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38
usb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 已成为pc标准的通用串行总线usb为多点数据采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利用usb可以实现较传统方式更有效、更经济、点数更多的数据采集。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usb接口来实现多点数据采集。
关键词: usb rs485 数据采集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现在常用的采集方式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常用的有a/d卡以及422、485等总线板卡。采用板卡不仅安装麻烦、易受机箱内环境的干扰,而且由于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和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挂接很多设备。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aerial bus,简称usb)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这些冲突,很容易就能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多点的数据采集。
1 usb简介
usb是一些pc大厂商,如microsoft、intel等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pc外设与有限的主板插槽和端口之间的矛盾而制定的一种串行通信的标准,自1995年在comdex上亮相以来至今已广泛地为各pc厂家所支持。现在生产的pc几乎都配备了usb接口,microsft的windows98、nt以及macos、linux、freebsd等流行操作系统都增加了对usb的支持。
1.1 usb系统的构成
usb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host controller)、usb hub 和usb外设(peripherals node)组成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1.2 usb的主要优点
·速度快。usb有高速和低速两种方式,主模式为高速模式,速率为12mbps,另外为了适应一些不需要很大吞吐量和很高实时性的设备,如鼠标等,usb还提供低速方式,速率为1.5mb/s。
·设备安装和配置容易。安装usb设备不必再打开机箱,加减已安装过的设备完全不用关闭计算机。所有usb设备支持热拔插,系统对其进行自动配置,彻底抛弃了过去的跳线和拨码开关设置。
·易于扩展。通过使用hub扩展可拨接多达127个外设。标准usb电缆长度为3m(5m低速)。通过hub或中继器可以使外设距离达到30m。
·能够采用总线供电。usb总线提供最大达5v电压、500ma电流。
·使用灵活。usb共有4种传输模式:控制传输(control)、同步传输(synchronization)、中断传输(interrupt)、批量传输(bulk),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需要。
2 采用usb传输的数据采集设备
2.1 硬件组成
一个实用的usb数据采集系统包括a/d转换器、微控制器以及usb通信接口。为了扩展其用途,还可以加上多路模拟开关和数字i/o端口。
系统的a/d、数字i/o的设计可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根据采集的精度、速率、通道数等诸元素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时应充分注意抗干扰的性能,尤其对a/d采集更是如此。
在微控制器和usb接口的选择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普通单片机加上专用的usb通信芯片。现在的专用芯片中较流行的有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的usbn9602、scanlogic公司的sl11等。笔者曾经采用atmel公司的89c51单片机和usbn9602芯片构成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案的设计和调试比较麻烦,成本相对而言也比较高。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具备usb通信功能的单片机。随着usb应用的日益广泛,intel、sgs-tomson、cypress、philips等芯片厂商都推出了具备usb通信接口的单片机。这些单片机处理能力强,有的本身就具备多路a/d,构成系统的电路简单,调试方便,电磁兼容性好,因此采用具备usb接口的单片机是构成usb数据采集系统较好的方案。不过,由于具备了usb接口,这些芯片与过去的开发系统通常是不兼容的,需要购买新的开发系统,投资较高。
usb的一大优点是可以提供电源。在数据采集设备中耗电量通常不大,因此可以设计成采用总线供电的设备。
2.2 软件构成
windows98 提供了多种usb设备的驱动程序,但好象还没有
usb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 已成为pc标准的通用串行总线usb为多点数据采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利用usb可以实现较传统方式更有效、更经济、点数更多的数据采集。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usb接口来实现多点数据采集。
关键词: usb rs485 数据采集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各行业中,常常利用pc或工控机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这其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如液位、温度、压力、频率等。现在常用的采集方式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常用的有a/d卡以及422、485等总线板卡。采用板卡不仅安装麻烦、易受机箱内环境的干扰,而且由于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和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挂接很多设备。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aerial bus,简称usb)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以上这些冲突,很容易就能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多点的数据采集。
1 usb简介
usb是一些pc大厂商,如microsoft、intel等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pc外设与有限的主板插槽和端口之间的矛盾而制定的一种串行通信的标准,自1995年在comdex上亮相以来至今已广泛地为各pc厂家所支持。现在生产的pc几乎都配备了usb接口,microsft的windows98、nt以及macos、linux、freebsd等流行操作系统都增加了对usb的支持。
1.1 usb系统的构成
usb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host controller)、usb hub 和usb外设(peripherals node)组成系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1.2 usb的主要优点
·速度快。usb有高速和低速两种方式,主模式为高速模式,速率为12mbps,另外为了适应一些不需要很大吞吐量和很高实时性的设备,如鼠标等,usb还提供低速方式,速率为1.5mb/s。
·设备安装和配置容易。安装usb设备不必再打开机箱,加减已安装过的设备完全不用关闭计算机。所有usb设备支持热拔插,系统对其进行自动配置,彻底抛弃了过去的跳线和拨码开关设置。
·易于扩展。通过使用hub扩展可拨接多达127个外设。标准usb电缆长度为3m(5m低速)。通过hub或中继器可以使外设距离达到30m。
·能够采用总线供电。usb总线提供最大达5v电压、500ma电流。
·使用灵活。usb共有4种传输模式:控制传输(control)、同步传输(synchronization)、中断传输(interrupt)、批量传输(bulk),以适应不同设备的需要。
2 采用usb传输的数据采集设备
2.1 硬件组成
一个实用的usb数据采集系统包括a/d转换器、微控制器以及usb通信接口。为了扩展其用途,还可以加上多路模拟开关和数字i/o端口。
系统的a/d、数字i/o的设计可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根据采集的精度、速率、通道数等诸元素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时应充分注意抗干扰的性能,尤其对a/d采集更是如此。
在微控制器和usb接口的选择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普通单片机加上专用的usb通信芯片。现在的专用芯片中较流行的有national semiconductor公司的usbn9602、scanlogic公司的sl11等。笔者曾经采用atmel公司的89c51单片机和usbn9602芯片构成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案的设计和调试比较麻烦,成本相对而言也比较高。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具备usb通信功能的单片机。随着usb应用的日益广泛,intel、sgs-tomson、cypress、philips等芯片厂商都推出了具备usb通信接口的单片机。这些单片机处理能力强,有的本身就具备多路a/d,构成系统的电路简单,调试方便,电磁兼容性好,因此采用具备usb接口的单片机是构成usb数据采集系统较好的方案。不过,由于具备了usb接口,这些芯片与过去的开发系统通常是不兼容的,需要购买新的开发系统,投资较高。
usb的一大优点是可以提供电源。在数据采集设备中耗电量通常不大,因此可以设计成采用总线供电的设备。
2.2 软件构成
windows98 提供了多种usb设备的驱动程序,但好象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