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实验室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802
    
    当前,半导体集成技术终于转向了90nm线宽工艺,开始进入纳米领域,预料今后将再发展65nm、45nm的细微加工技术,人类拥有的细微加工技术将真正达到纳米技术的水平。把这种纳米技术应用到生物化学领域目前极受关注。
    何谓片上实验室
    近年来,把科学的分析操作集成到像半导体集成电路那样的几个平方厘米的玻璃、硅或塑料等微型薄片上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这在美国叫做片上实验室(lab-on-a-chip),在欧洲称为mtas(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它是指利用细微加工技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上制作成溶液流动的微小通道网络,在一只芯片上集成如在实验室进行生化、化学操作和检测。
    由于其微小,必然具有样本微量化、反应与分析高速化等多种优点。其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就其根本目的来说,进行的纳米级的化学及生物高分子等的性质和功能分析,或者对其人工合成与控制则是共通的。为此,今天已应用了纳米技术。
    片上实验室与纳米技术
    关于应用纳米技术及反应场微小的效果包括:①因扩散而易于产生混合,即反应场体积如为1/10,则扩散时间将缩短为1/100;②提高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比,这可望热的进出及表面-液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催化剂化学反应等)高效化。③提高通道每单位截面积的周长比;由于壁面与液体的粘着力的影响比惯性力增加更大,故通道中的液体易形成层流。
    目前主要是利用①、②效用研究通道中液体与液体界面化学处理,但如能通过纳米表面结构加工等纳米技术进行控制,则可望利用②的效用,开发固体、液体表面反应高效化的反应堆。此外,由于nm级的空间控制可实现微小空间的精密环境控制,故有可能发展如设计生物分子之类的制作技术。
    此外,如考虑到nm大小的蛋白质或其集合体(生物分子机械、生物纳米机)负有生命的功能,则必须测量单个分子或单分子机械的功能,直接观察、操作这一测量的技术已在开发中。
    片上实验室对染色体分析的必要性
    包含人的遗传基因信息的全部dna信息(碱基系列)的人类染色体排序已接近完成。人类染色体计划由于dna排序技术的显著进展,将比预定期限更短成功实现(图1)。人类已处于后染色体时代的起点。
    
    图1 dna排序(序列确定)线路图
    即使在后染色体时代,染色体及dna分析仍然重要。分析每个人染色体信息差异的snp分析,分析比较人以外生命的染色体信息来深刻理解生命现象的比较染色体学等,都必须由庞大的样本和信息进行归纳或演绎分析,因此,更高速的dna排序技术将是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大受重视的按染色体制药实现的定制式医疗,就需要各个人的染色体分析。
    人染色体有约32亿个碱基,1000人的染色体信息就会有3t个(t=1012)碱基,地球规模计人染色体信息将是18e(e=1018)的天文数字。要获得这样庞大的信息现有技术将受到限制,只有前所未有的崭新技术才有望在后染色体排序时代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把握下一代技术开发关键的基础技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微纳米技术与提取生命信息的湿化学技术的结合、阵列排布和集成最为重要,片上实验室在目的及技术方面将是所追求的,也必将应用于染色体分析。在这一背景下,便出现了应用细微加工技术的dna芯片及电泳芯片等独特的微芯片dna分析技术。
    
    dna芯片与微阵列
    
    dna芯片是把序列各异的许多(几千至数万种)dna片断排列固定在玻璃或硅基片上,以预先用萤光试剂标准化的dna样本擦该芯片,利用作成dna互补的双层螺旋状的性质,用激光束检测样本dna与dna芯片上的某种dna是否产生相互作用(杂混)。
    
    dna在芯片上的固定大致分为化学结合型和定位型两类。通常,把化学结合型叫做dna芯片,而把定位型叫做微阵列。
    
    dna芯片及微阵列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遗传基因的显现分析。在人染色全中,遗传基因总共有3~4万种,其中实际起作用(显现)的遗传基因只有一部分,而且不同的细胞其显现遗传基因不一样。比如,比较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若研究癌细胞中经常显现的遗传基因或不显现的遗传基因,其中就应该有把握致癌机理关键并成为治疗对象的遗
    
