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后端设计代工 芯原致力标准开发平台
发布时间:2007/9/4 0:00:00 访问次数:1371
张迎辉
这几年中国国内的IC设计企业发展迅速,不少IC设计企业都已经研发出产品,在国内IC设计企业缺乏后端经验与人才的情况下去实现芯片的foundry流片,中间自然会有不少障碍,因此出现了专业的IC设计代工,充当无晶圆厂(fabless)IC设计企业与芯片制造厂之间的桥梁。
全球的IC设计企业的趋势是无晶圆厂(Fabless),后端工序大多交由专业的IC代工公司来做。目前,上海张江科技园已经聚集了10座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先进、宏力、华虹NEC、贝岭等,其中八寸线达到六个,形成了一个晶圆代工中心。在周边有八十多家Fabless半导体公司,二十四家封装与测试公司,还有设备与掩膜供应商。
日前,在深圳IC产业化基地举行的“2004芯原技术论坛”上,芯原CEO戴伟民介绍该该公司在设计代工方面的情况。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VerySilicon)专注于ASIC设计代工,2001年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现在,芯原已在美国加州,中国上海、台北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公司2003年在中国、台湾、香港、美国地区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芯原致力成为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开发平台的供应商,包括标准单元库、输入输出库和存储器统计编译器等。这些开发平台是为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华虹NEC和上海先进半导体等芯片代工厂量身定制,工艺覆盖0.15um、0.18um、0.25um、0.35um、0.6um,并通过流片和主流EDA工具验证。芯原首个基于中芯国际0.18um工艺,以标准单元设计的超千万晶体管芯片项目,已经一次流片成功。
目前,在上海已有类似的专门代工公司,如智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是在华润上华工艺技术基础上提供MPW服务,对此芯原总经理朱敏表示,“我们的独到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四大晶圆代工厂所授权提供的IP,在芯原的网站,可以实时下载IP供IC设计工程师免费使用,使用芯原提供的IP,自然不会出现晶圆厂制程工艺兼容性问题。而我们的收入却主要来自于晶圆制造厂。”有着中芯国际工作背景的朱敏表示,“我们还与EDA Vendor如Synopsys、Cadence、Magma、Mentor合作,致力于全心地对IC设计企业的服务。”
“虽然芯原来得有点迟,因为我们的产品在不久前已经流片投产了,但通过这次技术研讨会我们还是收益颇多。”一位知名的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园基地IC设计企业的产品设计经理表示,“芯原的研讨会让我们了解了IC设计的后端工作还可以做,本来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并不多,另外人力上也有些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研讨会,我们还了解了上海这几家晶圆代工厂所拥有的技术、IP与工艺。”芯原在北京、上海开完研研讨会后,马不停蹄,深圳作为它的第三站。就市场而言,虽然深圳不少IC设计企业在不久前已经刚刚完成流片或是投产,芯原并没能赶上,但相信这次的推广,芯原一定会与深圳的IC设计企业建立起联系。
会议期间,有工程师表示,目前在国内做高压IC代工的,不知道哪家有能力超过照明电压220V,即波峰电压380V,该公司的IC代工正在与海外的代工厂接触,寻找合适的晶圆厂。朱敏当即表示,国内有在高压半导体方面代工的能力,上海贝岭晶圆厂就有此能力,“贝岭的高压IC代工工艺最高可达600伏”。看起来,还真有公司要省几步路了。
深圳的IC设计公司有其天生的优势,靠近深圳其周边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整机生产商,其产品市场总量不可估计。深圳的IC厂商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的优势也在于,其天生就是为市场而生的,比起其它地区的IC设计企业,深圳的企业更多的能力在于寻找市场,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目前有400多家IC设计企业,但是几年后至多能有二百多家IC设计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戴伟民预言道,“但我看好深圳的IC设计企业,我认为到2006年,深圳至少会有一家IC设计企业上市。”
“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台湾地区,在美国都有我们的客户。”戴伟民表示,“中国国内的代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明年中芯产能将超过新家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紧跟台联电(UMC)。由于台湾与韩国的成本压力,部分日本的IDM在不久后一定会要转移到国内,以后会有更多的外国IC设计企业让国内的晶圆厂来代工,国内将会超过新家坡,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晶圆代工基地。”
芯原微电子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SOUTHIC)全面开放标准设计平台联合对外宣布,芯原向SOUTHIC全面开放其所有标准设计平台,国内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可通过SOUTHIC免费获得。戴伟民说:“深圳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深圳产业化基地作为国家七大IC产业化基地之一,目前的IC设计业走在全国前列,部分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已达国际水准,市场机遇很大。这次合作,我们希望联合产业化基地,为更多的IC
