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栅场效应管
发布时间:2011/8/31 11:10:10 访问次数:5941
(一)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WP92407L1
图2-34(a)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绪构示意图。它以一块掺杂浓度较低、电阻率较高的P型硅片做衬底,其上扩散两个相距很近的高掺杂浓度的N+区,并引出两个电极,分别称为源极S和漏极D。P型硅片的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制作一个金属电极,称为栅极G。栅极和其他电极是绝缘的,故称为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或称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管,简称MOS管。由于栅极是绝缘的,栅极电流几乎为零,栅源电阻RGS很高,最高可达l014Ω。
图2-34(b)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箭头方向表示电流由漏极D流向源极S的实际方向。
(二)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是如何工作的? WS57C191C-45DMB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35所示。
当栅、源极间电压UGS=0时,因漏极、源极和P型硅衬底间形成的两个PN结,不管漏、源极间电压UDS极性如何,总有一个PN结反向偏置而处于截止状态,所以漏极电流ID≈0。
当栅、源极间加上正向电压UGS时,由于栅极与P型硅衬底之间为二氧化硅绝缘层,从而形成一电容器结构。在UGS的作用下,便产生一个垂直于衬底表面的电场,在P型衬底和二氧化硅绝缘层的界面,感应出电子层。UGS较小时,感应出的电子数量不多,这些少量的电子将被衬底中的空穴所复合,漏、源极间电流仍几乎为零,即ID≈O。当栅源电压UGS增大到某一数值时,产生的强电场将感应出更多的电子,除部分电子与P型硅衬底中的空穴复合外,剩余的电子便堆积在P型衬底的表面,形成一个N型层,亦称反型层。N型层将两个N+区连接起来,形成了导电沟道。这时在漏、源极间加一正向电压,便会出现漏极电流ID。通常把在漏源电压作用下,使场效应管由不导通转为导通的临界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压,用UGS(th)表示。改变UGS的大小,就可以改变N型层的厚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漏极电流ID的大小。由于这种场效应管必须依靠外加电压才能形成导电沟道,故称为增强型。
(三)什么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在UDS一定时,漏极电流ID与栅源电压UGS之间的关系,即ID=f(UGS)|UDS=常数的曲线,称为转移特性曲线。N沟道增疆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2-36 (a)所示。由曲线可看出,当UGS<UGS(th)时,ID≈0;当UGS≥UGS(th)时,有ID产生;当UGS增大时,ID也增大。
(四)什么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
在UGS一定时,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UDS之间的关系,即ID=f(UGS)|UDS=常数
曲线,称为漏极特性曲线。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性如图2-36(b)所示。漏极特性曲线有三个工作区:变阻区I、放大区Ⅱ和击穿区。放大区的特点是,ID几乎不随UDS的增大而变化,但在一定的UDS下,ID随UGS增加而增大,呈现恒流特性。场效应管用于放大时就工作在这个区域。
图2-37是N型硅衬底P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原理结构图和图形符号。其工作原理与N沟道相似,只不过所加电源电压的极性与N沟道型相反,并形成P型导电沟道。
(五)什么是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 WS57C43C-35T
制造MOS管时,如果在二氧化硅绝缘层中掺人大量的正离子,即使UGS=0,这些正离子产生的电场也能在衬底表面感应出较多的自由电子,形成原始导电沟道,如图2-38所示。
在UDS为定值的情况下,当UGS=0时,漏、源极间已可导通,形成原始导电沟道的漏极电流IDSS。当UGS>0时,导电沟道变宽,ID随UGS增大而增大。UGS<0时,导电沟道变窄,ID减小。当UGS达到某一负值时,导电沟道的电子因复合而耗尽,沟道被夹断,ID≈0,这时的UGS称为夹断电压,用UGS(off)表示。由上述可知,耗尽型场效应管,对其栅极施加正、负电压时,都有控制漏极电流ID的作用,但通常工作在负栅压状态。
图2-39是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和漏极特性曲线。
同样在N型硅衬底上可制造出P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其图形符号及特性曲线如表2-3所示。
(六)四种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特性有哪些特点?
