构成比例、比例积分和积分等各种类型的调节器,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 DTC(引脚4):死区时间控制比较器输入端。该端用于设置TL494死区时间的取值。该引脚接地时,死区时间最小,可获得最大占空比。
    (5) CT(引脚5):振荡器定时电容接入端。CT的取值范围通常在O.OOl~O.lyF之间。
    (6) Rr(引脚6):振荡器定时电阻接入端。脚的取值范围通常在5~lOOkQ之间。
    (7) GND(引脚7):信号地(芯片工作参考地)。
    (8) Cl(引脚8):输出晶体管VT1的集电极端,该端为正向脉冲输出端。在推挽工作模式下,该端输出正向脉冲信号,脚11输出负向脉冲信号,两者在相位上相差1800,经隔离放大后分别去驱动开关管。在单端工作模式下,该端可以与引脚11并联在一起,以提高脉宽调制控制器TL494的输出能力。
    (9) El(引脚9):输出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端,该端为引脚8输出脉冲信号的参考地端,一般与引脚7直接相连。
    (10) E2(驯脚10):输出晶体管VT2的发射极端,该端为引脚11输出脉冲信号的参考地端,一般与引脚7直接相连。
    (11) C2(引脚11):输出晶体管VT2的集电极端,该端为反向脉冲输出端。在推挽工作模式下,该端输出反向脉冲信号,引脚8输出正向脉冲信号,两者在相位上相差1800,经隔离放大后分别去驱动开关管。在单端工作模式下,该端可以与引脚8并联在一起,以提高脉宽调制控制器TL494的输出能力。
    (12) Vcc(引脚12):偏置电源(芯片工作电源)接入端。应用时该端必需外接一个容量在O.lUF以上的滤波电容到公共接地端。
    (13) OUTPUT CTRL(引脚13):输出工作模式控制端。通过该引脚可选择推挽或单端输出模式。当该端接高电平时,TL494将工作在推挽工作模式下,此时最大占空比可达48%。当该端接低电平时,两路输出脉冲完全相同,最大占空比可达到96%。
    (14) REF(引脚14):基准电源输出端,其输出电流可达lOmA。
    (15) 21N-(引脚15):误差放大器2的反相输入端。该端可以接入保护电路的反馈信号,用以实现过电流、过电压等故障保护。
    (16) 21N+(引脚16):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诙端为保护阀值电压(流)设定端,用以实现过电流、过电压等故障保护。

    1.特点
    TL494县有以下特点:①PWM控制电路功能完善;②内置可调振荡器可以工作在主从模式下;③内置误差放大器和精密基准电源;④死区时间可调;⑤提供推挽和单端两种输出模式;⑥具有欠电压锁定功能。
    2.引脚说明
    TL494采用DIP-16(Double J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和SOP-16(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    FEEDB封装)两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排列如图11-16所示。

          
    TL494的引脚功能简介如下。
    (1) 11N+(引脚1):误差放大器1的同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给定信号将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2) 11N-(引脚2):误差放大器1的反相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被控制量的反馈信号可通过该引脚输入误差放大器,此时还需要在该引脚与引脚3之间接入反馈网络;而在开环系统中,该引脚需接地或悬空。
    (3) FEEDBACK(引脚3):反馈/PWM比较器输入端。在闭环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在该引脚与引脚2之间接入不同类型的反馈网络,构成比例、比例积分和积分等各种类型的调节器,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4) DTC(引脚4):死区时间控制比较器输入端。该端用于设置TL494死区时间的取值。该引脚接地时,死区时间最小,可获得最大占空比。
    (5) CT(引脚5):振荡器定时电容接入端。CT的取值范围通常在O.OOl~O.lyF之间。
    (6) Rr(引脚6):振荡器定时电阻接入端。脚的取值范围通常在5~lOOkQ之间。
    (7) GND(引脚7):信号地(芯片工作参考地)。
    (8) Cl(引脚8):输出晶体管VT1的集电极端,该端为正向脉冲输出端。在推挽工作模式下,该端输出正向脉冲信号,脚11输出负向脉冲信号,两者在相位上相差1800,经隔离放大后分别去驱动开关管。在单端工作模式下,该端可以与引脚11并联在一起,以提高脉宽调制控制器TL494的输出能力。
    (9) El(引脚9):输出晶体管VT1的发射极端,该端为引脚8输出脉冲信号的参考地端,一般与引脚7直接相连。
    (10) E2(驯脚10):输出晶体管VT2的发射极端,该端为引脚11输出脉冲信号的参考地端,一般与引脚7直接相连。
    (11) C2(引脚11):输出晶体管VT2的集电极端,该端为反向脉冲输出端。在推挽工作模式下,该端输出反向脉冲信号,引脚8输出正向脉冲信号,两者在相位上相差1800,经隔离放大后分别去驱动开关管。在单端工作模式下,该端可以与引脚8并联在一起,以提高脉宽调制控制器TL494的输出能力。
    (12) Vcc(引脚12):偏置电源(芯片工作电源)接入端。应用时该端必需外接一个容量在O.lUF以上的滤波电容到公共接地端。
    (13) OUTPUT CTRL(引脚13):输出工作模式控制端。通过该引脚可选择推挽或单端输出模式。当该端接高电平时,TL494将工作在推挽工作模式下,此时最大占空比可达48%。当该端接低电平时,两路输出脉冲完全相同,最大占空比可达到96%。
    (14) REF(引脚14):基准电源输出端,其输出电流可达lOmA。
    (15) 21N-(引脚15):误差放大器2的反相输入端。该端可以接入保护电路的反馈信号,用以实现过电流、过电压等故障保护。
    (16) 21N+(引脚16):误差放大器2的同相输入端。诙端为保护阀值电压(流)设定端,用以实现过电流、过电压等故障保护。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滑雪绕桩机器人
   本例是一款非常有趣,同时又有一定调试难度的玩法。EDE2116AB...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