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设备产业可能在未来三年重新洗牌
发布时间:2007/9/1 0:00:00 访问次数:276
储存技术目前的创新状况虽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但据专家预测未来三年,新技术可望导致储存设备产业排名重新洗牌,同时迫使企业重拟信息科技(IT)储存策略。如微处理器、应用特定集成电路(ASIC)、磁盘驱动器和适配卡等硬件组件,如今价格已降得非常低廉。这一批新型的储存设备提供先进的功能,像是容错转移(failover)、负载平衡和资料复制等以往花费信息长大把银子的功能。
储存与网络技术持续结合,也产生原先意想不到的益处。未来数年期间,光纤信道(Fibre Channel)会淡出,而标准的以太网络(Ethernet)和网际网络协议(IP)会成为主要的储存传输媒介和协议。那应该会进一步降低储存设备的价格,因为随着以太网络组件的价格大宗商品化,将取代安装比较困难且价格较昂贵的Fibre Channel系统。
这会带来附加的利益,一群熟悉以太网络的IT专业人员将能贡献所长,协助改善储存系统运作的可靠性。 IP也会改变远距储存的概念。透过普通的IP信道储存数字资料,将为诸如备份、远距镜像处理(remote mirroring)和内容传播等储存应用开启新的可能性。频道延伸(channel extension)和其它笨拙的小众技术将走入历史,普通的虚拟私人网络(VPN)将大行其道。
以往,储存软件寄生在服务器或次级储存系统的末端,这种模式不可调整,以致必须搭配众多索价过高昂的专属解决方案,造成用户受困于卖方控制的系统,数年不得脱身,但因目前处理器和装置价格已经相当便宜,储存智能将能转移到网络,提供新的储存、数据保护和传输选择,而且这些智能网络在标准的程序开发环境中发展储存应用程序,因此卖方控制的专属应用程序设计接口(API)必将式微,由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 (J2EE)和Net网络服务取而代之,打开一般大众拥抱高阶储存架构之门。
这场转型的过程必定面临抗拒的阻力,同时也加剧了厂商间的竞争,这些储存巨人现在拖延让技术标准彼此通用的脚步,同时对客户散播疑虑,并推出专属的装置,为了保有控制势力而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然而,这些战术都是行不通的。储存产业最好从历来科技变革学习类似教训。例如,IBM曾是大型主机之武林盟主,与Unisys、Amdahl、HDS和Digital等对手有效竞争多年,但蓝色巨人终究无法抵挡主从式运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的产业趋势。同样地,储存设备市场领导者也无法阻止价格低廉、架设在网络上的储存系统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信息高速公路,所以他们最好能想办法搭上这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潮流,以免被压扁在路旁。
企业的信息长必须密切注意这股趋势,并且以战术观点看待今年和2004年的短期储存设备采购。简单说,就是尽可能买少量的储存产品,并持续要求厂商提供最低廉的价格。同时,制定长期储存需求的优先级,并汲取有关新产品、新销售厂商和新选择的信息。为2005年年初之前开始自家公司储存系统转型预作规划。
不难看出,目前储存产业的市场在2006年之前会产生剧烈的变化,未来三年间,可以确定的是,新兴的、默默无闻的储存公司会跃为业界领导者,而无法与时俱进的巨人将沦为竞争中的淘汰者。
储存技术目前的创新状况虽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但据专家预测未来三年,新技术可望导致储存设备产业排名重新洗牌,同时迫使企业重拟信息科技(IT)储存策略。如微处理器、应用特定集成电路(ASIC)、磁盘驱动器和适配卡等硬件组件,如今价格已降得非常低廉。这一批新型的储存设备提供先进的功能,像是容错转移(failover)、负载平衡和资料复制等以往花费信息长大把银子的功能。
储存与网络技术持续结合,也产生原先意想不到的益处。未来数年期间,光纤信道(Fibre Channel)会淡出,而标准的以太网络(Ethernet)和网际网络协议(IP)会成为主要的储存传输媒介和协议。那应该会进一步降低储存设备的价格,因为随着以太网络组件的价格大宗商品化,将取代安装比较困难且价格较昂贵的Fibre Channel系统。
这会带来附加的利益,一群熟悉以太网络的IT专业人员将能贡献所长,协助改善储存系统运作的可靠性。 IP也会改变远距储存的概念。透过普通的IP信道储存数字资料,将为诸如备份、远距镜像处理(remote mirroring)和内容传播等储存应用开启新的可能性。频道延伸(channel extension)和其它笨拙的小众技术将走入历史,普通的虚拟私人网络(VPN)将大行其道。
以往,储存软件寄生在服务器或次级储存系统的末端,这种模式不可调整,以致必须搭配众多索价过高昂的专属解决方案,造成用户受困于卖方控制的系统,数年不得脱身,但因目前处理器和装置价格已经相当便宜,储存智能将能转移到网络,提供新的储存、数据保护和传输选择,而且这些智能网络在标准的程序开发环境中发展储存应用程序,因此卖方控制的专属应用程序设计接口(API)必将式微,由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 (J2EE)和Net网络服务取而代之,打开一般大众拥抱高阶储存架构之门。
这场转型的过程必定面临抗拒的阻力,同时也加剧了厂商间的竞争,这些储存巨人现在拖延让技术标准彼此通用的脚步,同时对客户散播疑虑,并推出专属的装置,为了保有控制势力而做最后的困兽之斗。然而,这些战术都是行不通的。储存产业最好从历来科技变革学习类似教训。例如,IBM曾是大型主机之武林盟主,与Unisys、Amdahl、HDS和Digital等对手有效竞争多年,但蓝色巨人终究无法抵挡主从式运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的产业趋势。同样地,储存设备市场领导者也无法阻止价格低廉、架设在网络上的储存系统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向信息高速公路,所以他们最好能想办法搭上这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潮流,以免被压扁在路旁。
企业的信息长必须密切注意这股趋势,并且以战术观点看待今年和2004年的短期储存设备采购。简单说,就是尽可能买少量的储存产品,并持续要求厂商提供最低廉的价格。同时,制定长期储存需求的优先级,并汲取有关新产品、新销售厂商和新选择的信息。为2005年年初之前开始自家公司储存系统转型预作规划。
不难看出,目前储存产业的市场在2006年之前会产生剧烈的变化,未来三年间,可以确定的是,新兴的、默默无闻的储存公司会跃为业界领导者,而无法与时俱进的巨人将沦为竞争中的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