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环境不成熟,跨国公司调整战略应对
发布时间:2007/8/31 0:00:00 访问次数:414
在中国投资建厂的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正遭到挑战。文化差异、政府繁琐的批文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它们在中国开展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应对这一挑战,它们在全球供应链战略上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目前的供应链环境。
当Amkor Technology公司2000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办事处之后,它迅速在中国建立了IC封装和装配工厂,并相信后续的投资项目将紧跟而上。“但这些雄心壮志很快遭到搁浅,因为电子行业陷入了不景气的三年。”该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
然而,不景气的电子行业却让Amkor公司拥有充裕的时间来处理本地事务,从获得本地员工的信任和忠诚、改造不可靠的IT基础设施到消除物流障碍。“我们试图在全球供应链战略上进行运作。但在中国,这一战略需要某些改进才能有效运转。”Amkor的全球供应链方案副总裁Gary Swinden说,“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本地化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当Amoker转移到中国时,其供应商并不跟着转移。“我们大部分的供应商还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Swinden说,“我们必须寻找能够满足我们质量要求的本地供应商,这是一项挑战。”
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区之间海关规则的不一致也给Amkor在中国的物流带来严重的问题。它认为,中国海关的瓶颈主要在于许多检查员仍主要通过手工检查货物。
基础设施和海关规则的不足导致物流不畅
供应链软件提供商E2Open公司2003年对中国电子行业的供应链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缺少坚实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统一的海关规则是中国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也是在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地公司的主要顾虑。“一些公司告诉我们,通过海运将库存从伦敦运到中国比在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运输还便宜。”E2Open公司的亚洲业务开发主管Eric Chen说。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Amkor正在与一家中国本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期望后者能够理解中国复杂的进出关程序,为Amkor带来成本和时间优势,并能与Amkor 的Oracle ERP系统平台整合。“但这家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并没有完成任何一项承诺。”Swinden说。另外,有些公司试图通过将仓库建在工厂附近以避开海关方面的难题。但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制造商和供应商的IT系统没有实现标准化,这一做法将给库存管理带来麻烦。
在E2Open的调查中,大部分公司将削减库存作为未来三年供应链管理的首要任务。其中,88%的被调查者将降低物料成本作为主要目标,75%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它的供应链目标还包括开发产品数据管理工具(42%)、ERP(34%)、B2B整合(30%)和供应链计划(24%)。不过,行业管理者认为,在开发IT架构实现其目标之前,中国必须对其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改进。“许多中国公司还没有跟踪供应商表现的系统,流程设计也不完善,难于管理。”Chen说,“中国公司必须想办法执行统一的标准流程。”
缺乏标准业务流程
由于缺少标准业务流程,Amkor正试图解决中国存在的一些重复和冗余问题。在其上海公司实施Oracle的ERP系统时,该公司发现,中国政府要求每一工厂根据各省级政府要求上报财务报表。为此,Amkor同时运行两套财务系统,以适应政府的财务报表要求。Swinden说。
E2Open的Chen说,许多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公司发现,本地的ERP流程与它们在美国早已驾轻就熟的系统差别很大。“例如,在做供应链计划时我们必须得到固定的交货期信息。”Chen说,“然而,许多中国本地供应商并不理解这一概念。在美国,交货期在供应合同的谈判中就已经达成协议。在中国,交货期是不固定的。如果客户5天后需要产品,他可以在5天后得到。而如果他说一天后就要收到产品,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满足其要求。”
作者: 沈辛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在中国投资建厂的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战略正遭到挑战。文化差异、政府繁琐的批文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它们在中国开展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为应对这一挑战,它们在全球供应链战略上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目前的供应链环境。
当Amkor Technology公司2000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办事处之后,它迅速在中国建立了IC封装和装配工厂,并相信后续的投资项目将紧跟而上。“但这些雄心壮志很快遭到搁浅,因为电子行业陷入了不景气的三年。”该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
然而,不景气的电子行业却让Amkor公司拥有充裕的时间来处理本地事务,从获得本地员工的信任和忠诚、改造不可靠的IT基础设施到消除物流障碍。“我们试图在全球供应链战略上进行运作。但在中国,这一战略需要某些改进才能有效运转。”Amkor的全球供应链方案副总裁Gary Swinden说,“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本地化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当Amoker转移到中国时,其供应商并不跟着转移。“我们大部分的供应商还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Swinden说,“我们必须寻找能够满足我们质量要求的本地供应商,这是一项挑战。”
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区之间海关规则的不一致也给Amkor在中国的物流带来严重的问题。它认为,中国海关的瓶颈主要在于许多检查员仍主要通过手工检查货物。
基础设施和海关规则的不足导致物流不畅
供应链软件提供商E2Open公司2003年对中国电子行业的供应链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缺少坚实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统一的海关规则是中国物流不畅的主要原因,也是在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地公司的主要顾虑。“一些公司告诉我们,通过海运将库存从伦敦运到中国比在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运输还便宜。”E2Open公司的亚洲业务开发主管Eric Chen说。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Amkor正在与一家中国本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期望后者能够理解中国复杂的进出关程序,为Amkor带来成本和时间优势,并能与Amkor 的Oracle ERP系统平台整合。“但这家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并没有完成任何一项承诺。”Swinden说。另外,有些公司试图通过将仓库建在工厂附近以避开海关方面的难题。但行业人士认为,如果制造商和供应商的IT系统没有实现标准化,这一做法将给库存管理带来麻烦。
在E2Open的调查中,大部分公司将削减库存作为未来三年供应链管理的首要任务。其中,88%的被调查者将降低物料成本作为主要目标,75%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它的供应链目标还包括开发产品数据管理工具(42%)、ERP(34%)、B2B整合(30%)和供应链计划(24%)。不过,行业管理者认为,在开发IT架构实现其目标之前,中国必须对其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改进。“许多中国公司还没有跟踪供应商表现的系统,流程设计也不完善,难于管理。”Chen说,“中国公司必须想办法执行统一的标准流程。”
缺乏标准业务流程
由于缺少标准业务流程,Amkor正试图解决中国存在的一些重复和冗余问题。在其上海公司实施Oracle的ERP系统时,该公司发现,中国政府要求每一工厂根据各省级政府要求上报财务报表。为此,Amkor同时运行两套财务系统,以适应政府的财务报表要求。Swinden说。
E2Open的Chen说,许多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公司发现,本地的ERP流程与它们在美国早已驾轻就熟的系统差别很大。“例如,在做供应链计划时我们必须得到固定的交货期信息。”Chen说,“然而,许多中国本地供应商并不理解这一概念。在美国,交货期在供应合同的谈判中就已经达成协议。在中国,交货期是不固定的。如果客户5天后需要产品,他可以在5天后得到。而如果他说一天后就要收到产品,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满足其要求。”
作者: 沈辛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上一篇:IR推出特殊应用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