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温区的温度以及停留时间等要求的介绍
发布时间:2012/9/28 19:57:46 访问次数:1160
再流区。再流区的温度5SDA05P3827最高,SMA进入该区后迅速升温,并超出锡膏熔点300C~40℃,即板面温度瞬时达到215℃—225℃(此温度又称为峰值温度),时间为5~lOs,在再流区的焊膏很快熔化,并迅速润湿焊盘和元器件端电极。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焊料表面张力降低,在润湿力的作用下,焊料爬至元器件引脚的一定高度,焊料由于自重的存在,形成一个“弯月面”。SMA在再流区停留时间过长或温度超高会造成PCB板面发黄、起泡,以致元器件损坏。SMA在理想的温度下再流,PCB色质保持原貌,焊点光亮。在再流区,锡膏熔化后产生的润湿力,能适度校准由贴片过程中引起的元器件引脚偏移。但也会由于焊盘设计不正确引起多种焊接缺陷,如立碑、桥连等。再流区的升温速率控制在2.5~3aC/s,一般应在25~30s内达到峰值温度。
冷却区。SMA运行到冷却区后,焊点迅速降温,焊料凝固。焊点迅速冷却可使焊料晶格细化,结合强度提离,焊点光亮,表面连续呈弯月面状。在调试无铅再流焊工艺曲线中,其冷却区的设定有更高的要求,将在无铅工艺实施章节中介绍。
通常冷却的方法是在再流焊炉出口处安装风扇,强行冷却。新型的再流焊炉则设有冷却区,并采用水冷或风冷。理想的冷却曲线同再流区升温曲线呈镜面对称分布。
在大生产中,每个产品的实际工作曲线应根据SMA大小、元器件的多少及品种反复调节才能获得,从时间上看,达到峰值温度时间为210~260s,即3.5~4.5min为最佳。
RSS温度曲线中,由于保温区的存在,使得焊料再流前夕PCB上不同元器件所在焊盘位置上温度较为均匀,即温差趋于最小,为最后的再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冷却区。SMA运行到冷却区后,焊点迅速降温,焊料凝固。焊点迅速冷却可使焊料晶格细化,结合强度提离,焊点光亮,表面连续呈弯月面状。在调试无铅再流焊工艺曲线中,其冷却区的设定有更高的要求,将在无铅工艺实施章节中介绍。
通常冷却的方法是在再流焊炉出口处安装风扇,强行冷却。新型的再流焊炉则设有冷却区,并采用水冷或风冷。理想的冷却曲线同再流区升温曲线呈镜面对称分布。
在大生产中,每个产品的实际工作曲线应根据SMA大小、元器件的多少及品种反复调节才能获得,从时间上看,达到峰值温度时间为210~260s,即3.5~4.5min为最佳。
RSS温度曲线中,由于保温区的存在,使得焊料再流前夕PCB上不同元器件所在焊盘位置上温度较为均匀,即温差趋于最小,为最后的再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再流区。再流区的温度5SDA05P3827最高,SMA进入该区后迅速升温,并超出锡膏熔点300C~40℃,即板面温度瞬时达到215℃—225℃(此温度又称为峰值温度),时间为5~lOs,在再流区的焊膏很快熔化,并迅速润湿焊盘和元器件端电极。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焊料表面张力降低,在润湿力的作用下,焊料爬至元器件引脚的一定高度,焊料由于自重的存在,形成一个“弯月面”。SMA在再流区停留时间过长或温度超高会造成PCB板面发黄、起泡,以致元器件损坏。SMA在理想的温度下再流,PCB色质保持原貌,焊点光亮。在再流区,锡膏熔化后产生的润湿力,能适度校准由贴片过程中引起的元器件引脚偏移。但也会由于焊盘设计不正确引起多种焊接缺陷,如立碑、桥连等。再流区的升温速率控制在2.5~3aC/s,一般应在25~30s内达到峰值温度。
冷却区。SMA运行到冷却区后,焊点迅速降温,焊料凝固。焊点迅速冷却可使焊料晶格细化,结合强度提离,焊点光亮,表面连续呈弯月面状。在调试无铅再流焊工艺曲线中,其冷却区的设定有更高的要求,将在无铅工艺实施章节中介绍。
通常冷却的方法是在再流焊炉出口处安装风扇,强行冷却。新型的再流焊炉则设有冷却区,并采用水冷或风冷。理想的冷却曲线同再流区升温曲线呈镜面对称分布。
在大生产中,每个产品的实际工作曲线应根据SMA大小、元器件的多少及品种反复调节才能获得,从时间上看,达到峰值温度时间为210~260s,即3.5~4.5min为最佳。
RSS温度曲线中,由于保温区的存在,使得焊料再流前夕PCB上不同元器件所在焊盘位置上温度较为均匀,即温差趋于最小,为最后的再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冷却区。SMA运行到冷却区后,焊点迅速降温,焊料凝固。焊点迅速冷却可使焊料晶格细化,结合强度提离,焊点光亮,表面连续呈弯月面状。在调试无铅再流焊工艺曲线中,其冷却区的设定有更高的要求,将在无铅工艺实施章节中介绍。
通常冷却的方法是在再流焊炉出口处安装风扇,强行冷却。新型的再流焊炉则设有冷却区,并采用水冷或风冷。理想的冷却曲线同再流区升温曲线呈镜面对称分布。
在大生产中,每个产品的实际工作曲线应根据SMA大小、元器件的多少及品种反复调节才能获得,从时间上看,达到峰值温度时间为210~260s,即3.5~4.5min为最佳。
RSS温度曲线中,由于保温区的存在,使得焊料再流前夕PCB上不同元器件所在焊盘位置上温度较为均匀,即温差趋于最小,为最后的再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保温型红外再流焊焊接温度曲线
上一篇:峰值温度的确定
热门点击
-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
-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测量
- 方波一三角波发生器设计与研究(设计性实验)
- 重复精度
- BGA的焊接
- 乒乓球模拟比赛(综合性实验)
- 电路图的基本知识
- 焊锡膏的分类及标识
- 连接导线的中断画法规则
- 丝网,模板印刷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