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2004年中国IC业:合纵连横,热点纷呈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341

2003年是中国IC设计公司走向成熟并在产业化上实现较大突破的一年,不只是上亿元销售额的公司首次超过10家,而且有更多的公司实现了销售额“零”的突破,并且突破千万元销售额的公司也比2002年有了较大的长幅。随着产业化的加速,中国IC设计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泾渭分明,一些公司向更高层次的IC发展,产品多样化取代了早先的以替代为主的清一色低端产品,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热点领域。

本刊与《电子工程专辑》合作已连续第三年对中国的IC设计公司进行全面调查,从新鲜出炉的2003-2004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以上这些变化。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5份,代表着145家公司,比去年有效问卷增加40%,这也表示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数量在增加。调查显示中国IC设计业规模在2003年翻了一番,从2002年的21.6亿元增长到了2003年的44.9亿元,同比成长108%。在145份有效回卷中,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美元的IC设计公司比为8%,比2002年的6%有所增加;销售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公司所占比例上升到57.5%,而2002年这一数字为46%。此外,销售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公司比例下降为23.5%,而2002年则占34%。这一系列数据表示2003年中国IC设计公司向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IC设计公司产业化的突破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分不开。以中芯国际为领头羊的中国本地代工业在2003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从而为中国本地的IC设计公司提供了方便的代工环境,并降低成本,缩短了产业链。调查显示选择在中国境内代工的IC设计公司已超过了51%,还有更多的公司正在考虑将境外的代工向国内迁移。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广民表示:“目前我们境外代工与境内代工的比例约为50%,我们正在考虑将更多的境外代工业务转到中国大陆。因为国内以中芯国际为主的代工业服务水平、质量和IP库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0.25um工艺代工的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珠海炬力2003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600万元,预计今年将肯定突破亿元。杭州国芯副总经理张明也表示:“产业环境越来越好,比如我们现在用的都是0.18um的工艺,原来大陆是不可能选择的,现在中芯、宏力等等都起来了。无论是技术交流还是供货时间对我们都非常有利。”同时,也有不少公司表示,为了分担风险,他们不会将所有的代工业务全放在一个工厂。正如深圳安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胡胜发表示:“我们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因此我们会将代工业务放在几个主要的代工伙伴中。”因此,调查也显示目前在台湾地区代工的中国IC公司仍占了29%,其它则分布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虽然产业环境变化很大,但在0.18um以上工艺以及一些特殊的封装工艺方面仍需要改进。比如深圳先攻集成半导体公司总经理李华抱怨道:“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比如生产VDMOS功率器件的钡晶工艺目前在国内还找不到好的代工厂。”胡胜发也表示一些先进的封装需要拿到境外才能完成,这样影响了产品的进程。但总的来说,产业环境正在迅速改变,用户对中国IC的认知度也大大提高。“现在产业环境越来越多,我们与客户商谈时也容易得多。”张明表示。
    

产业环境的逐步完善也推动了中国IC设计公司设计能力的提升,晶圆代工厂越来越丰富的IP库为IC设计公司提供了重要的IP来源。调查显示有45%的公司已在设计0.18um工艺的产品,而2002年涉足0.18um工艺的公司仅为31%;涉足0.25um以上工艺的公司已超过6成,而2002年不到50%。(工艺水平按设计的最高水平统计。)

因而,随着产业化的全面提速和设计能力的提升,中国IC设计公司的产品结构也走向了多样化。除传统的智能卡和身份证卡IC外,部分公司专注于设计替代型IC产品,但有更多的IC公司则开始涉足高端的新兴IC领域,特别是一些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新兴应用市场和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市场。从145份回卷中可以明显看出5大热点领域:包括1》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相关的编解码,转码产品;2》与多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和基带;3》MP3和闪盘等PC外设相关的新概念电子产品;4》WLAN、电力线上网等互联产品;以及5》国家大力资助和扶持的CPU、DSP等基础IC产品。正如英特尔CEO贝瑞特指出,现在全球半导体业正处于“数字化的变革时代”,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娱乐智能化和多样化将带来众多新兴的市场,而这一变革的时代将会使有创意的公司脱颖而出。众多的中国IC公司正是抓住这样的巨大机遇进入了新的市场,他们不仅善于寻找新兴的市场,更善于控掘中国的本地特色。以上的五大热点无一不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深圳力合微电子总经理刘鲲说道:“比如电力线上网,中国复杂的电力环境是国外的IC公司不能了解的,知名公司的产品在国外非常畅销,但