张迎辉
这几年中国国内的IC设计企业发展迅速,不少IC设计企业都已经研发出产品,在国内IC设计企业缺乏后端经验与人才的情况下去实现芯片的foundry流片,中间自然会有不少障碍,因此出现了专业的IC设计代工,充当无晶圆厂(fabless)IC设计企业与芯片制造厂之间的桥梁。
全球的IC设计企业的趋势是无晶圆厂(Fabless),后端工序大多交由专业的IC代工公司来做。目前,上海张江科技园已经聚集了10座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先进、宏力、华虹NEC、贝岭等,其中八寸线达到六个,形成了一个晶圆代工中心。在周边有八十多家Fabless半导体公司,二十四家封装与测试公司,还有设备与掩膜供应商。
日前,在深圳IC产业化基地举行的“2004芯原技术论坛”上,芯原CEO戴伟民介绍该该公司在设计代工方面的情况。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VerySilicon)专注于ASIC设计代工,2001年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其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现在,芯原已在美国加州,中国上海、台北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公司2003年在中国、台湾、香港、美国地区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芯原致力成为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开发平台的供应商,包括标准单元库、输入输出库和存储器统计编译器等。这些开发平台是为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华虹NEC和上海先进半导体等芯片代工厂量身定制,工艺覆盖0.15um、0.18um、0.25um、0.35um、0.6um,并通过流片和主流EDA工具验证。芯原首个基于中芯国际0.18um工艺,以标准单元设计的超千万晶体管芯片项目,已经一次流片成功。
目前,在上海已有类似的专门代工公司,如智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是在华润上华工艺技术基础上提供MPW服务,对此芯原总经理朱敏表示,“我们的独到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四大晶圆代工厂所授权提供的IP,在芯原的网站,可以实时下载IP供IC设计工程师免费使用,使用芯原提供的IP,自然不会出现晶圆厂制程工艺兼容性问题。而我们的收入却主要来自于晶圆制造厂。”有着中芯国际工作背景的朱敏表示,“我们还与EDA Vendor如Synopsys、Cadence、Magma、Mentor合作,致力于全心地对IC设计企业的服务。”
“虽然芯原来得有点迟,因为我们的产品在不久前已经流片投产了,但通过这次技术研讨会我们还是收益颇多。”一位知名的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园基地IC设计企业的产品设计经理表示,“芯原的研讨会让我们了解了IC设计的后端工作还可以做,本来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并不多,另外人力上也有些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研讨会,我们还了解了上海这几家晶圆代工厂所拥有的技术、IP与工艺。”芯原在北京、上海开完研研讨会后,马不停蹄,深圳作为它的第三站。就市场而言,虽然深圳不少IC设计企业在不久前已经刚刚完成流片或是投产,芯原并没能赶上,但相信这次的推广,芯原一定会与深圳的IC设计企业建立起联系。
会议期间,有工程师表示,目前在国内做高压IC代工的,不知道哪家有能力超过照明电压220V,即波峰电压380V,该公司的IC代工正在与海外的代工厂接触,寻找合适的晶圆厂。朱敏当即表示,国内有在高压半导体方面代工的能力,上海贝岭晶圆厂就有此能力,“贝岭的高压IC代工工艺最高可达600伏”。看起来,还真有公司要省几步路了。
深圳的IC设计公司有其天生的优势,靠近深圳其周边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整机生产商,其产品市场总量不可估计。深圳的IC厂商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的优势也在于,其天生就是为市场而生的,比起其它地区的IC设计企业,深圳的企业更多的能力在于寻找市场,在于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目前有400多家IC设计企业,但是几年后至多能有二百多家IC设计企业能够生存下来,”戴伟民预言道,“但我看好深圳的IC设计企业,我认为到2006年,深圳至少会有一家IC设计企业上市。”
“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是在国内,在台湾地区,在美国都有我们的客户。”戴伟民表示,“中国国内的代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明年中芯产能将超过新家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紧跟台联电(UMC)。由于台湾与韩国的成本压力,部分日本的IDM在不久后一定会要转移到国内,以后会有更多的外国IC设计企业让国内的晶圆厂来代工,国内将会超过新家坡,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晶圆代工基地。”
芯原微电子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SOUTHIC)全面开放标准设计平台联合对外宣布,芯原向SOUTHIC全面开放其所有标准设计平台,国内各大院校和研究机构可通过SOUTHIC免费获得。戴伟民说:“深圳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深圳产业化基地作为国家七大IC产业化基地之一,目前的IC设计业走在全国前列,部分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已达国际水准,市场机遇很大。这次合作,我们希望联合产业化基地,为更多的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