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控制技术

工业Ethernet在远程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发布时间:2007/8/28 0:00:00 访问次数:1063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吴道虎 郭 江 李敬武


摘要:为实现企业ERP、MES、PCS三层信息一体化的集成以及不同总线产品之间的信息互连、互换、互操作和统一组态,提出了将工业Ethernet技术融合到FCS的观点,并将其成功实施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实现了工厂信息自动化。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以及设计技巧。


关键词:工业Ethernet 控制 FCS 系统集成 工厂信息自动化


随着现代工厂信息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逐渐将管理、决策、市场信息和现场控制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产控制系统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三层信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PCS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但由于现场总线相互之间兼容性差、生产现场自控设备的种类繁多,导致不同的总线产品之间无法实现互连、互换、统一组态及互操作;而Ethernet具有通用性强、技术成熟、带宽迅速增加等特性。在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中,将价廉物美的Ethernet设备应用到现场控制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将阐述利用工业Ethernet技术和FCS融合技术实现工厂信息自动化的案例。


1 工业Ethernet技术及其在工业中应用的改进[3~4]


现场控制网络要求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而Ethernet由于采用的是CSMA/CD协议,使其天生缺乏确定性(Determinism)和鲁棒性(Robustness),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方可应用。


(1)将传统的总线式结构改为星形连接结构,并为连接在端口上的每个网络节点提供独立的带宽,使连接在同一交换机的不同节点之间不存在资源争夺,降低总线上数据发生碰撞的次数,增加系统的确定性;


(2)采用数据交换技术,以提供数据缓冲、提高数据网段的智能,降低数据冲撞和重发概率;


(3)采用TCP/IP协议,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到达接收方。在网络链路层中所有硬件对TCP/IP的应用是透明的,TCP为传输控制协议,而IP为网际协议。TCP/IP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位于ISO/OSI模型中的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信息拆分为固定格式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按一定的路径传输到的接收方,然后在接收方将数据包分解并重新组合成原始的数据信息。


(4)提高Ethernet通信速率,以进一步增强其确定性。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着在相同的通信量的条件下网络负荷的减轻,而网络负荷的减轻又意味着网络确定性的提高。目前,100M甚至1000M的自适应网络已在局域网、城域网中普遍应用,10000M正在研制之中,为工业Ethernet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增强Ethernet接插件、交换机、通信电缆等抗干扰能力。由于工业现场环境十分恶劣,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或光纤通信方式是解决此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说,工业Ethernet向控制层通信渗透、应用于过程自动经的监控级、与FCS融合使用已成必然,同时它还可解决大规模系统中实时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2 设计关键技术


(1)一个网络测控系统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很强的安全性。如果一个企业的Intranet和Infranet受到恶意攻击,造成生产过程的中断或者生产过程事故,将会造成比金融、电子贸易等网络受到攻击时更为严重的灾难,因此在设计时将网络安全性考虑放到第一位。本设计采用的是具有身份鉴别和报文鉴别特性的数字签名、加密解密技术,同时加入防火墙,而不采用通过操作密码登陆Intranet来赋予不同操作人员的权限方法;


(2)采用基于B/S(Browser/Server)和TCP/IP框架构成Web Client以及Terminal Server Client方式进行远程实时生产过程监控和在线检测设备健康状态,实现了车间的测、控、管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工厂信息自动化;


(3)远程监控通过Interent方式实现,而不是通过电话线拨号登陆方式直接与设备相连,从而改善了以往远程监控通过Modem造成的成本费用高、工作效率低、可用性不高以及传输速率低的现象;


(4)使用免IP地址协议技术。由于设计中采用了Web Client和Terminal Client并使用了Internet方式,实现远程监控必须为Web Server或Terminal Server设定IP地址。而在Internet上申请一个固定的IP地址费用十分昂贵,采用免IP地址协议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设计成本。


3 系统设计技术与实施


系统组成框图与网络布线见图1所示。


整个车间采用100M快速以态网为主干,100M到桌面的快速以态网网络系统。而在整个厂级的网络,从当前的100M快速以态网升级为ATM网,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各部门交换机采用622M ATM接口与主交换机相联,科室与大部门之间通过155M ATM接口与主交换机相联,网管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通过100M以态网接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吴道虎 郭 江 李敬武


