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全球半导体市场一片兴旺
发布时间:2007/8/29 0:00:00 访问次数:411
半导体市场指用于电话、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PC机等产品的芯片市场,包括内存芯片、逻辑芯片、闪存芯片和微处理器芯片等。
随着亚洲经济自1999年开始复苏,世界半导体市场也开始强劲复苏。在个人电脑、手机及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持续畅旺带动之下,今年6月世界半导体销售额更创历史新高,达到166亿美元,比一年前同期增长48.1%。其中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的销售额达到4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激增52.8%;日本的销售额计达37.1亿美元,增幅为50.8%;欧洲的销售额达到34.4亿美元,上升48.1%;南北美洲的销售额为52.3亿美元,提高42.7%。在各类芯片中,虽然PC芯片目前的市场份额最大,但用于蜂窝电话和手持式计算机领域的闪存芯片销售增幅最大,达167%,其次为应用于电信方面的现场可编程逻辑设备,其销售额增长也达106%,另外,Internet、PDA和蜂窝电话等设备市场份额正逐步赶上PC半导体市场。由于芯片企业产能扩张不如预计的理想,估计市场供应年内将持续紧张。
半导体市场增长具一定的周期性。按保守估计,目前这一轮增长至少维持至2002年底;而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预测,其增长周期可持续到2003年,这四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会保持在20%左右,但其年增长率将会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乐观的专家更预计,由于因特网、手机的急剧普及,在未来四年内,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40%左右。
表1 SIA估计的全球半导体市场情况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销售额(亿美元) 1950 2440 2790 3120
销售量增长 31% 25% 14% 12%
在亚太地区,预计今年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27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47%以上,超过台湾一跃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另外,估计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今后几年年均需求增长率高达33%,以这一数字测算,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但我国芯片生产规模和技术均相当落后,远不能与庞大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目前集成电路发展要求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大、刻线线宽越来越小,市场主流芯片由直径6英寸向8英寸发展,设计线宽由0.35微米向0.18微米的产品过渡;而我国六大芯片基地产生产的芯片基本为市场非主流产品,芯片直径主要为3-5英寸,6英寸产品很少,线宽还停留在微米级水平。如上海贝岭利用募资投产的芯片仍处在直径6英寸,线宽0.5微米,年产16万片的水平,规模很小,难以接受大宗的定单;我国仅上海华虹NEC一家能生产直径8英寸、线宽0.35微米的主流芯片,产量为2万片/月。正是基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现状,国家于今年7月专门出台了鼓励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对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线宽小于0.2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在半导体原料生产方面,也存在类似于芯片生产的问题。目前我国生产单晶硅直径范围为2-8英寸,以4英寸为主,产量约180吨/年;抛光片直径2-6英寸,以4英寸为主,产量为0.2亿平方英寸,国际主流直径8英寸产品还处于试制阶段,产品质量档次较低,只能作为陪片出口。我国单晶硅材料生产技术水平最高的为有研硅股,1997年该公司已能拉出12英寸单晶硅,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另外,其与华虹NEC配套的年产6英寸抛光片60万片、8英寸抛光片20万片的大直径抛光片产业化等项目将于第四季度投产,如果质量稳定可靠,将会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作者 李洁球)
半导体市场指用于电话、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PC机等产品的芯片市场,包括内存芯片、逻辑芯片、闪存芯片和微处理器芯片等。
随着亚洲经济自1999年开始复苏,世界半导体市场也开始强劲复苏。在个人电脑、手机及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持续畅旺带动之下,今年6月世界半导体销售额更创历史新高,达到166亿美元,比一年前同期增长48.1%。其中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的销售额达到4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激增52.8%;日本的销售额计达37.1亿美元,增幅为50.8%;欧洲的销售额达到34.4亿美元,上升48.1%;南北美洲的销售额为52.3亿美元,提高42.7%。在各类芯片中,虽然PC芯片目前的市场份额最大,但用于蜂窝电话和手持式计算机领域的闪存芯片销售增幅最大,达167%,其次为应用于电信方面的现场可编程逻辑设备,其销售额增长也达106%,另外,Internet、PDA和蜂窝电话等设备市场份额正逐步赶上PC半导体市场。由于芯片企业产能扩张不如预计的理想,估计市场供应年内将持续紧张。
半导体市场增长具一定的周期性。按保守估计,目前这一轮增长至少维持至2002年底;而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预测,其增长周期可持续到2003年,这四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会保持在20%左右,但其年增长率将会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乐观的专家更预计,由于因特网、手机的急剧普及,在未来四年内,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40%左右。
表1 SIA估计的全球半导体市场情况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销售额(亿美元) 1950 2440 2790 3120
销售量增长 31% 25% 14% 12%
在亚太地区,预计今年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可望达到127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47%以上,超过台湾一跃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另外,估计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今后几年年均需求增长率高达33%,以这一数字测算,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但我国芯片生产规模和技术均相当落后,远不能与庞大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目前集成电路发展要求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大、刻线线宽越来越小,市场主流芯片由直径6英寸向8英寸发展,设计线宽由0.35微米向0.18微米的产品过渡;而我国六大芯片基地产生产的芯片基本为市场非主流产品,芯片直径主要为3-5英寸,6英寸产品很少,线宽还停留在微米级水平。如上海贝岭利用募资投产的芯片仍处在直径6英寸,线宽0.5微米,年产16万片的水平,规模很小,难以接受大宗的定单;我国仅上海华虹NEC一家能生产直径8英寸、线宽0.35微米的主流芯片,产量为2万片/月。正是基于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现状,国家于今年7月专门出台了鼓励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对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线宽小于0.2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在半导体原料生产方面,也存在类似于芯片生产的问题。目前我国生产单晶硅直径范围为2-8英寸,以4英寸为主,产量约180吨/年;抛光片直径2-6英寸,以4英寸为主,产量为0.2亿平方英寸,国际主流直径8英寸产品还处于试制阶段,产品质量档次较低,只能作为陪片出口。我国单晶硅材料生产技术水平最高的为有研硅股,1997年该公司已能拉出12英寸单晶硅,与国际水平基本同步;另外,其与华虹NEC配套的年产6英寸抛光片60万片、8英寸抛光片20万片的大直径抛光片产业化等项目将于第四季度投产,如果质量稳定可靠,将会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作者 李洁球)
上一篇:嵌入式Internet技术应用
上一篇:CDMA技术的特点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