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EDA/PLD

一种基于反馈的信元交换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2007/9/11 0:00:00 访问次数:568

    摘要:一种基于反馈的信元交换控制系统的设计与FPGA电路的实现,该系统采用反馈机制,通过引入较小的硬件开销和时间开销,使系统丢失率达到10 -9量级,从而与通信链路(光纤)中的丢失率相匹配。高度并行的寻径方式有效降低了对硬件电路的速率要求。

    关键词:交换结构 寻径 反馈 丢失率

大容量、低阻塞的交换机(路由路)一直是通信领域中所期望的。文献[1]、[2]基于广义Knockout原理和"流动"(rolling)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其信元丢失率可达10 -7左右。但在IP网络中,数字终端的误码率低于10 -12量级,传输链路(光纤)的误码率达到10 -9,为了使交换机不成为带宽瓶颈,要求其丢失率与传输链路匹配。本交给出一种基于反馈的分组Crossbar交换结构,其丢失率可达10 -9[3],并给出了其控制系统的具体电路设计。

1 信元交换结构

本文采用一种带反馈的可扩展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如图1所示(以128端口为例)。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采用若干小Crossbar交换矩阵结成大规模的交换网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交换结构由输入扩展单元、交换矩阵、输出集中单元及交换控制系统组成。输出扩展单元接收封装好的信元并对其进行1:4的扩展;输出集中单元再进行4:1的集中,并提供信元的输出排队缓存;交换矩阵由4个分组组成,每个分组里有8个16×16小Crossbar。将一个分组中的小Crossbar的一部分端口(4~15端口)作为交换机提供给用户的实际端口,另一部分(0~3端口)则用以构成输出到输入的反馈通道。由于只需要提供4个反馈线,因而只将每个分组中第一个小Crossbar的4个输出口反馈至输入端。4个反馈输出端口与反馈输入端通过输入缓冲相联系。同时,每个小Crossbar的输入端仍为16个。这样,每一个小Crossbar实现了16×12的交换功能。

2 交换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交换控制系统根据输入扩展单元传来的寻径请求信号进行并行寻径处理,将所得到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交换矩阵。交换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其基本原理是:存储一张记录链路占用情况的忙/闲状态表,初始时所有链路均为空闲。在一个信元周期内,每输入一个寻径请求,就检查所需链路的忙/闲状态,若空闲则将该链路分配给寻径控制器,并且将链路标识为忙状态;在每个信元周期结束前将链路全部设为空闲状态,以便在下个信元周期重新寻径。若在某一个信元周期内有输入请求向量无法得到满足时,则将该请求向量保持下来,并产生未分配标识向量输出至交换核,然后将未分配请求向量置于寻径控制器输入接口FIFO队首。

    2.1 寻径控制器

寻径控制器是交换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输入请求分配单元传递过来的请求向量,对链路忙/闲状态进行查询后,产生连接控制信号,送给交换系统以控制信元交换。寻径控制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交换控制系统由4个分组控制器级联而成(分别对应于4个分组),每个子单元由小空分开关(SW)、16×16开关列阵控制器(SAC)、输入串并和输出并串模块构成。其中,完成寻径操作的主要部分是16×16开关列阵控制器(如图4所示),每个控制器产生对应的

    摘要:一种基于反馈的信元交换控制系统的设计与FPGA电路的实现,该系统采用反馈机制,通过引入较小的硬件开销和时间开销,使系统丢失率达到10 -9量级,从而与通信链路(光纤)中的丢失率相匹配。高度并行的寻径方式有效降低了对硬件电路的速率要求。

    关键词:交换结构 寻径 反馈 丢失率

大容量、低阻塞的交换机(路由路)一直是通信领域中所期望的。文献[1]、[2]基于广义Knockout原理和"流动"(rolling)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其信元丢失率可达10 -7左右。但在IP网络中,数字终端的误码率低于10 -12量级,传输链路(光纤)的误码率达到10 -9,为了使交换机不成为带宽瓶颈,要求其丢失率与传输链路匹配。本交给出一种基于反馈的分组Crossbar交换结构,其丢失率可达10 -9[3],并给出了其控制系统的具体电路设计。

1 信元交换结构

本文采用一种带反馈的可扩展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如图1所示(以128端口为例)。分组Crossbar交换网络采用若干小Crossbar交换矩阵结成大规模的交换网络,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交换结构由输入扩展单元、交换矩阵、输出集中单元及交换控制系统组成。输出扩展单元接收封装好的信元并对其进行1:4的扩展;输出集中单元再进行4:1的集中,并提供信元的输出排队缓存;交换矩阵由4个分组组成,每个分组里有8个16×16小Crossbar。将一个分组中的小Crossbar的一部分端口(4~15端口)作为交换机提供给用户的实际端口,另一部分(0~3端口)则用以构成输出到输入的反馈通道。由于只需要提供4个反馈线,因而只将每个分组中第一个小Crossbar的4个输出口反馈至输入端。4个反馈输出端口与反馈输入端通过输入缓冲相联系。同时,每个小Crossbar的输入端仍为16个。这样,每一个小Crossbar实现了16×12的交换功能。

2 交换控制系统及其实现

交换控制系统根据输入扩展单元传来的寻径请求信号进行并行寻径处理,将所得到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交换矩阵。交换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其基本原理是:存储一张记录链路占用情况的忙/闲状态表,初始时所有链路均为空闲。在一个信元周期内,每输入一个寻径请求,就检查所需链路的忙/闲状态,若空闲则将该链路分配给寻径控制器,并且将链路标识为忙状态;在每个信元周期结束前将链路全部设为空闲状态,以便在下个信元周期重新寻径。若在某一个信元周期内有输入请求向量无法得到满足时,则将该请求向量保持下来,并产生未分配标识向量输出至交换核,然后将未分配请求向量置于寻径控制器输入接口FIFO队首。

    2.1 寻径控制器

寻径控制器是交换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输入请求分配单元传递过来的请求向量,对链路忙/闲状态进行查询后,产生连接控制信号,送给交换系统以控制信元交换。寻径控制器的结构如图3所示。交换控制系统由4个分组控制器级联而成(分别对应于4个分组),每个子单元由小空分开关(SW)、16×16开关列阵控制器(SAC)、输入串并和输出并串模块构成。其中,完成寻径操作的主要部分是16×16开关列阵控制器(如图4所示),每个控制器产生对应的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声道前级设计特点
    与通常的Hi-Fi前级不同,EP9307-CRZ这台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