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原理及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59

作者:林世清 中兴通讯北京研究所
前言

  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实用化以前,为了克服光纤传输中的损耗,每传输一段距离,都要进行“再生”,即把传输后的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再去调制激光器,生成一定强度的光信号。随着传输码率的提高,“再生”的难度也随之提高,成了信号传输容量扩大的“瓶颈”。



图1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与时分复用系统相比较

  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用化,实现了直接光放大,节省了大量的再生中继器,使得传输中的光纤损耗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同时使传输链路“透明化”,简化了系统,成几倍或几十倍地扩大了传输容量,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光纤通讯领域上的一次革命。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

  1.掺铒光纤的放大区域恰好与单模光纤的最低损耗区域相重合。那么,被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的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小,能传输比较远的距离 (图2) 。



  2.对数字信号的格式及数据率“透明”。

图2 单模光纤损耗谱和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增益谱

  3.放大频带宽,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几十甚至上百个信道。

  4.噪声指数低,接近量子极限,意味着可级联多个放大器

  5.增益饱和的恢复时间长,各个信道间的串扰极小。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掺铒光纤放大器是利用掺铒光纤中掺杂离子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形成粒子数反转,从而对入射光信号提供光增益,如图3,对于波长为980nm的泵浦源,掺铒光纤相当于一个三能级的系统。铒离子通过受激吸收入射波长为980nm的光子的能量,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由于n3能到n2能级的驰豫时间很短,n3能级上的粒子很快跃迁到n2能级,n3能级上的粒子数基本上可认为是零。



图3 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图

  n2能级到n1能级的驰豫时间比较长,为毫秒量级,是一个亚稳态。当有波长1550nm左右的信号光子输入时,n2能级的粒子受激辐射向n1能级跃迁,产生和入射光子同频、同相、同方向的光子,于是,入射光就得到放大。 n2能级没有受激辐射的粒子会以自发辐射的方式向n1能级跃迁,产生波长1550nm左右的光子,其频率、相位、方向时随机的(图4)。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大部分在传输中逃逸出光纤,但有一小部分由于传输方向正好在光纤的轴线上而被光纤捕获,这一部分的光子在掺铒光纤中传输(正反两个方向)时同样也被放大,形成放大了的自发辐射(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这对于有用的信号来讲是噪声,是有害的,影响了放大器的性能。



图4 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物理理结构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物理结构

  掺铒光纤放大器基本结构如图6。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各有一个隔离器,目的是使光信号单向传输。泵浦激器波长为980nm或1480nm,用于提供能量。耦合器的作用是把输入光信号和泵浦光耦合进掺铒光纤中,通过掺铒光纤作用把泵浦光的能量转移到输入光信号中,实现输入光信号的能量放大。 实际使用的掺铒光纤放大器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光功率,同时又具有较低的噪声指数等其他参数,采用两个或多个泵浦源的结构,中间加上隔离器进行相互隔离。为了获得较宽较平坦的增益曲线,还加入了增益平坦滤波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图5 有输入光信号时的输出光谱

  

作者:林世清 中兴通讯北京研究所
前言

  在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实用化以前,为了克服光纤传输中的损耗,每传输一段距离,都要进行“再生”,即把传输后的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再去调制激光器,生成一定强度的光信号。随着传输码率的提高,“再生”的难度也随之提高,成了信号传输容量扩大的“瓶颈”。



图1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与时分复用系统相比较

  掺铒光纤放大器实用化,实现了直接光放大,节省了大量的再生中继器,使得传输中的光纤损耗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同时使传输链路“透明化”,简化了系统,成几倍或几十倍地扩大了传输容量,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光纤通讯领域上的一次革命。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优点

  1.掺铒光纤的放大区域恰好与单模光纤的最低损耗区域相重合。那么,被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的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小,能传输比较远的距离 (图2) 。



  2.对数字信号的格式及数据率“透明”。

图2 单模光纤损耗谱和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增益谱

  3.放大频带宽,能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几十甚至上百个信道。

  4.噪声指数低,接近量子极限,意味着可级联多个放大器

  5.增益饱和的恢复时间长,各个信道间的串扰极小。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掺铒光纤放大器是利用掺铒光纤中掺杂离子在泵浦光的作用下,形成粒子数反转,从而对入射光信号提供光增益,如图3,对于波长为980nm的泵浦源,掺铒光纤相当于一个三能级的系统。铒离子通过受激吸收入射波长为980nm的光子的能量,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由于n3能到n2能级的驰豫时间很短,n3能级上的粒子很快跃迁到n2能级,n3能级上的粒子数基本上可认为是零。



图3 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图

  n2能级到n1能级的驰豫时间比较长,为毫秒量级,是一个亚稳态。当有波长1550nm左右的信号光子输入时,n2能级的粒子受激辐射向n1能级跃迁,产生和入射光子同频、同相、同方向的光子,于是,入射光就得到放大。 n2能级没有受激辐射的粒子会以自发辐射的方式向n1能级跃迁,产生波长1550nm左右的光子,其频率、相位、方向时随机的(图4)。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大部分在传输中逃逸出光纤,但有一小部分由于传输方向正好在光纤的轴线上而被光纤捕获,这一部分的光子在掺铒光纤中传输(正反两个方向)时同样也被放大,形成放大了的自发辐射(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ase),这对于有用的信号来讲是噪声,是有害的,影响了放大器的性能。



图4 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物理理结构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基本物理结构

  掺铒光纤放大器基本结构如图6。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各有一个隔离器,目的是使光信号单向传输。泵浦激器波长为980nm或1480nm,用于提供能量。耦合器的作用是把输入光信号和泵浦光耦合进掺铒光纤中,通过掺铒光纤作用把泵浦光的能量转移到输入光信号中,实现输入光信号的能量放大。 实际使用的掺铒光纤放大器为了获得较大的输出光功率,同时又具有较低的噪声指数等其他参数,采用两个或多个泵浦源的结构,中间加上隔离器进行相互隔离。为了获得较宽较平坦的增益曲线,还加入了增益平坦滤波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



图5 有输入光信号时的输出光谱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