2003年是中国IC设计公司走向成熟并在产业化上实现较大突破的一年,不只是上亿元销售额的公司首次超过10家,而且有更多的公司实现了销售额“零”的突破,并且突破千万元销售额的公司也比2002年有了较大的长幅。随着产业化的加速,中国IC设计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泾渭分明,一些公司向更高层次的IC发展,产品多样化取代了早先的以替代为主的清一色低端产品,并且出现了明显的热点领域。

本刊与《电子工程专辑》合作已连续第三年对中国的IC设计公司进行全面调查,从新鲜出炉的2003-2004中国IC设计公司调查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以上这些变化。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45份,代表着145家公司,比去年有效问卷增加40%,这也表示中国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数量在增加。调查显示中国IC设计业规模在2003年翻了一番,从2002年的21.6亿元增长到了2003年的44.9亿元,同比成长108%。在145份有效回卷中,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美元的IC设计公司比为8%,比2002年的6%有所增加;销售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公司所占比例上升到57.5%,而2002年这一数字为46%。此外,销售收入低于25万美元的公司比例下降为23.5%,而2002年则占34%。这一系列数据表示2003年中国IC设计公司向产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IC设计公司产业化的突破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分不开。以中芯国际为领头羊的中国本地代工业在2003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从而为中国本地的IC设计公司提供了方便的代工环境,并降低成本,缩短了产业链。调查显示选择在中国境内代工的IC设计公司已超过了51%,还有更多的公司正在考虑将境外的代工向国内迁移。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广民表示:“目前我们境外代工与境内代工的比例约为50%,我们正在考虑将更多的境外代工业务转到中国大陆。因为国内以中芯国际为主的代工业服务水平、质量和IP库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0.25um工艺代工的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不远。”珠海炬力2003年的销售收入达到4600万元,预计今年将肯定突破亿元。杭州国芯副总经理张明也表示:“产业环境越来越好,比如我们现在用的都是0.18um的工艺,原来大陆是不可能选择的,现在中芯、宏力等等都起来了。无论是技术交流还是供货时间对我们都非常有利。”同时,也有不少公司表示,为了分担风险,他们不会将所有的代工业务全放在一个工厂。正如深圳安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胡胜发表示:“我们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因此我们会将代工业务放在几个主要的代工伙伴中。”因此,调查也显示目前在台湾地区代工的中国IC公司仍占了29%,其它则分布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虽然产业环境变化很大,但在0.18um以上工艺以及一些特殊的封装工艺方面仍需要改进。比如深圳先攻集成半导体公司总经理李华抱怨道:“对于一些特殊的工艺比如生产VDMOS功率器件的钡晶工艺目前在国内还找不到好的代工厂。”胡胜发也表示一些先进的封装需要拿到境外才能完成,这样影响了产品的进程。但总的来说,产业环境正在迅速改变,用户对中国IC的认知度也大大提高。“现在产业环境越来越多,我们与客户商谈时也容易得多。”张明表示。
    

产业环境的逐步完善也推动了中国IC设计公司设计能力的提升,晶圆代工厂越来越丰富的IP库为IC设计公司提供了重要的IP来源。调查显示有45%的公司已在设计0.18um工艺的产品,而2002年涉足0.18um工艺的公司仅为31%;涉足0.25um以上工艺的公司已超过6成,而2002年不到50%。(工艺水平按设计的最高水平统计。)

因而,随着产业化的全面提速和设计能力的提升,中国IC设计公司的产品结构也走向了多样化。除传统的智能卡和身份证卡IC外,部分公司专注于设计替代型IC产品,但有更多的IC公司则开始涉足高端的新兴IC领域,特别是一些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新兴应用市场和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市场。从145份回卷中可以明显看出5大热点领域:包括1》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相关的编解码,转码产品;2》与多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相关的应用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和基带;3》MP3和闪盘等PC外设相关的新概念电子产品;4》WLAN、电力线上网等互联产品;以及5》国家大力资助和扶持的CPU、DSP等基础IC产品。正如英特尔CEO贝瑞特指出,现在全球半导体业正处于“数字化的变革时代”,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娱乐智能化和多样化将带来众多新兴的市场,而这一变革的时代将会使有创意的公司脱颖而出。众多的中国IC公司正是抓住这样的巨大机遇进入了新的市场,他们不仅善于寻找新兴的市场,更善于控掘中国的本地特色。以上的五大热点无一不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深圳力合微电子总经理刘鲲说道:“比如电力线上网,中国复杂的电力环境是国外的IC公司不能了解的,知名公司的产品在国外非常畅销,但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