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EEPROM对大容量FPGA芯片数据实现串行加载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895
     范宏波 李一民 朱红梅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通过对比多种fpga数据加载方式,从可靠性、经济性及pcb设计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串行加载的优越性,分析了目前串行加载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串行加载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eeprom与9500系列cpld相结合实现串行加载的构想,并通过实际设计,成功地实现了该构想。
    
    
     关键词:fpga
     cpld eeprom 并-串转换
     自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问世以来,先后出现了两类器件,一类是基于sram体系结构的fpga系列,如xilinx公司4000系列和最新的virtex系列;另一类
     基于fastflash技术的cpld器件,如xilinx公司9500系列和lattic公司的isplsxx系列芯片。fpga具有容量大、设计资源丰富、片内rom及ram设计灵活等特点[1],但是它们需要在每次上电时进行数据加载。目前实现加载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采用prom并行加载;②彩
     专用srom串行加载;③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加载。第一种方式需要占用较多的fpga管脚资源,虽然这些管脚在加载完成后可用作一般i/o口,但在加载时不允许这些载完成后可用作一般i/o口,但在加载时不允许这些管脚有其他任何外来信号源;另外数据存储器prom与fpga之间的大量固定连线如8位数据线以及大量访问prom的地址线等,使得pcb设计不便。但是第一种方式有一个有利的方面,即prom的容量较大、容易购置、价格低、技术支持(编程器)较好。第二种方式情况刚好与第一种方式相反,即占用资源少,pcb布板方便,但是容量小、价格较高、兼容性差。第三种方式采用单片机控制,由prom中读取并行数据,然后再串行送出。由于涉及到单片机编程,对于开发者来说较为不便;另外,如果单片机仅用来实现该任务,较为浪费硬件资源。cpld的一个最大优点是采用计算机专用开发工具,通过jtag口直接一次性实现编程数据加载,并永久保留,除非进行再次编程(与gal器件相似)。该类器件比较适合在实验室内进行现场调试,但是由于其数据的加载必须通过计算机,因此对于从事野外作业者来说会产生不便。
     通过上述比较,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我们认为采用串行数据加载比较方便、可靠(这种可靠性得益于fpga与srom之间较少的接口线)。但随着fpga规模的不断升级,其config数据量越来越大,截止到本文写作时,config数据量最大已列6mbit,虽然xilinx公司有相关的xc17x系列srom提供使用,但皆为一次性芯片[2]、开发成本较高、代理商供货周期长、价格较高,这给fpga的应用及普及带来很大的障碍。我们曾使用过at&t公司的att17系列电可擦除srom,但是该类srom芯片能与xilinx系列fpga芯片实现接口的种类不多,且容量小。由于种种原因,其价格往往是同样存储容量的eeprom的五、六倍,甚至更高,并且来源困难。那么能不能结合并行加载与串行加载的优点,从而解决容量fpga数据加载的问题呢?我们在仔细分析了串行加载机制后,认为采用eeprom作为数据存储器,经过可控的并-串转换,应该可以实现数据加载。下面的xilinx公司virtex系列xcv100芯片为例,采用atmel公司1兆位的at29c010a进行数据存储,采用xilinx公司9500系列xc95108芯片作为加载控制器件进行设计。
     1 原理设计
     原理性master serial模式串行加载时序如图1所示。在该加载模式中,比较重要的几个信号为/init、cclk、datain、done。/init表示fpga芯片上电时或者当/program信号为低时fpga内部数据初始化过程,并作为外送信号给数据加载控制器件作为复位之用。当/init信号跃为高电平时,cclk开始启动。加载数据datain在cclk的上升沿打入,与通用串行通讯相类似,加载数据流也有开始位与结束位,且以数据帧的方式接收。一旦发生错误,fpga立即停止接收数据,并将/init信号置为低电平,因此该信号又称为错误指示信号。当数据全部接受并验证无误后,fpga将done信号置为“1”[3]。
     在分析了fpga加载数据流特性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保证cclk与datain之间的严格同步与连续性,就可以实现加载。基于此结论,在生成加载数据格式时,产生单片srom串行格式,对于xilinx公司的fpga系列,该格式为.mcs文件格式;然后
