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511SN33T1G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
发布时间:2019/10/30 21:19:11 访问次数:1760
NCP511SN33T1G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很高,以至差分输人电压(vP-vN)的值尽管很小,仍可驱使运放进入饱和区。即,若(vP-vN))0,则vo将趋于正饱和极限电压+vom=y+。反之,若(vP-vN)<Q,vo将趋于负饱和极限电压-vom=v-。
与前述相反,若vo未达到饱和极限,则差分输人电压(vP-vN)必趋近于0值。当vo处于v+与v-之间,则运放必将工作在线性区。
内部的输人电阻△的阻值很高,因而可近似认为它为无限大;由此可以假定,流人或流出同相端和反相端的电流为零,即iP=0、iN=0。
内部的输出电阻ro的阻值很低乃至可近似认为它为零。
如将上述近似理想的运放的性能参数理想化,便可得到如图2,2.1所示的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它表示输入端是开路的,即ri≈∞,输出端的电阻%≈0,输出电压vo=avo(up-vN),其中Avo→∞。
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将集成运放的参数理想化,其条件是什么?
试画出近似理想的运放和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
本节讨论同相输人和反相输入两种最基本的放大电路,许多由运放组成的功能电路都是在这两种放大电路的基础上的组合或演变而来的。
在分析运放组成的各种应用电路时,其中的运放均视为理想运放。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同相放大电路①,基本电路,电路如图2.3.1a所示,输入信号电压vi(=vp)加到运放的同相输人端“+”和地之间,输出电压uo通过R2和R1的分压作用,得vn=uf=R1vo/(R1+R2),作用于反相输人端“-”。由于vn是由输出电压vo经反馈元件R1、R2送回到运放的反相输人端“-”,所以uf在此称为反馈电压。
同相放大电路(a)电路图 (b)小信号电路模型,负反馈的基本概念,以下来分析图2,3.1a中引人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当输人信号电压vi的瞬时电位变化极性如图中的(+)号所示,由于输人信号电压vi(vp)加到同相端,输出电压uo的极性与vi相同。反相输人端的电压un为反馈电压,其极性亦为(+),而净输人电压vid=vi-Vf=Vp-Vn比无反馈时减小了,即vn抵消了oi的一部分,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vo减小了,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vo/vi也减小,因而这时引人的反馈是负反馈。这个过程可表示为由上述过程看出,负反馈作用是利用输出电压v。通过反馈元件(R1、R2)对放大电路起自动调整作用,从而牵制了vo的变化,最后达到输出稳定平衡。
231~243节所讨论的电路均认为是在正弦小信号激励下运用。
NCP511SN33T1G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很高,以至差分输人电压(vP-vN)的值尽管很小,仍可驱使运放进入饱和区。即,若(vP-vN))0,则vo将趋于正饱和极限电压+vom=y+。反之,若(vP-vN)<Q,vo将趋于负饱和极限电压-vom=v-。
与前述相反,若vo未达到饱和极限,则差分输人电压(vP-vN)必趋近于0值。当vo处于v+与v-之间,则运放必将工作在线性区。
内部的输人电阻△的阻值很高,因而可近似认为它为无限大;由此可以假定,流人或流出同相端和反相端的电流为零,即iP=0、iN=0。
内部的输出电阻ro的阻值很低乃至可近似认为它为零。
如将上述近似理想的运放的性能参数理想化,便可得到如图2,2.1所示的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它表示输入端是开路的,即ri≈∞,输出端的电阻%≈0,输出电压vo=avo(up-vN),其中Avo→∞。
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将集成运放的参数理想化,其条件是什么?
试画出近似理想的运放和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
本节讨论同相输人和反相输入两种最基本的放大电路,许多由运放组成的功能电路都是在这两种放大电路的基础上的组合或演变而来的。
在分析运放组成的各种应用电路时,其中的运放均视为理想运放。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同相放大电路①,基本电路,电路如图2.3.1a所示,输入信号电压vi(=vp)加到运放的同相输人端“+”和地之间,输出电压uo通过R2和R1的分压作用,得vn=uf=R1vo/(R1+R2),作用于反相输人端“-”。由于vn是由输出电压vo经反馈元件R1、R2送回到运放的反相输人端“-”,所以uf在此称为反馈电压。
同相放大电路(a)电路图 (b)小信号电路模型,负反馈的基本概念,以下来分析图2,3.1a中引人负反馈的基本概念。当输人信号电压vi的瞬时电位变化极性如图中的(+)号所示,由于输人信号电压vi(vp)加到同相端,输出电压uo的极性与vi相同。反相输人端的电压un为反馈电压,其极性亦为(+),而净输人电压vid=vi-Vf=Vp-Vn比无反馈时减小了,即vn抵消了oi的一部分,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vo减小了,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v=vo/vi也减小,因而这时引人的反馈是负反馈。这个过程可表示为由上述过程看出,负反馈作用是利用输出电压v。通过反馈元件(R1、R2)对放大电路起自动调整作用,从而牵制了vo的变化,最后达到输出稳定平衡。
231~243节所讨论的电路均认为是在正弦小信号激励下运用。
上一篇:Q6010L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上一篇:M2FM闭环电压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