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元器件检测
发布时间:2016/12/5 20:43:54 访问次数:395
(1)主要元器件在线检测方法。在中频电G218AR-D3源未接通任何电源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欧姆挡(R×1挡)检测补偿电容器两端的电阻值,模块小板G、E两端电阻值,模块C、E两端电阻值,充电二极管两端正、反向电阻值,整流晶间管和整流二极管两端电阻值,充电电阻值(mw/1OOΩ),断路器输出三相母排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情况下以上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如果电阻值很小(1Ω),则说明此元器件有可能击穿。如果发现击穿现象应将元器件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以判断此元器件的好坏。使用万用表R×10挡测量晶闸管输出端子对地之间的电阻值,以此判断是否有漏炉(电弧炉炉体泄漏钢水)造成感应圈和地之间短路。
(2)晶闸管电阻值检测方法。中频电源整流电路的ΚP晶闸管和逆变电路的ΚΚ晶闸管,其功率大,耐压要求高。实践中发现晶闸管损坏大都是过压击穿,可见反向耐压击穿电压指标十分重要。对此可先用万用表的R×1挡检查晶间管的控制极。
整流用的ΚP晶间管,其控制极对阴极的电阻在几十欧到几百欧之间;逆变用的ΚΚ晶问管控制极对阴极的电阻在十几欧到几十欧之间。若电阻为零或无穷大均可初步判定为晶闸管损坏,应将晶闸管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晶闸管控制极和阴极间的电阻正、反向差异不大,属正常。再用R×10k挡测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阻,其正、反向电阻均应为无穷大。若很小或为零,可初步判定为晶闸管损坏,应将晶间管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
用万用表的R×⒛0k挡测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应为10~100kΩ(阻值受电路影响)。用万用表R×⒛0挡测晶间管控制极电阻,应为10~⒛Ω,可初步判断元器件的好坏。晶间管的水冷系统充水后,因冷却水的电阻跨越接在元器件上,水冷晶闸管的正、反向电阻近千欧。两个以上元器件串联使用时,因并联有均压电阻,正、反向电阻的阻值一般在10kΩ以下,其阻值必须相等才能确保静态均压。
(1)主要元器件在线检测方法。在中频电G218AR-D3源未接通任何电源的情况下,使用万用表欧姆挡(R×1挡)检测补偿电容器两端的电阻值,模块小板G、E两端电阻值,模块C、E两端电阻值,充电二极管两端正、反向电阻值,整流晶间管和整流二极管两端电阻值,充电电阻值(mw/1OOΩ),断路器输出三相母排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情况下以上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如果电阻值很小(1Ω),则说明此元器件有可能击穿。如果发现击穿现象应将元器件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以判断此元器件的好坏。使用万用表R×10挡测量晶闸管输出端子对地之间的电阻值,以此判断是否有漏炉(电弧炉炉体泄漏钢水)造成感应圈和地之间短路。
(2)晶闸管电阻值检测方法。中频电源整流电路的ΚP晶闸管和逆变电路的ΚΚ晶闸管,其功率大,耐压要求高。实践中发现晶闸管损坏大都是过压击穿,可见反向耐压击穿电压指标十分重要。对此可先用万用表的R×1挡检查晶间管的控制极。
整流用的ΚP晶间管,其控制极对阴极的电阻在几十欧到几百欧之间;逆变用的ΚΚ晶问管控制极对阴极的电阻在十几欧到几十欧之间。若电阻为零或无穷大均可初步判定为晶闸管损坏,应将晶闸管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晶闸管控制极和阴极间的电阻正、反向差异不大,属正常。再用R×10k挡测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阻,其正、反向电阻均应为无穷大。若很小或为零,可初步判定为晶闸管损坏,应将晶间管从电路上断开进一步测量。
用万用表的R×⒛0k挡测晶闸管正、反向电阻,应为10~100kΩ(阻值受电路影响)。用万用表R×⒛0挡测晶间管控制极电阻,应为10~⒛Ω,可初步判断元器件的好坏。晶间管的水冷系统充水后,因冷却水的电阻跨越接在元器件上,水冷晶闸管的正、反向电阻近千欧。两个以上元器件串联使用时,因并联有均压电阻,正、反向电阻的阻值一般在10kΩ以下,其阻值必须相等才能确保静态均压。
上一篇:主电路及控制部分检测
上一篇:晶闸管正、反向击穿电压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