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就地取“柴”能量捕获技术拓展无线传感器应用领域

发布时间:2007/9/8 0:00:00 访问次数:525


作者:莫尼卡

        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被人们视为在多种应用中连续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必须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种网络才能在真实的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中一个难点就是如何为处于偏僻角落的传感器供电,让它们迅速适应新的环境。许多应用要求传感器节点小于10美分硬币,利用钮扣型电池供电。为放置在偏远地方的传感器更换电池,即使是长效电池,也是一项费钱费力的事情。因此,研究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发掘能量捕获的潜力――把周围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传感器可以使用的电能。

        利用多种能量来源

        能量捕获器能从风、温度、振动和其它自然现象等相对来说无穷无尽的来源中获取能量,提供传感器节点所需的电能。目前,Continuum Control、Ember、EnOcean Applications、Ferro Solutions、Millennial Net、MicroStrain和Microtrend Systems等小厂商在这个初生领域中走在前列,飞思卡尔、罗克韦尔(Rockwell)和德州仪器等大公司也参与其中。如果它们的研究取得成功,将能实现对重型机械、轮胎压力和车内温度的监测等应用,以及检测轮船和飞机中的潜在问题。

        Ferro Solutions和Continuum Control公司的开发工作可能是未来能量捕获器的先驱。前者的能量捕获器(Ferro Solutions Energy Harvesters, FSEH)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利用振动产生电能,并用它来为无线收发器、传感器、微型马达和驱动器供电。该公司表示,FSEH可以利用微弱振动来提供连续的、几乎无尽的电能,足以用来驱动传感器、RF发射器和其它电子器件。由于这种能量捕获器非常灵敏和高效,它们可以从人体几乎感觉不到的振动中发电。当暂时不需要电能时,可以把这些电能储存在一个超级电容器之中备用。

        该公司对FSEH的研究得到了美国海军的资助,后者希望给军舰和潜艇的新型无线监测系统供电,要求FSEH具有成本效益、易于安装和易于维护。Ferro Solutions声称是第一个“利用一个只有口香糖大小的器件从微振动中获得毫瓦级电能的公司”。该公司表示,虽然竞争对手也利用类似尺寸的器件获得了毫瓦级的电能,但FSEH利用同样的输入能量,可产生的电能是对手的10到100倍。目前的FSEH可以利用一个尺寸大约为1.8×1.8英寸的圆柱形器件产生9.3mW的功率。输入振动以mg's为单位来计算,敲打桌子时产生的人能够感觉到振动约为20mg's。在21Hz、100mg's的振动环境中,FSEH产生的能量密度是每立方英寸2mW。

        Millennial Net公司已经将其i-Bean无线技术与Ferro Solutions公司的能量捕获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感应振荡能量转换器,它能从28~30Hz、50~100mg's的振动中产生1.2~3.6mV的电压。这种i-Beans方案包括小型、超低功率、自组织无线器件,使传感器和其它监控设备能够通过低数据率网络连接起来。

        而Continuum Control公司的ipower能量捕获器则能把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用来驱动单机器件。Continuum通过智能、高效的电路,捕获压电材料形状变化所产生的能量,它的iPower系统由两项自有技术组成,该公司称之为PiezoFlex复合材料和自供能电子技术(Self-Powered Electronics)。

        PiezoFlex复合材料可用于多种应用之中,包括使高尔夫或网球用具感应球手的挥拍动作并作出反应的系统;感应并控制车内噪音的汽车仪表板;用在直升机叶片上使之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获得最大的燃油效率、速度和爬升率等等。当压电材料发生运动或振动的时候,采用自供能电子技术提取、存储和使用压电材料提供的电能。Continuum公司表示,利用这些技术,它能够捕获的电能是以前无线传感器节点无源方案可能获得的电能的10倍。

        MicroStrain公司则利用一个基于电容器电荷存储的电源管理方案,在压电材料上获取张力。无线电路在电荷积累到能够驱动它的水平以前保持断开状态。电源管理电路探测压电条上的电压,并断开晶体管使电容器积累电荷。当检测到电容器上的电压达到9.5V的阈值时,无线传感器节点被接通并发送数据。发射器利用12μA和3V的电力发出418MHz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keyed)编码数据流,距离可达三分之一英里。此外,MicroStrain的网络使用可寻址感应节点,节点中含有数据记录能力和双向RF收发器通讯链路。

        同时,厂商正在设法使每个节点能够独立工作和消耗较少的能量,以开发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Mic


