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LC电路识图方法

发布时间:2011/10/18 12:21:31 访问次数:6269

    LC电路是一种由电容器和电感器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功能单元。学习该类电路识图时,我们应首先认识和了解诙类电路的结构形式,接下来再结合具体的电路单元弄清楚其电路特点和功能。最后,根据其结构特点,在实际电子产品电路中,找到该电路单元进行识读,以帮助分析和理解整个电子产品电路。
    1.  了解LC电路的结构形式
    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串联或并联电路中,感抗和容抗相等时,电路成为谐振状态。感抗和容抗相等时对应的频率值称为谐振频率,如图2-23所示曲线。在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或无线通信信号时,使接收电路的频率与所选择的广播电视台或无线电台发射的信号频率相同就叫做调谐。

                 
    调谐就是通过调整电容器的容抗将谐振频率调节到想得到的频率值,也就是将接收频率调整到与电台发射频率相同,这样就可以欣赏或收听所选频道的节目了。ADS1253E
    LC谐振电路分为LC串联谐振电路和LC并联谐振电路两种,图2-24所示为这两种电路的结构形式。

        

    2.  掌握LC电路的特点
    (1) 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图2-25所示为LC串联谐振电路的结构及电容器电感器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曲线。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当信号接近特定的频率时,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电感器L和电容器C上的电压也达到最大,这个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图2-26所示为不同频率信号通过LC串联电路的条件示意图。当输入信号经过LC串联电路时,根据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特性,信号频率越高电感器的阻抗越大,而电容器的阻抗则越小,阻抗大则对信号的衰减大,频率较高的信号通过电感会衰减很大,而直流信号则无法通过电容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LC谐振的频率时,LC串联电路的阻抗最小。此频率的信号很容易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输出。此时LC串联谐振电路起到选频的作用。

                          

    (2) LC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图2-27所示为LC并联谐振电路的结构及电路中电流与频率关系曲线。在并联谐振电路中,如果线圈上的电流与电容器上的电流相等,则电路就达到了并联谐振状态。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波的负载很大,不能认为是短路状态,电路中的信号能量也是全部消耗在电阻上。电路中,除了LC并联部分以外,其他部分的阻抗变化几乎对能量消耗没有影响。因此这种电路的稳定性好,比串联谐振电路应用得更多。

                      

    图2-28所示为不同频率信号通过LC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示意图。当输入信号经过LC谐振电路时,同样根据电感器通直流隔交流,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交流信号可以从电路的电容器通过,而直流信号则通过电感器到达输出端。由于LC回路在谐振频率fo处阻抗最大,信号既无法通过电容器,也无法通过电感器而被阻止。

          

    (3) RLC电路的特点
    RCL电路是由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的电路单元。在我们前述的LC电路中,电感器和电容器都有一定的电阻值,如果电阻值相对于电感器的感抗或电容器的容抗很小时,往往会被忽略,而在某些高频电路中,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阻值相对较大,就不能忽略,原来的LC电路就变成了RLC电路,如图2-29所示。

                            
 


 

    LC电路是一种由电容器和电感器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功能单元。学习该类电路识图时,我们应首先认识和了解诙类电路的结构形式,接下来再结合具体的电路单元弄清楚其电路特点和功能。最后,根据其结构特点,在实际电子产品电路中,找到该电路单元进行识读,以帮助分析和理解整个电子产品电路。
    1.  了解LC电路的结构形式
    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串联或并联电路中,感抗和容抗相等时,电路成为谐振状态。感抗和容抗相等时对应的频率值称为谐振频率,如图2-23所示曲线。在接收广播电视信号或无线通信信号时,使接收电路的频率与所选择的广播电视台或无线电台发射的信号频率相同就叫做调谐。

                 
    调谐就是通过调整电容器的容抗将谐振频率调节到想得到的频率值,也就是将接收频率调整到与电台发射频率相同,这样就可以欣赏或收听所选频道的节目了。ADS1253E
    LC谐振电路分为LC串联谐振电路和LC并联谐振电路两种,图2-24所示为这两种电路的结构形式。

        

    2.  掌握LC电路的特点
    (1) 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图2-25所示为LC串联谐振电路的结构及电容器电感器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曲线。在串联谐振电路中,当信号接近特定的频率时,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电感器L和电容器C上的电压也达到最大,这个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图2-26所示为不同频率信号通过LC串联电路的条件示意图。当输入信号经过LC串联电路时,根据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特性,信号频率越高电感器的阻抗越大,而电容器的阻抗则越小,阻抗大则对信号的衰减大,频率较高的信号通过电感会衰减很大,而直流信号则无法通过电容器。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LC谐振的频率时,LC串联电路的阻抗最小。此频率的信号很容易通过电容器和电感器输出。此时LC串联谐振电路起到选频的作用。

                          

    (2) LC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图2-27所示为LC并联谐振电路的结构及电路中电流与频率关系曲线。在并联谐振电路中,如果线圈上的电流与电容器上的电流相等,则电路就达到了并联谐振状态。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波的负载很大,不能认为是短路状态,电路中的信号能量也是全部消耗在电阻上。电路中,除了LC并联部分以外,其他部分的阻抗变化几乎对能量消耗没有影响。因此这种电路的稳定性好,比串联谐振电路应用得更多。

                      

    图2-28所示为不同频率信号通过LC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示意图。当输入信号经过LC谐振电路时,同样根据电感器通直流隔交流,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交流信号可以从电路的电容器通过,而直流信号则通过电感器到达输出端。由于LC回路在谐振频率fo处阻抗最大,信号既无法通过电容器,也无法通过电感器而被阻止。

          

    (3) RLC电路的特点
    RCL电路是由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构成的电路单元。在我们前述的LC电路中,电感器和电容器都有一定的电阻值,如果电阻值相对于电感器的感抗或电容器的容抗很小时,往往会被忽略,而在某些高频电路中,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阻值相对较大,就不能忽略,原来的LC电路就变成了RLC电路,如图2-29所示。

                            
 


 

相关技术资料
10-18LC电路识图方法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