    当前,半导体集成技术终于转向了90nm线宽工艺,开始进入纳米领域,预料今后将再发展65nm、45nm的细微加工技术,人类拥有的细微加工技术将真正达到纳米技术的水平。把这种纳米技术应用到生物化学领域目前极受关注。
    何谓片上实验室
    近年来,把科学的分析操作集成到像半导体集成电路那样的几个平方厘米的玻璃、硅或塑料等微型薄片上的研究正在蓬勃开展,这在美国叫做片上实验室(lab-on-a-chip),在欧洲称为mtas(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微型综合分析系统)。它是指利用细微加工技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上制作成溶液流动的微小通道网络,在一只芯片上集成如在实验室进行生化、化学操作和检测。
    由于其微小,必然具有样本微量化、反应与分析高速化等多种优点。其方法虽各有不同,但就其根本目的来说,进行的纳米级的化学及生物高分子等的性质和功能分析,或者对其人工合成与控制则是共通的。为此,今天已应用了纳米技术。
    片上实验室与纳米技术
    关于应用纳米技术及反应场微小的效果包括:①因扩散而易于产生混合,即反应场体积如为1/10,则扩散时间将缩短为1/100;②提高每单位体积的表面积比,这可望热的进出及表面-液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催化剂化学反应等)高效化。③提高通道每单位截面积的周长比;由于壁面与液体的粘着力的影响比惯性力增加更大,故通道中的液体易形成层流。
    目前主要是利用①、②效用研究通道中液体与液体界面化学处理,但如能通过纳米表面结构加工等纳米技术进行控制,则可望利用②的效用,开发固体、液体表面反应高效化的反应堆。此外,由于nm级的空间控制可实现微小空间的精密环境控制,故有可能发展如设计生物分子之类的制作技术。
    此外,如考虑到nm大小的蛋白质或其集合体(生物分子机械、生物纳米机)负有生命的功能,则必须测量单个分子或单分子机械的功能,直接观察、操作这一测量的技术已在开发中。
    片上实验室对染色体分析的必要性
    包含人的遗传基因信息的全部dna信息(碱基系列)的人类染色体排序已接近完成。人类染色体计划由于dna排序技术的显著进展,将比预定期限更短成功实现(图1)。人类已处于后染色体时代的起点。
    
    图1 dna排序(序列确定)线路图
    即使在后染色体时代,染色体及dna分析仍然重要。分析每个人染色体信息差异的snp分析,分析比较人以外生命的染色体信息来深刻理解生命现象的比较染色体学等,都必须由庞大的样本和信息进行归纳或演绎分析,因此,更高速的dna排序技术将是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大受重视的按染色体制药实现的定制式医疗,就需要各个人的染色体分析。
    人染色体有约32亿个碱基,1000人的染色体信息就会有3t个(t=1012)碱基,地球规模计人染色体信息将是18e(e=1018)的天文数字。要获得这样庞大的信息现有技术将受到限制,只有前所未有的崭新技术才有望在后染色体排序时代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把握下一代技术开发关键的基础技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微纳米技术与提取生命信息的湿化学技术的结合、阵列排布和集成最为重要,片上实验室在目的及技术方面将是所追求的,也必将应用于染色体分析。在这一背景下,便出现了应用细微加工技术的dna芯片及电泳芯片等独特的微芯片dna分析技术。
    
    dna芯片与微阵列
    
    dna芯片是把序列各异的许多(几千至数万种)dna片断排列固定在玻璃或硅基片上,以预先用萤光试剂标准化的dna样本擦该芯片,利用作成dna互补的双层螺旋状的性质,用激光束检测样本dna与dna芯片上的某种dna是否产生相互作用(杂混)。
    
    dna在芯片上的固定大致分为化学结合型和定位型两类。通常,把化学结合型叫做dna芯片,而把定位型叫做微阵列。
    
    dna芯片及微阵列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遗传基因的显现分析。在人染色全中,遗传基因总共有3~4万种,其中实际起作用(显现)的遗传基因只有一部分,而且不同的细胞其显现遗传基因不一样。比如,比较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若研究癌细胞中经常显现的遗传基因或不显现的遗传基因,其中就应该有把握致癌机理关键并成为治疗对象的遗
上一篇:IP模块是方便集成的关键
热门点击
- OrCAD/PSpice9直流扫描分析的应用
- OrCAD/PSpice9直流扫描分析的应用
- protel99se和DXP的使用感想
- CCS噪声模型:用于串扰噪声分析的高精确度建
- ORCAD/PSPICE
- 硬件描述语言HDL的现状与发展
- 利用Liberty CCS建模技术实现更高精
- OPC工具挺进DFM
- SystemWeaver 实现复杂SOC的片
- RGB信号走表层还是地层?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