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12/2/7 20:02:24 访问次数:1370
图2. 10.1为本实验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原理电路。其中图2.10.1(a)为共射电压放大器,(b)为射极输出器。图2.10.1(a)(b)两图连起来就是两级放大器,如图2. 10.1(c)图所示。这种级间用电容联接的方式称之为阻容耦合,用分立件搭试的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均采用阻容耦合。 N28F001BXB120
阻容耦合的两级交流电压放大器.其静态工作点是独立的,相互不影响,因此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以对图2. 10.1(a)和(b)两图所示的两个放大器进行单独测量与调整;也可以连接起来测量,如图2. 10. l(c)所示。
前级共射电压放大器的测试和研究,已在实验二详细讨论,本实验中仅作一些补充。本实验着重于后级射极输出器和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的测试和研究。本实验还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是放大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绝大多数的放大器都引入了负反馈,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本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建立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验证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有如下影响: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减小,放大倍数减小。但是引入负反馈后,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等。
引入不同的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可以根据电路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负反馈引入的方式:
①从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串联负反馈及并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能降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②从电路输出端所取的反馈信号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电流负反馈及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的榆出阻抗,稳定输出电流;电压负反馈能降低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稳定输出电压。
本实验采用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如图2. 10.1(c)虚线所示。
由于加入负反馈后,净输入电压减小,为了保持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在有、无负反馈时基本不变,除维持静态点不变外,还要保持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基本不变,故应适当增大信号源输出电压Us。增大后的U。用U'。表示。由于此时U.不变,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不变,输出电压U。也不变,从上述两个公式可知,有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A。SF小于无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
放大器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见实验二。
图2. 10.1为本实验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的实验原理电路。其中图2.10.1(a)为共射电压放大器,(b)为射极输出器。图2.10.1(a)(b)两图连起来就是两级放大器,如图2. 10.1(c)图所示。这种级间用电容联接的方式称之为阻容耦合,用分立件搭试的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均采用阻容耦合。 N28F001BXB120
阻容耦合的两级交流电压放大器.其静态工作点是独立的,相互不影响,因此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可以对图2. 10.1(a)和(b)两图所示的两个放大器进行单独测量与调整;也可以连接起来测量,如图2. 10. l(c)所示。
前级共射电压放大器的测试和研究,已在实验二详细讨论,本实验中仅作一些补充。本实验着重于后级射极输出器和多级交流电压放大器的测试和研究。本实验还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是放大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绝大多数的放大器都引入了负反馈,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本实验通过实验对比,建立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验证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有如下影响: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减小,放大倍数减小。但是引入负反馈后,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善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变输入、输出电阻等。
引入不同的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可以根据电路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负反馈引入的方式:
①从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可以将其分为串联负反馈及并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并联负反馈能降低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②从电路输出端所取的反馈信号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电流负反馈及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能提高放大器的榆出阻抗,稳定输出电流;电压负反馈能降低放大器的输出阻抗,稳定输出电压。
本实验采用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如图2. 10.1(c)虚线所示。
由于加入负反馈后,净输入电压减小,为了保持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在有、无负反馈时基本不变,除维持静态点不变外,还要保持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基本不变,故应适当增大信号源输出电压Us。增大后的U。用U'。表示。由于此时U.不变,晶体管的工作状态不变,输出电压U。也不变,从上述两个公式可知,有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A。SF小于无负反馈时的放大倍数。
放大器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见实验二。
上一篇:多级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上一篇:实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