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2/9/30 19:27:04 访问次数:753
SMT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4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A6614SED完全成熟的阶段,不仅成为当代电路组装技术的主流,而且正继续向纵深发展。就封装器件组装工艺来说,SMT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二维封装),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多芯片模块和三维组装技术的研究,现将SMT发展趋势简介如下。
1.芯片级组装技术
自从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问世以来,特别是随着LSI、VLSI及ASIC器件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先进的IC封装技术,如DIP、SOP、QFP、BGA和CSP等。随着SMT技术的成熟,裸芯片直接贴装到PCB上已提到议事日程,特别是低膨胀系数的PCB以及专用焊接和填充料的开发成功,这些制约裸芯片发展的瓶颈技术的解决,使裸芯片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1997年以来裸芯片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0%以上,发展较为迅速的裸芯片应用,包括计算机的相关部件,如微处理器、高速内存和硬盘驱动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便携式设备,如电话机和传呼机等。最终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对高性能的要求和小型化发展趋势,也将大量使用裸芯片技术,因此裸芯片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芯片应用的发展主流。
裸芯片焊接技术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B技术,另一种是倒装片技术F.C(Flip Chip)。
用COB技术封装的裸芯片,其芯片主体和I/O端子(焊区)在晶体上方,焊区周边分布在芯片的四边,在焯接时先将裸芯片用导电/导热胶粘在PCB上,凝固后,用线焊机将金属丝(Al或Au)在超声、热压的作用下,分别连接在芯片上的I/O端子焊区和PCB相对应的焊盘上,测试合格后再封上树脂胶。COB技术具有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及工艺成熟的优点。
F'C又称为倒装片,与COB相比,其I/O端子以面阵列式排列在芯片之上,并在I/O端子表面制造成焊料凸点。焊接时,只要将芯片反置于PCB上,使凸点对准PCB上的焊盘,加热后就能实现F'C与PCB的互连,因此F.C可以采用类似于SMT的技术手段来加工。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IBM公司就把F.C技术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中,即在陶瓷印制板上贴装高密度的F。C;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已在多种行业的电子产品中加以应用,特别是便携式通信设备中。IBM公司将F。C连接到PCB的过程称为Controlled Collapse ChipConnection,即受控的塌陷芯片连接,简称为C4。裸芯片在焊接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熔化焊料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自行校正位置,另一方面又受到重力的影响,芯片高度有限度地下降。因此,F'C无论是封装还是焊接,其工艺都是可靠的和可行的。当前该技术己受到电子装配行业的广泛重视。
1.芯片级组装技术
自从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问世以来,特别是随着LSI、VLSI及ASIC器件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先进的IC封装技术,如DIP、SOP、QFP、BGA和CSP等。随着SMT技术的成熟,裸芯片直接贴装到PCB上已提到议事日程,特别是低膨胀系数的PCB以及专用焊接和填充料的开发成功,这些制约裸芯片发展的瓶颈技术的解决,使裸芯片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1997年以来裸芯片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0%以上,发展较为迅速的裸芯片应用,包括计算机的相关部件,如微处理器、高速内存和硬盘驱动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便携式设备,如电话机和传呼机等。最终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对高性能的要求和小型化发展趋势,也将大量使用裸芯片技术,因此裸芯片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芯片应用的发展主流。
裸芯片焊接技术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B技术,另一种是倒装片技术F.C(Flip Chip)。
用COB技术封装的裸芯片,其芯片主体和I/O端子(焊区)在晶体上方,焊区周边分布在芯片的四边,在焯接时先将裸芯片用导电/导热胶粘在PCB上,凝固后,用线焊机将金属丝(Al或Au)在超声、热压的作用下,分别连接在芯片上的I/O端子焊区和PCB相对应的焊盘上,测试合格后再封上树脂胶。COB技术具有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及工艺成熟的优点。
F'C又称为倒装片,与COB相比,其I/O端子以面阵列式排列在芯片之上,并在I/O端子表面制造成焊料凸点。焊接时,只要将芯片反置于PCB上,使凸点对准PCB上的焊盘,加热后就能实现F'C与PCB的互连,因此F.C可以采用类似于SMT的技术手段来加工。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IBM公司就把F.C技术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中,即在陶瓷印制板上贴装高密度的F。C;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已在多种行业的电子产品中加以应用,特别是便携式通信设备中。IBM公司将F。C连接到PCB的过程称为Controlled Collapse ChipConnection,即受控的塌陷芯片连接,简称为C4。裸芯片在焊接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熔化焊料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自行校正位置,另一方面又受到重力的影响,芯片高度有限度地下降。因此,F'C无论是封装还是焊接,其工艺都是可靠的和可行的。当前该技术己受到电子装配行业的广泛重视。