摘要:为实现企业ERP、MES、PCS三层信息一体化的集成以及不同总线产品之间的信息互连、互换、互操作和统一组态,提出了将工业Ethernet技术融合到FCS的观点,并将其成功实施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实现了工厂信息自动化。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以及设计技巧。


关键词:工业Ethernet 控制 FCS 系统集成 工厂信息自动化


随着现代工厂信息自动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逐渐将管理、决策、市场信息和现场控制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生产控制系统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三层信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PCS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但由于现场总线相互之间兼容性差、生产现场自控设备的种类繁多,导致不同的总线产品之间无法实现互连、互换、统一组态及互操作;而Ethernet具有通用性强、技术成熟、带宽迅速增加等特性。在现场总线控制网络中,将价廉物美的Ethernet设备应用到现场控制网络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将阐述利用工业Ethernet技术和FCS融合技术实现工厂信息自动化的案例。


1 工业Ethernet技术及其在工业中应用的改进[3~4]


现场控制网络要求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而Ethernet由于采用的是CSMA/CD协议,使其天生缺乏确定性(Determinism)和鲁棒性(Robustness),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方可应用。


(1)将传统的总线式结构改为星形连接结构,并为连接在端口上的每个网络节点提供独立的带宽,使连接在同一交换机的不同节点之间不存在资源争夺,降低总线上数据发生碰撞的次数,增加系统的确定性;


(2)采用数据交换技术,以提供数据缓冲、提高数据网段的智能,降低数据冲撞和重发概率;


(3)采用TCP/IP协议,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到达接收方。在网络链路层中所有硬件对TCP/IP的应用是透明的,TCP为传输控制协议,而IP为网际协议。TCP/IP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它位于ISO/OSI模型中的网络层,负责将数据信息拆分为固定格式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包按一定的路径传输到的接收方,然后在接收方将数据包分解并重新组合成原始的数据信息。


(4)提高Ethernet通信速率,以进一步增强其确定性。通信速率的提高意味着在相同的通信量的条件下网络负荷的减轻,而网络负荷的减轻又意味着网络确定性的提高。目前,100M甚至1000M的自适应网络已在局域网、城域网中普遍应用,10000M正在研制之中,为工业Ethernet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增强Ethernet接插件、交换机、通信电缆等抗干扰能力。由于工业现场环境十分恶劣,采用带屏蔽的双绞线或光纤通信方式是解决此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以说,工业Ethernet向控制层通信渗透、应用于过程自动经的监控级、与FCS融合使用已成必然,同时它还可解决大规模系统中实时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



2 设计关键技术


(1)一个网络测控系统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很强的安全性。如果一个企业的Intranet和Infranet受到恶意攻击,造成生产过程的中断或者生产过程事故,将会造成比金融、电子贸易等网络受到攻击时更为严重的灾难,因此在设计时将网络安全性考虑放到第一位。本设计采用的是具有身份鉴别和报文鉴别特性的数字签名、加密解密技术,同时加入防火墙,而不采用通过操作密码登陆Intranet来赋予不同操作人员的权限方法;


(2)采用基于B/S(Browser/Server)和TCP/IP框架构成Web Client以及Terminal Server Client方式进行远程实时生产过程监控和在线检测设备健康状态,实现了车间的测、控、管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工厂信息自动化;


(3)远程监控通过Interent方式实现,而不是通过电话线拨号登陆方式直接与设备相连,从而改善了以往远程监控通过Modem造成的成本费用高、工作效率低、可用性不高以及传输速率低的现象;


(4)使用免IP地址协议技术。由于设计中采用了Web Client和Terminal Client并使用了Internet方式,实现远程监控必须为Web Server或Terminal Server设定IP地址。而在Internet上申请一个固定的IP地址费用十分昂贵,采用免IP地址协议技术,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设计成本。


3 系统设计技术与实施


系统组成框图与网络布线见图1所示。


整个车间采用100M快速以态网为主干,100M到桌面的快速以态网网络系统。而在整个厂级的网络,从当前的100M快速以态网升级为ATM网,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各部门交换机采用622M ATM接口与主交换机相联,科室与大部门之间通过155M ATM接口与主交换机相联,网管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通过100M以态网接

相关IC型号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stockkeys in G:\website_51dzw\www.51dzw.com\code\tech\view.php on line 152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