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保护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发布时间:2019/3/20 22:04:45 访问次数:3849
电涌保护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1)保护模式 用于描述配电线路中sPD保护功能的配置情况。在交流配电系统中分为相线与相线(LL)、相线与地线(⒈PE)、相线与中性线(⒈N)、中性线与地线(N PE)四种保护模式。
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分为正极与负极(V+V_)、正极与地线(V+屮E)、负极与地线(V~忄E)三种保护模式。注意:限压型SPD和组合型SPD可用于任一保护模式;电压开关型sPD因存在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续流遮断能力及其试验方法问题,不宜在除N屮E外的其他保护模式中推广使用。
(2)标称电压1J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它标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3)额定电压LJc(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能长久的地加在电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电涌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变化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①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其LJc不应小于1.551JO(tJO为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LIO=220V);
②TN系统中,sPD的LJc不应小于1.15UO;
③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电源侧,LIc不应小于1.15LJ。;
④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其Uc不应小于1.15tJ(tJ为线间电压);
(4)冲击通流容量Ⅰ血 电涌保护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在规定次数、规定波形情况下的最大限度的电流峰值。
(5)响应时间从 主要反映在电涌保护器里的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
电涌保护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1)保护模式 用于描述配电线路中sPD保护功能的配置情况。在交流配电系统中分为相线与相线(LL)、相线与地线(⒈PE)、相线与中性线(⒈N)、中性线与地线(N PE)四种保护模式。
在直流配电系统中分为正极与负极(V+V_)、正极与地线(V+屮E)、负极与地线(V~忄E)三种保护模式。注意:限压型SPD和组合型SPD可用于任一保护模式;电压开关型sPD因存在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续流遮断能力及其试验方法问题,不宜在除N屮E外的其他保护模式中推广使用。
(2)标称电压1JN 与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它标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3)额定电压LJc(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能长久的地加在电涌保护器的指定端而不引起电涌保护器特性变化和激活变化元件的最大电压有效值。
①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其LJc不应小于1.551JO(tJO为相线对中性线的标称电压,在220/380V三相系统中,LIO=220V);
②TN系统中,sPD的LJc不应小于1.15UO;
③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电源侧,LIc不应小于1.15LJ。;
④TT系统中,sPD安装在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其Uc不应小于1.15tJ(tJ为线间电压);
(4)冲击通流容量Ⅰ血 电涌保护器不发生实质性破坏,而能通过在规定次数、规定波形情况下的最大限度的电流峰值。
(5)响应时间从 主要反映在电涌保护器里的保护元件的动作灵敏度。
上一篇:SPD按使用的性质如何分类?
上一篇:最大持续工作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