力便于学习和比较,表2-3中列出了四种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工作电压和特性曲线。
(一)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WP92407L1
图2-34(a)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绪构示意图。它以一块掺杂浓度较低、电阻率较高的P型硅片做衬底,其上扩散两个相距很近的高掺杂浓度的N+区,并引出两个电极,分别称为源极S和漏极D。P型硅片的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绝缘层,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制作一个金属电极,称为栅极G。栅极和其他电极是绝缘的,故称为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或称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场效应管,简称MOS管。由于栅极是绝缘的,栅极电流几乎为零,栅源电阻RGS很高,最高可达l014Ω。
图2-34(b)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箭头方向表示电流由漏极D流向源极S的实际方向。
(二)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是如何工作的? WS57C191C-45DMB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35所示。
当栅、源极间电压UGS=0时,因漏极、源极和P型硅衬底间形成的两个PN结,不管漏、源极间电压UDS极性如何,总有一个PN结反向偏置而处于截止状态,所以漏极电流ID≈0。
当栅、源极间加上正向电压UGS时,由于栅极与P型硅衬底之间为二氧化硅绝缘层,从而形成一电容器结构。在UGS的作用下,便产生一个垂直于衬底表面的电场,在P型衬底和二氧化硅绝缘层的界面,感应出电子层。UGS较小时,感应出的电子数量不多,这些少量的电子将被衬底中的空穴所复合,漏、源极间电流仍几乎为零,即ID≈O。当栅源电压UGS增大到某一数值时,产生的强电场将感应出更多的电子,除部分电子与P型硅衬底中的空穴复合外,剩余的电子便堆积在P型衬底的表面,形成一个N型层,亦称反型层。N型层将两个N+区连接起来,形成了导电沟道。这时在漏、源极间加一正向电压,便会出现漏极电流ID。通常把在漏源电压作用下,使场效应管由不导通转为导通的临界栅、源电压称为开启电压,用UGS(th)表示。改变UGS的大小,就可以改变N型层的厚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漏极电流ID的大小。由于这种场效应管必须依靠外加电压才能形成导电沟道,故称为增强型。
(三)什么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在UDS一定时,漏极电流ID与栅源电压UGS之间的关系,即ID=f(UGS)|UDS=常数的曲线,称为转移特性曲线。N沟道增疆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2-36 (a)所示。由曲线可看出,当UGS<UGS(th)时,ID≈0;当UGS≥UGS(th)时,有ID产生;当UGS增大时,ID也增大。
(四)什么是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
在UGS一定时,漏极电流ID与漏源电压UDS之间的关系,即ID=f(UGS)|UDS=常数
曲线,称为漏极特性曲线。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性如图2-36(b)所示。漏极特性曲线有三个工作区:变阻区I、放大区Ⅱ和击穿区。放大区的特点是,ID几乎不随UDS的增大而变化,但在一定的UDS下,ID随UGS增加而增大,呈现恒流特性。场效应管用于放大时就工作在这个区域。
图2-37是N型硅衬底P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原理结构图和图形符号。其工作原理与N沟道相似,只不过所加电源电压的极性与N沟道型相反,并形成P型导电沟道。
(五)什么是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 WS57C43C-35T
制造MOS管时,如果在二氧化硅绝缘层中掺人大量的正离子,即使UGS=0,这些正离子产生的电场也能在衬底表面感应出较多的自由电子,形成原始导电沟道,如图2-38所示。
在UDS为定值的情况下,当UGS=0时,漏、源极间已可导通,形成原始导电沟道的漏极电流IDSS。当UGS>0时,导电沟道变宽,ID随UGS增大而增大。UGS<0时,导电沟道变窄,ID减小。当UGS达到某一负值时,导电沟道的电子因复合而耗尽,沟道被夹断,ID≈0,这时的UGS称为夹断电压,用UGS(off)表示。由上述可知,耗尽型场效应管,对其栅极施加正、负电压时,都有控制漏极电流ID的作用,但通常工作在负栅压状态。
图2-39是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和漏极特性曲线。
同样在N型硅衬底上可制造出P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其图形符号及特性曲线如表2-3所示。
(六)四种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特性有哪些特点?
力便于学习和比较,表2-3中列出了四种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图形符号、工作电压和特性曲线。
上一篇:复合三极管与光电三极管定义
热门点击
- 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测量
- 音乐彩灯控制器
- 绝缘栅场效应管
- GFG-8016G信号发生器
- 元器件引脚及导线端头焊接前的加工
- 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
- COS5020型双踪示波器
- 检测变压器
- 数字编码无线遥控器的设计
- 双管推挽功率放大器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