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图仿真调试
发布时间:2011/10/8 14:01:31 访问次数:1752
(1)画导线 R3478
Proteus的智能化使其可以在需要画线的时候进行自动检测。当鼠标的指针靠远一个对象的连接点时,跟着鼠标的指针就会出现一个“×”号,用鼠标左键单击元器件的连接点,移动鼠标(不用一直按着左键),粉红色的连接线就变成了深绿色。如果想让软件自动定出线路径,只需左击另一个连接点即可。这就是Proteus的线路自动路径功能(简称WAR),如果只是在两个连接点用鼠标左击,WAR将选择一个合适的线径。WAR可通过使用工具栏里的“WAR”命令按钮来关闭或打开,也可以在菜单栏的“Tools”下找到这个图标。如果想自己决定走线路径,只需在想要拐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在此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可以按Esc键或单击鼠标右键放弃画线。
(2)画总线
为了简化原理图,可以用一条导线代表数条并行的导线,这就是所谓的总线。单击工具箱的总线按钮,即可在编辑窗口画总线。
(3)画总线分支线
单击工具栏的总线分支按钮,画总线分支线,它是用来连接总线和元器件引脚的。为了和一般的导线区分,画总线时一般喜欢画斜线来表示分支线,但是这时如果WAR功能打开是不行的,需要把WAR功能关闭。画好分支线还需要给分支线起个名字。右键单击分支线选中它,接着左键单击选中的分支线,就会出现分支线编辑对话框,放置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连线I具条中图标或执行Place[Net Label菜单命令,这时光标变成十字形并且将有一虚线框在工作区内移动,再按一下键盘上的Tab键,系统弹出网络标号属性对话框,在Net项定义网络标号,比如PBO,单击OK按钮,将设置好的网络标号放在前面放置的短导线上(注意
一定是上面),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定位。
(4)放置总线将各总线分支连接起来
方法是单击放置工具条中图标或执行Place/Bus菜单命令,这时工作平面上将出现十字形光标,将十字形光标移至要连接的总线分支处单击鼠标左键,系统弹出十字形光标并拖着一条较粗的线,然后将十字形光标移至另一个总线分支处,单击鼠标的左键,一条总线就画好了。
当电路中有多根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并行时,使用总线设计。
(5)跳线
跳线在电路板设计中经常使用,但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往往没有谈及这个问题,只有靠设计者在设计中自己去摸索。跳线,简单地说就是电路板中一根将两焊盘连接的导线,也有人把它称为跨接线。跳线多应用于单面板、双面板设计中,特别在单面板设计中使用得更多。在单面板的设计中,当有些铜膜线无法连接时,即使Protel给连通了,进行电气检查也是错的,系统会显示错误标志。通常解决的办法是使用跳线,跳线的长度应该选择如下几种:6mm、8mm和lOmm。放置跳线的方法是在布线层(底层布线)用人工布线的方式放置,当遇到相交线的时候就用过孔走到背面(项层)进行布线,跳过相交线然后回到原来层面(底层)有线。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识别,最好在顶层的印丝层( Top Overlay)做上标志。在PCB安装元件的时候,跳线就用短的导线或者就用剪下元件引脚上多余的部分焊接上。
(6)放置线路节点
如果在交叉点有电路节点,则认为两条导线在电气上是相连的,否则就认为它们在电气上是不相连的,ISIS在画导线时能够智能地判断是否要放置节点。但在两条导线交叉时是不放置节点的,这时要想两个导线电气相连,只有手工放置节点了。单击工具箱的节点放置按钮+,当把鼠标指针移到编辑窗口,指向一条导线时,会出现一个“×”号,单击左键就能放置一个节点。
Proteus可以同时编辑多个对象,即整体操作。常见的有整体复制、整体删除、整体移动、整体旋转等几种操作方式。
(1)画导线 R3478
