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德日两企业首次试制成功立体电容器FeRAM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345

德国英飞凌科技与东芝2004年6月15日公布了在铁电存储器(FeRAM)中首次采用立体结构电容器(垂直电容器)的存储单元试产结果。采用了东芝开发的FeRAM存储阵列架构“Chain FeRAM”。

其最大特点是比原来大幅缩小了存储单元面积。Chain FeRAM的存储单元面积过去较大,约为30F2(F为设计工艺)。而此次却一下子缩小到了4F2~8F2。采用的铁电材料是PZT,利用真空溅镀法形成。

现有的FeRAM存储单元均采用由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夹着PZT等铁电材料的结构。铁电材料的分极方向为垂直方向。因此,为了得到一定的分极电荷量,必须在水平方向上确保一定程度的电容器面积。结果,就容易导致存储单元面积增大。

此次两公司彻底改变了设计思路,利用左右电极夹着铁电材料。也就是说,铁电材料的分极方向与底板呈水平方向。从理论上推算,无论水平方向的占用面积有多小,只要提高电容器的长宽比,就能确保所需的分极电荷量。据东芝称,通过采用垂直电容器,即使将设计工艺提高到100nm以下,估计也能继续缩小存储单元面积。这就意味着比现有FeRAM更容易提高设计工艺。

另一个好处是通过采用垂直电容器结构,更容易实现多值化。像梯田一样,如果采用垂直层叠水平方向厚度不同的PZT的结构,就能形成具有2种磁滞曲线的存储单元。据称只要能够实现多值化,就能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小至2F2~3F2。 (转自 中国电子元器件网)

德国英飞凌科技与东芝2004年6月15日公布了在铁电存储器(FeRAM)中首次采用立体结构电容器(垂直电容器)的存储单元试产结果。采用了东芝开发的FeRAM存储阵列架构“Chain FeRAM”。

其最大特点是比原来大幅缩小了存储单元面积。Chain FeRAM的存储单元面积过去较大,约为30F2(F为设计工艺)。而此次却一下子缩小到了4F2~8F2。采用的铁电材料是PZT,利用真空溅镀法形成。

现有的FeRAM存储单元均采用由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夹着PZT等铁电材料的结构。铁电材料的分极方向为垂直方向。因此,为了得到一定的分极电荷量,必须在水平方向上确保一定程度的电容器面积。结果,就容易导致存储单元面积增大。

此次两公司彻底改变了设计思路,利用左右电极夹着铁电材料。也就是说,铁电材料的分极方向与底板呈水平方向。从理论上推算,无论水平方向的占用面积有多小,只要提高电容器的长宽比,就能确保所需的分极电荷量。据东芝称,通过采用垂直电容器,即使将设计工艺提高到100nm以下,估计也能继续缩小存储单元面积。这就意味着比现有FeRAM更容易提高设计工艺。

另一个好处是通过采用垂直电容器结构,更容易实现多值化。像梯田一样,如果采用垂直层叠水平方向厚度不同的PZT的结构,就能形成具有2种磁滞曲线的存储单元。据称只要能够实现多值化,就能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小至2F2~3F2。 (转自 中国电子元器件网)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