     范宏波 李一民 朱红梅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通过对比多种fpga数据加载方式,从可靠性、经济性及pcb设计等几个方面说明了串行加载的优越性,分析了目前串行加载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串行加载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eeprom与9500系列cpld相结合实现串行加载的构想,并通过实际设计,成功地实现了该构想。
    
    
     关键词:fpga
     cpld eeprom 并-串转换
     自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问世以来,先后出现了两类器件,一类是基于sram体系结构的fpga系列,如xilinx公司4000系列和最新的virtex系列;另一类
     基于fastflash技术的cpld器件,如xilinx公司9500系列和lattic公司的isplsxx系列芯片。fpga具有容量大、设计资源丰富、片内rom及ram设计灵活等特点[1],但是它们需要在每次上电时进行数据加载。目前实现加载的方法有以下三种:①采用prom并行加载;②彩
     专用srom串行加载;③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加载。第一种方式需要占用较多的fpga管脚资源,虽然这些管脚在加载完成后可用作一般i/o口,但在加载时不允许这些载完成后可用作一般i/o口,但在加载时不允许这些管脚有其他任何外来信号源;另外数据存储器prom与fpga之间的大量固定连线如8位数据线以及大量访问prom的地址线等,使得pcb设计不便。但是第一种方式有一个有利的方面,即prom的容量较大、容易购置、价格低、技术支持(编程器)较好。第二种方式情况刚好与第一种方式相反,即占用资源少,pcb布板方便,但是容量小、价格较高、兼容性差。第三种方式采用单片机控制,由prom中读取并行数据,然后再串行送出。由于涉及到单片机编程,对于开发者来说较为不便;另外,如果单片机仅用来实现该任务,较为浪费硬件资源。cpld的一个最大优点是采用计算机专用开发工具,通过jtag口直接一次性实现编程数据加载,并永久保留,除非进行再次编程(与gal器件相似)。该类器件比较适合在实验室内进行现场调试,但是由于其数据的加载必须通过计算机,因此对于从事野外作业者来说会产生不便。
     通过上述比较,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我们认为采用串行数据加载比较方便、可靠(这种可靠性得益于fpga与srom之间较少的接口线)。但随着fpga规模的不断升级,其config数据量越来越大,截止到本文写作时,config数据量最大已列6mbit,虽然xilinx公司有相关的xc17x系列srom提供使用,但皆为一次性芯片[2]、开发成本较高、代理商供货周期长、价格较高,这给fpga的应用及普及带来很大的障碍。我们曾使用过at&t公司的att17系列电可擦除srom,但是该类srom芯片能与xilinx系列fpga芯片实现接口的种类不多,且容量小。由于种种原因,其价格往往是同样存储容量的eeprom的五、六倍,甚至更高,并且来源困难。那么能不能结合并行加载与串行加载的优点,从而解决容量fpga数据加载的问题呢?我们在仔细分析了串行加载机制后,认为采用eeprom作为数据存储器,经过可控的并-串转换,应该可以实现数据加载。下面的xilinx公司virtex系列xcv100芯片为例,采用atmel公司1兆位的at29c010a进行数据存储,采用xilinx公司9500系列xc95108芯片作为加载控制器件进行设计。
     1 原理设计
     原理性master serial模式串行加载时序如图1所示。在该加载模式中,比较重要的几个信号为/init、cclk、datain、done。/init表示fpga芯片上电时或者当/program信号为低时fpga内部数据初始化过程,并作为外送信号给数据加载控制器件作为复位之用。当/init信号跃为高电平时,cclk开始启动。加载数据datain在cclk的上升沿打入,与通用串行通讯相类似,加载数据流也有开始位与结束位,且以数据帧的方式接收。一旦发生错误,fpga立即停止接收数据,并将/init信号置为低电平,因此该信号又称为错误指示信号。当数据全部接受并验证无误后,fpga将done信号置为“1”[3]。
     在分析了fpga加载数据流特性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保证cclk与datain之间的严格同步与连续性,就可以实现加载。基于此结论,在生成加载数据格式时,产生单片srom串行格式,对于xilinx公司的fpga系列,该格式为.mcs文件格式;然后
上一篇:数字存储式自动应答录音系统
热门点击
- OrCAD/PSpice9直流扫描分析的应用
- protel99se和DXP的使用感想
- CCS噪声模型:用于串扰噪声分析的高精确度建
- Xtreme PCB软件允许多位工程师同时布
- ORCAD/PSPICE
- ALLEGRO布线缺点之我见
- PCB LAYOUT技术大全---初学者必看
- 利用Liberty CCS建模技术实现更高精
- RGB信号走表层还是地层?
- VHDL中Loop动态条件的可综合转化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