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测试测量

贴装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2/8/8 19:19:46 访问次数:1101

     1.国外贴装机的发展趋势
     贴装设备是SMT生产2N7002线中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外主流贴装机有以下发展趋势。
    (1)朝高效率双路输送结构方向发展。新型贴装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正朝高效率双路输送结构方向发展。双路输送贴装机在保留传统单路贴装机性能的基础上,将PCB的输送、定位、检测、贴装等设计成双路结构。这种双路结构贴装机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同步方式是将两块大小相同的PCB由双路轨道同步送入贴装区域进行贴装,异步方式则是将不同大小的PCB分别送入贴装区域。这两种工作方式均能缩短贴装机的无效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朝高速、高精密、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贴装机的贴装速度、精度与贴装功能一直难以平衡,新型贴装机一直在努力朝高速、高精密、多功能方向发展。由于表面贴装元器件的不断发展,其封装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封装如BGA、FC、CSP等,对贴装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和法国的贴装机为了提高贴装速度采用激光对中技术,贴装头吸片后边运行边检测,以提高贴装机的贴装速度。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其新的贴装机上引入了智能化控制,使贴装机在保持较高的产能下有最低失误率,在机器上有FC Vision模块和Flux Dispenser等以适应FC的贴装需要。日本雅马哈公司在新推出的YV88X机型中引入了双组旋转贴装头,不但提高了集成电踣的贴装速度,而且保证了较高的贴装精度。
    (3)高速贴装机朝多悬臂、多贴装头方向发展。最初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双悬臂贴装机取代单悬臂贴装机,并得以广泛使用,如环球的GSM2、西门子的S25等。后来又推出了四悬臂机器,如西门子的HS60、环球的GC120、松下的CM602、日立的GHX-1等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高速贴装机型。多悬臂贴装机已经取代转塔式贴装机的地位,成为今后高速贴装机发展的主流。
    (4)朝柔性连接模块化方向发展。为了增强适应性和使用效率,贴装机正朝柔性贴装系统和模块化结构发展。日本富士公司将贴装机分为控制主机和不同功能的模块机,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由控制主机搭配不同的功能模块机,以柔性组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国内贴装机的研究现状
    从1978年我国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以来,国内一些研究所、科研院校、工厂对SMT生产线中各种设备(指丝印、贴装、焊接等设备)的研制工作已经持续了30多年,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但由于贴装机的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因此这些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样机阶段,很难实现产业化,但这些研究都是研发和改进贴装机的宝贵经验。
     1.国外贴装机的发展趋势
     贴装设备是SMT生产2N7002线中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外主流贴装机有以下发展趋势。
    (1)朝高效率双路输送结构方向发展。新型贴装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作时间,正朝高效率双路输送结构方向发展。双路输送贴装机在保留传统单路贴装机性能的基础上,将PCB的输送、定位、检测、贴装等设计成双路结构。这种双路结构贴装机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同步方式是将两块大小相同的PCB由双路轨道同步送入贴装区域进行贴装,异步方式则是将不同大小的PCB分别送入贴装区域。这两种工作方式均能缩短贴装机的无效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朝高速、高精密、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贴装机的贴装速度、精度与贴装功能一直难以平衡,新型贴装机一直在努力朝高速、高精密、多功能方向发展。由于表面贴装元器件的不断发展,其封装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新的封装如BGA、FC、CSP等,对贴装机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和法国的贴装机为了提高贴装速度采用激光对中技术,贴装头吸片后边运行边检测,以提高贴装机的贴装速度。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其新的贴装机上引入了智能化控制,使贴装机在保持较高的产能下有最低失误率,在机器上有FC Vision模块和Flux Dispenser等以适应FC的贴装需要。日本雅马哈公司在新推出的YV88X机型中引入了双组旋转贴装头,不但提高了集成电踣的贴装速度,而且保证了较高的贴装精度。
    (3)高速贴装机朝多悬臂、多贴装头方向发展。最初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双悬臂贴装机取代单悬臂贴装机,并得以广泛使用,如环球的GSM2、西门子的S25等。后来又推出了四悬臂机器,如西门子的HS60、环球的GC120、松下的CM602、日立的GHX-1等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高速贴装机型。多悬臂贴装机已经取代转塔式贴装机的地位,成为今后高速贴装机发展的主流。
    (4)朝柔性连接模块化方向发展。为了增强适应性和使用效率,贴装机正朝柔性贴装系统和模块化结构发展。日本富士公司将贴装机分为控制主机和不同功能的模块机,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由控制主机搭配不同的功能模块机,以柔性组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2.国内贴装机的研究现状
    从1978年我国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以来,国内一些研究所、科研院校、工厂对SMT生产线中各种设备(指丝印、贴装、焊接等设备)的研制工作已经持续了30多年,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
    但由于贴装机的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因此这些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样机阶段,很难实现产业化,但这些研究都是研发和改进贴装机的宝贵经验。

上一篇:贴装机控制系统

上一篇:贴装机的夯类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音频变压器DIY
    笔者在本刊今年第六期上着重介绍了“四夹三”音频变压器的...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