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测数据多硬盘并行存储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66
     赵雅琴 吴芝路 张 博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针对遥测数据码速率高、数据量大以及系统造价尽量低的要求。采用pc机控制硬盘并行工作对遥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及存储,使数据存储只在缓冲存储器和硬盘数据端口之间过行,不占用系统机时。控制电路用epld集成,制成pc接口卡。
    
    
     关键词:遥测数据存储
     多硬盘 并行
     随着遥感遥测系统被测参数的迅速增加,其数据传输码速率越来越高,对数据存储系统的速度和容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硬盘以代替其它的的存储介质实现遥测数据的无丢失存储,已经成为遥测数领域数据存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单个的硬盘对遥测数据进行存储,在存储容量及存储速率方在都有一定的限制,满足不了某些遥测数据传速率及存储容量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采用pc机控制多硬盘并行工作并形成磁盘阵列,存储容量及存储速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其最大优点是数据传输存储不经过主机,只在缓冲存储器和硬盘端口寄存器之间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存储速度。主机只对存储系统进行逻辑控制和参数设置,节省了系统机时。
     1 系统分析
     由于硬盘的工作时序与遥测数据的速率不匹配,
     需要对遥测数据进行缓存,然后成块写入硬盘。缓存通常由高速静态ram、或双端口ram或fifo完成,从容量及成本考虑,本系统采用静态ram。
     一个由一块硬盘构成的数据存储系统需要两块ram配合据缓存。假设pcm数据码速率为s(mbps)每一块缓存的容量为rkb,将每一块缓存的数据存入硬盘所需要的时间设为t秒,则有:
    
    
    
    
    
     经串并转换后的并行数据速率为s=s/8mbps,存满一块缓存时间:
     t1=r×1024/s1×1000×1000=r×1024×8/s×1000×1000秒
     为了不丢失数据,应遵照写盘时间要小于pcm存满一块缓存时间的原则,即t≥1.1t,则单硬盘所能接收的最大码速率:
     smax=r×1024/t1×1000×1000=r×1024×8/t×1.1×1000×1000秒
     单硬盘的具体工作时序如图1所示。
     若将pcm遥测数据流提高到2smbps每块缓存仍为rkb,则pcm写完一块所需要时间为t/2,将rkb的缓存数据写到硬盘仍需要t秒时间,遥测数据存满每一块缓存所用的时间为:
     t2=r×1024×8/2×s×1000×1000秒
     由此可以得出t=1/2t。这样,在读缓存写硬盘其间,需要2块容量为r(kb)的缓存的才能暂存t时间内的输入数据。由于输入串行数据的码速率提高了一倍,写硬盘数据量也增加了一倍,而单硬盘的写盘速度已达极退,所以只能再增加一个硬盘并行工作。因此在单硬盘达到存储速度极限时,要提高一倍友速率,只需要增加一块硬盘和一块缓存就可以满足2s(mbps)速率的要求,其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用双硬盘三块ram就可以便存储速率比单硬盘双ram提高一倍。依次类推,每增加一块硬盘和一块ram,数据存储速率就能提高一倍。若想对码速率为ns
     mbps遥测数据进行存储,只需要n块硬盘、n+1块ram即可实现。
     2 硬件结构设计
     本系统由遥测数据(pcm码)的采集和存储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包括pcm码的串/并转换电路和采集控制电。数据存储部分包括:读写缓冲地址产生电路、读写控制电路、数据选择电路、主存储电路。基于双硬盘并行工作的遥测数据存储系
     赵雅琴 吴芝路 张 博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摘要:针对遥测数据码速率高、数据量大以及系统造价尽量低的要求。采用pc机控制硬盘并行工作对遥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及存储,使数据存储只在缓冲存储器和硬盘数据端口之间过行,不占用系统机时。控制电路用epld集成,制成pc接口卡。
    
    
     关键词:遥测数据存储
     多硬盘 并行
     随着遥感遥测系统被测参数的迅速增加,其数据传输码速率越来越高,对数据存储系统的速度和容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硬盘以代替其它的的存储介质实现遥测数据的无丢失存储,已经成为遥测数领域数据存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单个的硬盘对遥测数据进行存储,在存储容量及存储速率方在都有一定的限制,满足不了某些遥测数据传速率及存储容量的要求。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采用pc机控制多硬盘并行工作并形成磁盘阵列,存储容量及存储速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其最大优点是数据传输存储不经过主机,只在缓冲存储器和硬盘端口寄存器之间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存储速度。主机只对存储系统进行逻辑控制和参数设置,节省了系统机时。
     1 系统分析
     由于硬盘的工作时序与遥测数据的速率不匹配,
     需要对遥测数据进行缓存,然后成块写入硬盘。缓存通常由高速静态ram、或双端口ram或fifo完成,从容量及成本考虑,本系统采用静态ram。
     一个由一块硬盘构成的数据存储系统需要两块ram配合据缓存。假设pcm数据码速率为s(mbps)每一块缓存的容量为rkb,将每一块缓存的数据存入硬盘所需要的时间设为t秒,则有:
    
    
    
    
    
     经串并转换后的并行数据速率为s=s/8mbps,存满一块缓存时间:
     t1=r×1024/s1×1000×1000=r×1024×8/s×1000×1000秒
     为了不丢失数据,应遵照写盘时间要小于pcm存满一块缓存时间的原则,即t≥1.1t,则单硬盘所能接收的最大码速率:
     smax=r×1024/t1×1000×1000=r×1024×8/t×1.1×1000×1000秒
     单硬盘的具体工作时序如图1所示。
     若将pcm遥测数据流提高到2smbps每块缓存仍为rkb,则pcm写完一块所需要时间为t/2,将rkb的缓存数据写到硬盘仍需要t秒时间,遥测数据存满每一块缓存所用的时间为:
     t2=r×1024×8/2×s×1000×1000秒
     由此可以得出t=1/2t。这样,在读缓存写硬盘其间,需要2块容量为r(kb)的缓存的才能暂存t时间内的输入数据。由于输入串行数据的码速率提高了一倍,写硬盘数据量也增加了一倍,而单硬盘的写盘速度已达极退,所以只能再增加一个硬盘并行工作。因此在单硬盘达到存储速度极限时,要提高一倍友速率,只需要增加一块硬盘和一块缓存就可以满足2s(mbps)速率的要求,其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用双硬盘三块ram就可以便存储速率比单硬盘双ram提高一倍。依次类推,每增加一块硬盘和一块ram,数据存储速率就能提高一倍。若想对码速率为ns
     mbps遥测数据进行存储,只需要n块硬盘、n+1块ram即可实现。
     2 硬件结构设计
     本系统由遥测数据(pcm码)的采集和存储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包括pcm码的串/并转换电路和采集控制电。数据存储部分包括:读写缓冲地址产生电路、读写控制电路、数据选择电路、主存储电路。基于双硬盘并行工作的遥测数据存储系
上一篇:PCB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热门点击
- 消磁器确保所有磁介质擦除干净
- 基于C8051F320 USB接口的数据采集
- 利用RLDRAM II存储器提高网络设备性能
- VB环境下对双端口RAM物理读写的实现
- 单片机总线接口芯片及其ISA模式应用
- 1兆位5伏闪速电擦除存储器AT29C010A
- 记忆体的分类
- 基于单片机的CF卡文件存储
- 哪种接口更具魅力?
- 实时单片机通讯网络中的内存管理
推荐技术资料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
- 循线机器人是机器人入门和比赛最常用的控制方式,E48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