作者:莫尼卡

        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被人们视为在多种应用中连续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必须克服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种网络才能在真实的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中一个难点就是如何为处于偏僻角落的传感器供电,让它们迅速适应新的环境。许多应用要求传感器节点小于10美分硬币,利用钮扣型电池供电。为放置在偏远地方的传感器更换电池,即使是长效电池,也是一项费钱费力的事情。因此,研究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正在研究如何发掘能量捕获的潜力――把周围环境中的能量转化为传感器可以使用的电能。

        利用多种能量来源

        能量捕获器能从风、温度、振动和其它自然现象等相对来说无穷无尽的来源中获取能量,提供传感器节点所需的电能。目前,Continuum Control、Ember、EnOcean Applications、Ferro Solutions、Millennial Net、MicroStrain和Microtrend Systems等小厂商在这个初生领域中走在前列,飞思卡尔、罗克韦尔(Rockwell)和德州仪器等大公司也参与其中。如果它们的研究取得成功,将能实现对重型机械、轮胎压力和车内温度的监测等应用,以及检测轮船和飞机中的潜在问题。

        Ferro Solutions和Continuum Control公司的开发工作可能是未来能量捕获器的先驱。前者的能量捕获器(Ferro Solutions Energy Harvesters, FSEH)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利用振动产生电能,并用它来为无线收发器、传感器、微型马达和驱动器供电。该公司表示,FSEH可以利用微弱振动来提供连续的、几乎无尽的电能,足以用来驱动传感器、RF发射器和其它电子器件。由于这种能量捕获器非常灵敏和高效,它们可以从人体几乎感觉不到的振动中发电。当暂时不需要电能时,可以把这些电能储存在一个超级电容器之中备用。

        该公司对FSEH的研究得到了美国海军的资助,后者希望给军舰和潜艇的新型无线监测系统供电,要求FSEH具有成本效益、易于安装和易于维护。Ferro Solutions声称是第一个“利用一个只有口香糖大小的器件从微振动中获得毫瓦级电能的公司”。该公司表示,虽然竞争对手也利用类似尺寸的器件获得了毫瓦级的电能,但FSEH利用同样的输入能量,可产生的电能是对手的10到100倍。目前的FSEH可以利用一个尺寸大约为1.8×1.8英寸的圆柱形器件产生9.3mW的功率。输入振动以mg's为单位来计算,敲打桌子时产生的人能够感觉到振动约为20mg's。在21Hz、100mg's的振动环境中,FSEH产生的能量密度是每立方英寸2mW。

        Millennial Net公司已经将其i-Bean无线技术与Ferro Solutions公司的能量捕获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感应振荡能量转换器,它能从28~30Hz、50~100mg's的振动中产生1.2~3.6mV的电压。这种i-Beans方案包括小型、超低功率、自组织无线器件,使传感器和其它监控设备能够通过低数据率网络连接起来。

        而Continuum Control公司的ipower能量捕获器则能把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用来驱动单机器件。Continuum通过智能、高效的电路,捕获压电材料形状变化所产生的能量,它的iPower系统由两项自有技术组成,该公司称之为PiezoFlex复合材料和自供能电子技术(Self-Powered Electronics)。

        PiezoFlex复合材料可用于多种应用之中,包括使高尔夫或网球用具感应球手的挥拍动作并作出反应的系统;感应并控制车内噪音的汽车仪表板;用在直升机叶片上使之适应不同的飞行状态,获得最大的燃油效率、速度和爬升率等等。当压电材料发生运动或振动的时候,采用自供能电子技术提取、存储和使用压电材料提供的电能。Continuum公司表示,利用这些技术,它能够捕获的电能是以前无线传感器节点无源方案可能获得的电能的10倍。

        MicroStrain公司则利用一个基于电容器电荷存储的电源管理方案,在压电材料上获取张力。无线电路在电荷积累到能够驱动它的水平以前保持断开状态。电源管理电路探测压电条上的电压,并断开晶体管使电容器积累电荷。当检测到电容器上的电压达到9.5V的阈值时,无线传感器节点被接通并发送数据。发射器利用12μA和3V的电力发出418MHz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keyed)编码数据流,距离可达三分之一英里。此外,MicroStrain的网络使用可寻址感应节点,节点中含有数据记录能力和双向RF收发器通讯链路。

        同时,厂商正在设法使每个节点能够独立工作和消耗较少的能量,以开发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Mic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