SMT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4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A6614SED完全成熟的阶段,不仅成为当代电路组装技术的主流,而且正继续向纵深发展。就封装器件组装工艺来说,SMT的发展已经接近极限(二维封装),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多芯片模块和三维组装技术的研究,现将SMT发展趋势简介如下。
1.芯片级组装技术
自从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问世以来,特别是随着LSI、VLSI及ASIC器件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先进的IC封装技术,如DIP、SOP、QFP、BGA和CSP等。随着SMT技术的成熟,裸芯片直接贴装到PCB上已提到议事日程,特别是低膨胀系数的PCB以及专用焊接和填充料的开发成功,这些制约裸芯片发展的瓶颈技术的解决,使裸芯片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1997年以来裸芯片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0%以上,发展较为迅速的裸芯片应用,包括计算机的相关部件,如微处理器、高速内存和硬盘驱动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便携式设备,如电话机和传呼机等。最终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对高性能的要求和小型化发展趋势,也将大量使用裸芯片技术,因此裸芯片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芯片应用的发展主流。
裸芯片焊接技术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B技术,另一种是倒装片技术F.C(Flip Chip)。
用COB技术封装的裸芯片,其芯片主体和I/O端子(焊区)在晶体上方,焊区周边分布在芯片的四边,在焯接时先将裸芯片用导电/导热胶粘在PCB上,凝固后,用线焊机将金属丝(Al或Au)在超声、热压的作用下,分别连接在芯片上的I/O端子焊区和PCB相对应的焊盘上,测试合格后再封上树脂胶。COB技术具有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及工艺成熟的优点。
F'C又称为倒装片,与COB相比,其I/O端子以面阵列式排列在芯片之上,并在I/O端子表面制造成焊料凸点。焊接时,只要将芯片反置于PCB上,使凸点对准PCB上的焊盘,加热后就能实现F'C与PCB的互连,因此F.C可以采用类似于SMT的技术手段来加工。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IBM公司就把F.C技术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中,即在陶瓷印制板上贴装高密度的F。C;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已在多种行业的电子产品中加以应用,特别是便携式通信设备中。IBM公司将F。C连接到PCB的过程称为Controlled Collapse ChipConnection,即受控的塌陷芯片连接,简称为C4。裸芯片在焊接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熔化焊料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自行校正位置,另一方面又受到重力的影响,芯片高度有限度地下降。因此,F'C无论是封装还是焊接,其工艺都是可靠的和可行的。当前该技术己受到电子装配行业的广泛重视。
1.芯片级组装技术
自从1947年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问世以来,特别是随着LSI、VLSI及ASIC器件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先进的IC封装技术,如DIP、SOP、QFP、BGA和CSP等。随着SMT技术的成熟,裸芯片直接贴装到PCB上已提到议事日程,特别是低膨胀系数的PCB以及专用焊接和填充料的开发成功,这些制约裸芯片发展的瓶颈技术的解决,使裸芯片技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从1997年以来裸芯片的年增长率已达到30%以上,发展较为迅速的裸芯片应用,包括计算机的相关部件,如微处理器、高速内存和硬盘驱动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便携式设备,如电话机和传呼机等。最终所有的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对高性能的要求和小型化发展趋势,也将大量使用裸芯片技术,因此裸芯片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芯片应用的发展主流。
裸芯片焊接技术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COB技术,另一种是倒装片技术F.C(Flip Chip)。
用COB技术封装的裸芯片,其芯片主体和I/O端子(焊区)在晶体上方,焊区周边分布在芯片的四边,在焯接时先将裸芯片用导电/导热胶粘在PCB上,凝固后,用线焊机将金属丝(Al或Au)在超声、热压的作用下,分别连接在芯片上的I/O端子焊区和PCB相对应的焊盘上,测试合格后再封上树脂胶。COB技术具有价格低廉、节约空间及工艺成熟的优点。
F'C又称为倒装片,与COB相比,其I/O端子以面阵列式排列在芯片之上,并在I/O端子表面制造成焊料凸点。焊接时,只要将芯片反置于PCB上,使凸点对准PCB上的焊盘,加热后就能实现F'C与PCB的互连,因此F.C可以采用类似于SMT的技术手段来加工。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IBM公司就把F.C技术大量应用于计算机中,即在陶瓷印制板上贴装高密度的F。C;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已在多种行业的电子产品中加以应用,特别是便携式通信设备中。IBM公司将F。C连接到PCB的过程称为Controlled Collapse ChipConnection,即受控的塌陷芯片连接,简称为C4。裸芯片在焊接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熔化焊料表面张力的影响,可以自行校正位置,另一方面又受到重力的影响,芯片高度有限度地下降。因此,F'C无论是封装还是焊接,其工艺都是可靠的和可行的。当前该技术己受到电子装配行业的广泛重视。
上一篇:流焊不良焊点
上一篇:多芯片模块(MCM)技术
热门点击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 三极管各电极上的电流分配
- 单稳态触发器
- 表面组装和通孔插装技术的比较
- 水泵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综合性实验)
- 无铅波峰焊工艺对波峰焊机的要求
- 示波器接入信号
- 打印机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好检测战
- 广告艺术灯控制器设计实验(综合性实验)
- 检测主板中的门电路
推荐技术资料
- 硬盘式MP3播放器终级改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NE0 2511,那是一个远方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