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传感与控制

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教训

发布时间:2019/8/17 20:38:20 访问次数:823

    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教训MBR0540T1G

    我国自⒛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工作,到⒛03年有一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配电l自动化系统工程试点工作。⒛03年以后,不少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暴露出运行不正常、实用化程度差的问题,再加上全国缺电局面的出现,供电企业忙于应对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配电自动化应用进人了相对沉寂的阶段。最近,随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方针的提出,作为实施智能电网战略重要手段的配电自动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配电自动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总结过去十多年建设的经验教训,方能更好地在智能电网新形势下推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1)配电网基础设施规划要与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紧密衔接。配电网基础设施规划不仅包括配电网络的规划,还包含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配电智能终端设备、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含分布式电源的小区负荷预测等多方面的内容。配电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建立起符

合智能配电网要求的能量与通信集成的体系构架,提高配电系统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

   2)通信问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系统,就之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通信仍然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应用的瓶颈。以往多采用点对点串行通信方式,需要通过配电子站转发终端数据,通信速率低,且配置和管理维护工作量大,下一步应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终端与主站之间透明传输,同时实现终端之间对等数据交换,以支持分布我国目前配电网的现状仍十分落后,首先要对配网的拓扑结构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自动化的要求,如馈线分段化、配网环网化等,分段开关也需更换成为能进行电动操作的真空开关,并且应具有必要的互感器。开闭所和配电变电所中的保护装置,应能提供一对信号接

点,以作为事故信号,区分事故跳闸和人I正常操作,开关柜的操作机构应该具有防跳跃机构等。但是我国现在的配电网和上述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往往必须把对传统配网的改造纳人工程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施的困难。


    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教训MBR0540T1G

    我国自⒛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配电自动化的试点工作,到⒛03年有一百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配电l自动化系统工程试点工作。⒛03年以后,不少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暴露出运行不正常、实用化程度差的问题,再加上全国缺电局面的出现,供电企业忙于应对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配电自动化应用进人了相对沉寂的阶段。最近,随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方针的提出,作为实施智能电网战略重要手段的配电自动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配电自动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总结过去十多年建设的经验教训,方能更好地在智能电网新形势下推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

    1)配电网基础设施规划要与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紧密衔接。配电网基础设施规划不仅包括配电网络的规划,还包含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改造、配电智能终端设备、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含分布式电源的小区负荷预测等多方面的内容。配电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建立起符

合智能配电网要求的能量与通信集成的体系构架,提高配电系统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

   2)通信问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信系统,就之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通信仍然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应用的瓶颈。以往多采用点对点串行通信方式,需要通过配电子站转发终端数据,通信速率低,且配置和管理维护工作量大,下一步应采用网络通信方式,实现终端与主站之间透明传输,同时实现终端之间对等数据交换,以支持分布我国目前配电网的现状仍十分落后,首先要对配网的拓扑结构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于自动化的要求,如馈线分段化、配网环网化等,分段开关也需更换成为能进行电动操作的真空开关,并且应具有必要的互感器。开闭所和配电变电所中的保护装置,应能提供一对信号接

点,以作为事故信号,区分事故跳闸和人I正常操作,开关柜的操作机构应该具有防跳跃机构等。但是我国现在的配电网和上述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往往必须把对传统配网的改造纳人工程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实施的困难。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滑雪绕桩机器人
   本例是一款非常有趣,同时又有一定调试难度的玩法。EDE2116AB...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