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双极型管是电流控制器件

发布时间:2020/7/11 20:31:28 访问次数:2331

TDA9955HW/17双极型管是电流控制器件,通过基极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MOS管是电压控制器件,通过栅极电压控制源漏间导通电阻。

三极管是靠载流子的运动来工作的,以npn管射极跟随器为例,当基极加不加电压时,基区和****区组成的pn结为阻止多子的扩散运动,在此pn结处会感应出指向基区的静电场(即内建电场)。

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SBD)适用于高频开关电路,正向压降和反相压降都很低(0.2V)但是反向击穿电压较低,漏电流也较大。

抖动特性绝大部分取决于输出芯片的特性,不过,如果PCB布线不当,电源滤波不够充分,时钟参考源太冲太大也会增加抖动成分。信号线的匹配对抖动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芯片中含有倍频功能,本身相位噪声较大。

极型选择是指BJT是用PNP还是NPN管,这应该在确定电源形式时同时考虑。有些三极管的外壳与某个电极相连,对于硅管来说往往是集电极。在需要某极接地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射极偏置电路:用于消除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双电源更好)。

三种BJT放大电路比较:共射级放大电路,电流、电压均可以放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只放大电流,跟随电压,输入R大,输出R小,用作输入级,输出级。共基极放大电路:只放大电压,跟随电流,高频特性好。

去耦电容:输出信号电容接地,滤掉信号的高频杂波。旁路电容:输入信号电容接地,滤掉信号的高频杂波。交流信号针对这两种电容处理为短路。

MOS-FET在使用中除了正确选择参数以及正确的计算外,最值得强调的仍然是防静电操作问题,在电路调试、焊接、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防静电程序操作。

无线电的频谱和波段划分:

段号 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含上限不含下限)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含上限不含下限)

甚低频(VLF) 3~30千赫(KHz) 甚长波 100~10km

低频(LF) 30~300千赫(KHz) 长波 10~1km

中频(MF) 300~3000千赫(KHz) 中波 1000~100m

高频(HF) 3~30兆赫(MHz) 短波 100~10m

甚高频(VHF) 30~300兆赫(MHz) 米波 10~1m

特高频(UHF) 300~3000兆赫(MHz) 分米波 微波 100~10cm

超高频(SHF) 3~30吉赫(GHz) 厘米波 10~1cm

极高频(EHF) 30~300吉赫(GHz) 毫米波 10~1mm

至高频 300~3000吉赫(GHz) 丝米波 1~0.1mm

(素材来源:21IC和ttic和eechina.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深圳市斌能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ttp://jkic888.51dzw.com/



TDA9955HW/17双极型管是电流控制器件,通过基极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MOS管是电压控制器件,通过栅极电压控制源漏间导通电阻。

三极管是靠载流子的运动来工作的,以npn管射极跟随器为例,当基极加不加电压时,基区和****区组成的pn结为阻止多子的扩散运动,在此pn结处会感应出指向基区的静电场(即内建电场)。

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SBD)适用于高频开关电路,正向压降和反相压降都很低(0.2V)但是反向击穿电压较低,漏电流也较大。

抖动特性绝大部分取决于输出芯片的特性,不过,如果PCB布线不当,电源滤波不够充分,时钟参考源太冲太大也会增加抖动成分。信号线的匹配对抖动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芯片中含有倍频功能,本身相位噪声较大。

极型选择是指BJT是用PNP还是NPN管,这应该在确定电源形式时同时考虑。有些三极管的外壳与某个电极相连,对于硅管来说往往是集电极。在需要某极接地时应考虑这个因素。

射极偏置电路:用于消除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双电源更好)。

三种BJT放大电路比较:共射级放大电路,电流、电压均可以放大。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只放大电流,跟随电压,输入R大,输出R小,用作输入级,输出级。共基极放大电路:只放大电压,跟随电流,高频特性好。

去耦电容:输出信号电容接地,滤掉信号的高频杂波。旁路电容:输入信号电容接地,滤掉信号的高频杂波。交流信号针对这两种电容处理为短路。

MOS-FET在使用中除了正确选择参数以及正确的计算外,最值得强调的仍然是防静电操作问题,在电路调试、焊接、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防静电程序操作。

无线电的频谱和波段划分:

段号 频段名称 频段范围(含上限不含下限)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含上限不含下限)

甚低频(VLF) 3~30千赫(KHz) 甚长波 100~10km

低频(LF) 30~300千赫(KHz) 长波 10~1km

中频(MF) 300~3000千赫(KHz) 中波 1000~100m

高频(HF) 3~30兆赫(MHz) 短波 100~10m

甚高频(VHF) 30~300兆赫(MHz) 米波 10~1m

特高频(UHF) 300~3000兆赫(MHz) 分米波 微波 100~10cm

超高频(SHF) 3~30吉赫(GHz) 厘米波 10~1cm

极高频(EHF) 30~300吉赫(GHz) 毫米波 10~1mm

至高频 300~3000吉赫(GHz) 丝米波 1~0.1mm

(素材来源:21IC和ttic和eechina.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深圳市斌能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http://jkic888.51dzw.com/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驱动板的原理分析
    先来看看原理图。图8所示为底板及其驱动示意图,FM08...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