Proteus的智能化使其可以在需要画线的时候进行自动检测。当鼠标的指针靠远一个对象的连接点时,跟着鼠标的指针就会出现一个“×”号,用鼠标左键单击元器件的连接点,移动鼠标(不用一直按着左键),粉红色的连接线就变成了深绿色。如果想让软件自动定出线路径,只需左击另一个连接点即可。这就是Proteus的线路自动路径功能(简称WAR),如果只是在两个连接点用鼠标左击,WAR将选择一个合适的线径。WAR可通过使用工具栏里的“WAR”命令按钮来关闭或打开,也可以在菜单栏的“Tools”下找到这个图标。如果想自己决定走线路径,只需在想要拐点处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在此过程的任何时刻,都可以按Esc键或单击鼠标右键放弃画线。
(2)画总线
为了简化原理图,可以用一条导线代表数条并行的导线,这就是所谓的总线。单击工具箱的总线按钮,即可在编辑窗口画总线。
(3)画总线分支线
单击工具栏的总线分支按钮,画总线分支线,它是用来连接总线和元器件引脚的。为了和一般的导线区分,画总线时一般喜欢画斜线来表示分支线,但是这时如果WAR功能打开是不行的,需要把WAR功能关闭。画好分支线还需要给分支线起个名字。右键单击分支线选中它,接着左键单击选中的分支线,就会出现分支线编辑对话框,放置方法是用鼠标单击连线I具条中图标或执行Place[Net Label菜单命令,这时光标变成十字形并且将有一虚线框在工作区内移动,再按一下键盘上的Tab键,系统弹出网络标号属性对话框,在Net项定义网络标号,比如PBO,单击OK按钮,将设置好的网络标号放在前面放置的短导线上(注意
一定是上面),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定位。
(4)放置总线将各总线分支连接起来
方法是单击放置工具条中图标或执行Place/Bus菜单命令,这时工作平面上将出现十字形光标,将十字形光标移至要连接的总线分支处单击鼠标左键,系统弹出十字形光标并拖着一条较粗的线,然后将十字形光标移至另一个总线分支处,单击鼠标的左键,一条总线就画好了。
当电路中有多根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并行时,使用总线设计。
(5)跳线
跳线在电路板设计中经常使用,但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往往没有谈及这个问题,只有靠设计者在设计中自己去摸索。跳线,简单地说就是电路板中一根将两焊盘连接的导线,也有人把它称为跨接线。跳线多应用于单面板、双面板设计中,特别在单面板设计中使用得更多。在单面板的设计中,当有些铜膜线无法连接时,即使Protel给连通了,进行电气检查也是错的,系统会显示错误标志。通常解决的办法是使用跳线,跳线的长度应该选择如下几种:6mm、8mm和lOmm。放置跳线的方法是在布线层(底层布线)用人工布线的方式放置,当遇到相交线的时候就用过孔走到背面(项层)进行布线,跳过相交线然后回到原来层面(底层)有线。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识别,最好在顶层的印丝层( Top Overlay)做上标志。在PCB安装元件的时候,跳线就用短的导线或者就用剪下元件引脚上多余的部分焊接上。
(6)放置线路节点
如果在交叉点有电路节点,则认为两条导线在电气上是相连的,否则就认为它们在电气上是不相连的,ISIS在画导线时能够智能地判断是否要放置节点。但在两条导线交叉时是不放置节点的,这时要想两个导线电气相连,只有手工放置节点了。单击工具箱的节点放置按钮+,当把鼠标指针移到编辑窗口,指向一条导线时,会出现一个“×”号,单击左键就能放置一个节点。
Proteus可以同时编辑多个对象,即整体操作。常见的有整体复制、整体删除、整体移动、整体旋转等几种操作方式。
上一篇:原理图的设置项目选项
上一篇:对象的放置和编辑
热门点击
- 电解电容器电路符号及结构
- 异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是怎样工作的?
- 拉线开关结构与原理
- 选频放大器和振荡器有何区别?
- 电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 二极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
- 什么是A/D转换器的转换精度与转换速度?
- 二极管限幅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与理解
- 磁头的消磁方法
- 电子材料的分类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