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条件及其选择
发布时间:2012/10/29 19:45:08 访问次数:872
冲击试验方法的UC2843N试验条件(严酷等级)由峰值速度、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及冲击次数三个参数共同确定。
试验条件(严酷等级)参数
1)峰值加速度(A)
峰值加速度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加给产品的冲击力的大小。由于产品的结构大都是线性系统,即使是非线性系统,在应变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线性系统。所以,产品受冲击后所产生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加速度是成比例的。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峰值加速度越大,对产品的破坏作用越大。
2)冲击脉冲持续时间(D)
冲击脉冲持续时间是指加速度保持在规定加速度波形上的时间间隔。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对产品的影响很复杂,它对冲击效果的影响与被试系统的固有周期(T)有关。
对半正弦波,当D/T<0.3时;对梯形波,当D/T<0.2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0.5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将随着D/T比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大不超过激励脉冲本身的峰值加速度。
对半正弦波,当0.3D≤D/T<3时;对梯形波,当0.2≤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0.5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特超过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而且,对半正弦波,在D/T= 0.8附近;对梯形波,在D/T= 0.55附近:对后峰锯齿波,在D/T= 0.65附近,都将出现最大响应加速度,其值分别为激励脉冲峰值加速度的1.78倍(半正弦波)、2倍(梯形波)和1.3倍(后峰锯齿波)。
对半正弦波,当D/T>3时;对梯形波,当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相同。
从上面的叙述可见,对同一种脉冲,由于其持续时间不同,对相同的产品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
3)冲击次数
由于冲击主要考虑的是对产品极限强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累积损伤,所以无须对产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但为了避免偶然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冲击次数。一般规定在每方向上连续冲击3次。又由于冲击所造成的最大响应可能发生在激励脉冲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因此,通常规定要在被试样品的3条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即6个方向上进行,所以冲击实验的次数规定为3x6=18次。
试验条件(严酷等级)参数
1)峰值加速度(A)
峰值加速度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加给产品的冲击力的大小。由于产品的结构大都是线性系统,即使是非线性系统,在应变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线性系统。所以,产品受冲击后所产生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加速度是成比例的。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峰值加速度越大,对产品的破坏作用越大。
2)冲击脉冲持续时间(D)
冲击脉冲持续时间是指加速度保持在规定加速度波形上的时间间隔。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对产品的影响很复杂,它对冲击效果的影响与被试系统的固有周期(T)有关。
对半正弦波,当D/T<0.3时;对梯形波,当D/T<0.2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0.5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将随着D/T比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大不超过激励脉冲本身的峰值加速度。
对半正弦波,当0.3D≤D/T<3时;对梯形波,当0.2≤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0.5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特超过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而且,对半正弦波,在D/T= 0.8附近;对梯形波,在D/T= 0.55附近:对后峰锯齿波,在D/T= 0.65附近,都将出现最大响应加速度,其值分别为激励脉冲峰值加速度的1.78倍(半正弦波)、2倍(梯形波)和1.3倍(后峰锯齿波)。
对半正弦波,当D/T>3时;对梯形波,当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相同。
从上面的叙述可见,对同一种脉冲,由于其持续时间不同,对相同的产品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
3)冲击次数
由于冲击主要考虑的是对产品极限强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累积损伤,所以无须对产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但为了避免偶然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冲击次数。一般规定在每方向上连续冲击3次。又由于冲击所造成的最大响应可能发生在激励脉冲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因此,通常规定要在被试样品的3条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即6个方向上进行,所以冲击实验的次数规定为3x6=18次。
冲击试验方法的UC2843N试验条件(严酷等级)由峰值速度、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及冲击次数三个参数共同确定。
试验条件(严酷等级)参数
1)峰值加速度(A)
峰值加速度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加给产品的冲击力的大小。由于产品的结构大都是线性系统,即使是非线性系统,在应变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线性系统。所以,产品受冲击后所产生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加速度是成比例的。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峰值加速度越大,对产品的破坏作用越大。
2)冲击脉冲持续时间(D)
冲击脉冲持续时间是指加速度保持在规定加速度波形上的时间间隔。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对产品的影响很复杂,它对冲击效果的影响与被试系统的固有周期(T)有关。
对半正弦波,当D/T<0.3时;对梯形波,当D/T<0.2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0.5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将随着D/T比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大不超过激励脉冲本身的峰值加速度。
对半正弦波,当0.3D≤D/T<3时;对梯形波,当0.2≤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0.5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特超过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而且,对半正弦波,在D/T= 0.8附近;对梯形波,在D/T= 0.55附近:对后峰锯齿波,在D/T= 0.65附近,都将出现最大响应加速度,其值分别为激励脉冲峰值加速度的1.78倍(半正弦波)、2倍(梯形波)和1.3倍(后峰锯齿波)。
对半正弦波,当D/T>3时;对梯形波,当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相同。
从上面的叙述可见,对同一种脉冲,由于其持续时间不同,对相同的产品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
3)冲击次数
由于冲击主要考虑的是对产品极限强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累积损伤,所以无须对产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但为了避免偶然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冲击次数。一般规定在每方向上连续冲击3次。又由于冲击所造成的最大响应可能发生在激励脉冲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因此,通常规定要在被试样品的3条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即6个方向上进行,所以冲击实验的次数规定为3x6=18次。
试验条件(严酷等级)参数
1)峰值加速度(A)
峰值加速度的大小能直观地反映出施加给产品的冲击力的大小。由于产品的结构大都是线性系统,即使是非线性系统,在应变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做线性系统。所以,产品受冲击后所产生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加速度是成比例的。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峰值加速度越大,对产品的破坏作用越大。
2)冲击脉冲持续时间(D)
冲击脉冲持续时间是指加速度保持在规定加速度波形上的时间间隔。冲击脉冲持续时间对产品的影响很复杂,它对冲击效果的影响与被试系统的固有周期(T)有关。
对半正弦波,当D/T<0.3时;对梯形波,当D/T<0.2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0.5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将随着D/T比率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大不超过激励脉冲本身的峰值加速度。
对半正弦波,当0.3D≤D/T<3时;对梯形波,当0.2≤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0.5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都特超过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而且,对半正弦波,在D/T= 0.8附近;对梯形波,在D/T= 0.55附近:对后峰锯齿波,在D/T= 0.65附近,都将出现最大响应加速度,其值分别为激励脉冲峰值加速度的1.78倍(半正弦波)、2倍(梯形波)和1.3倍(后峰锯齿波)。
对半正弦波,当D/T>3时;对梯形波,当D/T>10时;对后峰锯齿波,当D/T>1.2时,在产品上所造成的响应加速度与激励脉冲的峰值加速度相同。
从上面的叙述可见,对同一种脉冲,由于其持续时间不同,对相同的产品所造成的影响也不相同。
3)冲击次数
由于冲击主要考虑的是对产品极限强度的影响,而不是考虑累积损伤,所以无须对产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但为了避免偶然性,也需要有一定的冲击次数。一般规定在每方向上连续冲击3次。又由于冲击所造成的最大响应可能发生在激励脉冲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因此,通常规定要在被试样品的3条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即6个方向上进行,所以冲击实验的次数规定为3x6=18次。
上一篇:冲击的试验室模拟
上一篇:试验条件(严酷等级)的选择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