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的节能
发布时间:2019/8/19 22:09:53 访问次数:2139
配电线路的节能FQD13N10TM
衡量线路电能损耗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线损率,其定义为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率。我国电网的线损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直处于8%以上,从1995年开始,线损率呈总体下降趋势,目前线损率保持在6.7%左右⒛00~⒛09年线损率如表⒉4所示。
日本和德国⒛00年的电网综合线损率分别为3.gg%和4.6%,意大利⒛04年的综合线损率为3.0%,由此可以看出,尽管通过城农网改造,我国线损率有所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针对线路的节能措施列举如下:
1)简化配电网电压等级。我国城农网改造工程要求做到从500kV到380Ⅴ/2⒛Ⅴ之间只经过4次变压,电网常采用~sO0(3⒛)、”0、110(或35)、10kⅤ和380Ⅴ/220Ⅴ五个等级。即高压配电电压在110kⅤ和35kⅤ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发展方向,非发展方向的网络采用逐步淘汰或升压的措施。
2)电源靠近负荷中心,在供电半径内供电。农村电网线路供电半径一般要求是,0.4kⅤ线路不大于0.5km,10kⅤ线路不大于15km,35kⅤ线路不大于硐km。在安全规程允许的情况下,将配电电源尽量引到负荷中心,尽量缩小电源的供电半径,避免迂回供电和长距离低压供电。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截面的选择对线损影响极大,要兼顾未来负荷的发展和电能损耗两方面,可以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的最经济截面。
4)尽量使圭相负荷均衡分配。将不对称负荷尽可能分散接到不同的供电点,这样可以减少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导致的损耗。
5)提高线路输送容量。三种主要方法是,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升级现有线路和使现有线路运行逼近它们的热稳定极限。
6)无功补偿。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原则,哪里需要就在哪里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根据潮流,从而就减少了线路的损耗,通常有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两种形式。
7)减小系统阻抗。可以通过采用扩径导线、分裂导线增加导线截面,或者以电缆线路取代架空线路,或者用导电率更高的铜导体替代铝导体等。
配电线路的节能FQD13N10TM
衡量线路电能损耗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线损率,其定义为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率。我国电网的线损率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直处于8%以上,从1995年开始,线损率呈总体下降趋势,目前线损率保持在6.7%左右⒛00~⒛09年线损率如表⒉4所示。
日本和德国⒛00年的电网综合线损率分别为3.gg%和4.6%,意大利⒛04年的综合线损率为3.0%,由此可以看出,尽管通过城农网改造,我国线损率有所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针对线路的节能措施列举如下:
1)简化配电网电压等级。我国城农网改造工程要求做到从500kV到380Ⅴ/2⒛Ⅴ之间只经过4次变压,电网常采用~sO0(3⒛)、”0、110(或35)、10kⅤ和380Ⅴ/220Ⅴ五个等级。即高压配电电压在110kⅤ和35kⅤ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发展方向,非发展方向的网络采用逐步淘汰或升压的措施。
2)电源靠近负荷中心,在供电半径内供电。农村电网线路供电半径一般要求是,0.4kⅤ线路不大于0.5km,10kⅤ线路不大于15km,35kⅤ线路不大于硐km。在安全规程允许的情况下,将配电电源尽量引到负荷中心,尽量缩小电源的供电半径,避免迂回供电和长距离低压供电。
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截面的选择对线损影响极大,要兼顾未来负荷的发展和电能损耗两方面,可以按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的最经济截面。
4)尽量使圭相负荷均衡分配。将不对称负荷尽可能分散接到不同的供电点,这样可以减少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导致的损耗。
5)提高线路输送容量。三种主要方法是,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升级现有线路和使现有线路运行逼近它们的热稳定极限。
6)无功补偿。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原则,哪里需要就在哪里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功率,根据潮流,从而就减少了线路的损耗,通常有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两种形式。
7)减小系统阻抗。可以通过采用扩径导线、分裂导线增加导线截面,或者以电缆线路取代架空线路,或者用导电率更高的铜导体替代铝导体等。
上一篇:电缆线路
上一篇:配电网络的拓扑形式及实际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