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微波射频前端芯片
发布时间:2020/10/29 22:50:59 访问次数:1214
慧智微“S55255”冲击5G射频前端市场,慧智微是领先的高性能微波射频前端芯片提供商,致力于通过软件定义的射频芯片使能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中,慧智微获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的产品是一款型号为“S55255”的全集成5G新频段射频前端收发模组(L-PAMiF)。这是慧智微继2017年以及2019年之后,第三次在“中国芯”获奖。
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颁奖现场,“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申报条件指出:该奖项授予本年度有重大技术创新,填补国内技术或市场空白,具有明显进口替代且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单款芯片产品。基于此,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的独到之处。
制造商: Texas Instruments
产品种类: 计时器和支持产品
RoHS: 详细信息
系列: NE555
类型: Standard
内部定时器数量: 1 Timer
电源电压-最大: 16 V
电源电压-最小: 4.5 V
最小工作温度: 0 C
最大工作温度: + 70 C
安装风格: SMD/SMT
封装 / 箱体: TSSOP-8
封装: Cut Tape
封装: MouseReel
封装: Reel
高度: 1.15 mm
长度: 3 mm
宽度: 4.4 mm
商标: Texas Instruments
高电平输出电流: 200 mA
低电平输出电流: - 200 mA
工作电源电流: 2 mA
产品类型: Timers & Support Products
工厂包装数量: 2000
子类别: Clock & Timer ICs
单位重量: 39 mg

射频前端市场现状技术层面 ,射频前端市场主要工艺是砷化镓(GaAs)工艺,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的迭代速度慢,该工艺在20年前就已经走向成熟,这20年,实际上主要的进步是在外延层上的进步,而在工艺节点本质上的进步并不多。其次是出于行业特点,没有办法通过仿真的完全取代调试和迭代优化,因此需要大量经验积累。
这两个因素导致结果就是,该行业在技术上的积累效应很明显这就导致这个行业的领先的国际厂商有很强的“马太效应”,他们有很好的技术积累,有成规模的技术团队,使得国际厂商可以又快又好的推出产品。
这些先进厂商拥有大量具有10年甚至20年经验的工程师,这些有多年海外大厂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就是行业的重要资源。当前,国内的射频行业人才以3-5年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对于产业推动作用更大的10年以上成熟射频工程师相对稀缺。
事实上,除了技术难题,商业层面,国内射频厂商还要面临大厂的价格竞争,并克服潜在的专利侵权问题。
(素材来源:chinaaet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慧智微“S55255”冲击5G射频前端市场,慧智微是领先的高性能微波射频前端芯片提供商,致力于通过软件定义的射频芯片使能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在“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中,慧智微获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的产品是一款型号为“S55255”的全集成5G新频段射频前端收发模组(L-PAMiF)。这是慧智微继2017年以及2019年之后,第三次在“中国芯”获奖。
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颁奖现场,“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奖”申报条件指出:该奖项授予本年度有重大技术创新,填补国内技术或市场空白,具有明显进口替代且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单款芯片产品。基于此,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款产品的独到之处。
制造商: Texas Instruments
产品种类: 计时器和支持产品
RoHS: 详细信息
系列: NE555
类型: Standard
内部定时器数量: 1 Timer
电源电压-最大: 16 V
电源电压-最小: 4.5 V
最小工作温度: 0 C
最大工作温度: + 70 C
安装风格: SMD/SMT
封装 / 箱体: TSSOP-8
封装: Cut Tape
封装: MouseReel
封装: Reel
高度: 1.15 mm
长度: 3 mm
宽度: 4.4 mm
商标: Texas Instruments
高电平输出电流: 200 mA
低电平输出电流: - 200 mA
工作电源电流: 2 mA
产品类型: Timers & Support Products
工厂包装数量: 2000
子类别: Clock & Timer ICs
单位重量: 39 mg

射频前端市场现状技术层面 ,射频前端市场主要工艺是砷化镓(GaAs)工艺,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的迭代速度慢,该工艺在20年前就已经走向成熟,这20年,实际上主要的进步是在外延层上的进步,而在工艺节点本质上的进步并不多。其次是出于行业特点,没有办法通过仿真的完全取代调试和迭代优化,因此需要大量经验积累。
这两个因素导致结果就是,该行业在技术上的积累效应很明显这就导致这个行业的领先的国际厂商有很强的“马太效应”,他们有很好的技术积累,有成规模的技术团队,使得国际厂商可以又快又好的推出产品。
这些先进厂商拥有大量具有10年甚至20年经验的工程师,这些有多年海外大厂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就是行业的重要资源。当前,国内的射频行业人才以3-5年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对于产业推动作用更大的10年以上成熟射频工程师相对稀缺。
事实上,除了技术难题,商业层面,国内射频厂商还要面临大厂的价格竞争,并克服潜在的专利侵权问题。
(素材来源:chinaaet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上一篇:多频全集成射频前端收发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