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
发布时间:2011/8/31 13:57:26 访问次数:3828
单管功率放大器中由于存在很大的直流电流,使得电源的大部分功率被晶体管损耗掉了,因此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就应该减小存在的直流电流。当直流电流减小为零时,晶体管只能对半周信号进行放大,因此需要将两个晶体管组合起来,就可以用一只放大正半周的信号,另一只放大负半周信号。 P80C251SB16
利用两只型号相同、主要参数相同的晶体管,采用变压器耦合组成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双管功率放大器,通过工作在乙类状态的推挽可以获得高效率、低失真的功率放大。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如图3-30所示。
电路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两管交替工作,并将每管工作时所得半周期输出波形进行合成,完成不失真的放大。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输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的极性是上正下负,则VT1导通,VT2截止。VT1中集电极电流经输出变压器耦合到它的二次绕组,在负载上形成输出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当输入信号为负芈周时,输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的极性是上负下正,则VT2导通,VT1截止。VT2中集电极电流经输出变压器耦合到它的二次绕组,在负载上形成输出信号的负半周信号。这样,两个管子依次工作,输入的正弦波信号分别被放大并在负载上合成为一个交流信号,完成了功率放大。
(1)最大输出功率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单管功率放大器相似。
Pom=U2/2RS
式中,U是直流电压;RS为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阻抗。
(2)效率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理论上最高可达到78%,而实际效率一般可达到60%~70%,明显比单管功率放大器的高。
需要指出,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时,两管基极都未设偏置。由于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上存在一段“死区”,在信号正负半周交接的零值附近,出现没有放大输出的情况,反映到负载上就会出现波形的两半周交界处有不衔接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交越失真”。推挽放大器如果采用甲乙类放大方式,就可以大大减小交越失真。所以一般的实用电路,在静态时都要给晶体管加上一定的正向偏压。保证晶体管在信号电压较低时,仍处于良好导通状态。
单管功率放大器中由于存在很大的直流电流,使得电源的大部分功率被晶体管损耗掉了,因此效率很低。为了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就应该减小存在的直流电流。当直流电流减小为零时,晶体管只能对半周信号进行放大,因此需要将两个晶体管组合起来,就可以用一只放大正半周的信号,另一只放大负半周信号。 P80C251SB16
利用两只型号相同、主要参数相同的晶体管,采用变压器耦合组成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双管功率放大器,通过工作在乙类状态的推挽可以获得高效率、低失真的功率放大。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如图3-30所示。
电路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两管交替工作,并将每管工作时所得半周期输出波形进行合成,完成不失真的放大。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输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的极性是上正下负,则VT1导通,VT2截止。VT1中集电极电流经输出变压器耦合到它的二次绕组,在负载上形成输出信号的正半周信号。当输入信号为负芈周时,输入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的极性是上负下正,则VT2导通,VT1截止。VT2中集电极电流经输出变压器耦合到它的二次绕组,在负载上形成输出信号的负半周信号。这样,两个管子依次工作,输入的正弦波信号分别被放大并在负载上合成为一个交流信号,完成了功率放大。
(1)最大输出功率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与单管功率放大器相似。
Pom=U2/2RS
式中,U是直流电压;RS为变压器一次绕组的阻抗。
(2)效率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理论上最高可达到78%,而实际效率一般可达到60%~70%,明显比单管功率放大器的高。
需要指出,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时,两管基极都未设偏置。由于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上存在一段“死区”,在信号正负半周交接的零值附近,出现没有放大输出的情况,反映到负载上就会出现波形的两半周交界处有不衔接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交越失真”。推挽放大器如果采用甲乙类放大方式,就可以大大减小交越失真。所以一般的实用电路,在静态时都要给晶体管加上一定的正向偏压。保证晶体管在信号电压较低时,仍处于良好导通状态。
热门点击
-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测量
- 音乐彩灯控制器
- 绝缘栅场效应管
- GFG-8016G信号发生器
- 元器件引脚及导线端头焊接前的加工
- 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
- COS5020型双踪示波器
- 检测变压器
- 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图符号的构成有哪些?
- 数字编码无线遥控器的设计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