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电子资讯 » 市场行情

平板显示业寻求上游突破

发布时间:2008/5/24 0:00:00 访问次数:81

近年来,平板显示产业和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据isuppli预测,在未来5年内平板显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并将由现在的700亿美元翻番至1400亿美元。因此,全球各大厂商特别是tft-lcd厂商,纷纷加紧实施投资计划。原计划于2006年10月投产的夏普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提前两个月,于8月上旬正式投产。然而,过度的投资也使液晶面板产能过剩,在一片亏损声中,lg飞利浦悄悄放缓8代生产线的投资,而转投5.5代。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面前,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纷纷向上游挺进。

市场变数大 企业寻求上游突破

今年8月,日本夏普公司全球首条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厂在日本提前建成投产。在夏普率先开始第8代线投产的同时,三星索尼也宣布 将在明年投产第8代线。然而,lg飞利浦在第二季度大亏3.39亿美元后,决定调整战略,推迟8代线的投产,在新厂上马5.5代生产线。

在国际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国内平板显示企业不约而同地向上游寻求突破。

今年8月,上广电正式涉足tft-lcd主要配套材料彩色滤光膜(cf)的生产,与富士胶片合作的这一项目将在今年内开始动工建设,2007年第四季度投产。10月12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其定向增发融资的18.6亿元,将主要用于京东方北京tft-lcd第5代线的增资扩产以及配套彩色滤光片项目的建设。pdp领域,长虹和彩虹合资的等离子面板工厂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并将于2008年2月左右量产。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广电投资生产cf,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国内tft-lcd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产业化只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对新进入tft-lcd产业链的企业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国内5代cf生产线目前还没有,作为国内建设第一条5代cf生产线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第三,技术的积累,人才队伍的培养,资金的筹措是需要时间的,但tft-lcd产业的迅速发展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金松强调。

对于长虹和彩虹合资的等离子面板工厂,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来看,长虹和彩虹选择的合作伙伴韩国orion公司,无论技术还是产能都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说自身实力不是很强,对长虹来说是否能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是否真能实现大规模量产,都存在疑问。

无论是京东方、上广电还是长虹,国内企业是否能够在上游获得突破还需要客观分析和判断。

提升竞争力 促上游软肋变强 tft-lcd产业正逐渐演化为寡头竞争的产业发展模式,“大者恒大”和“供应力决定竞争力”是关键的产业驱动要素。因此,后进厂商在产业中欲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保证。

一方面是充分挖掘已有生产设备的制造潜力,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扩大其在业内的影响力,提升上游配套厂商来华投资的意愿,从而尽快解决当前国内厂商所面临的上游产业链缺失的战略困境。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梁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京东方和上广电这样的tft面板生产厂商,它们所需的cf等上游材料完全需要进口,由于cf使用的光阻材料目前完全掌握在几家日本公司手里,所以在价格、供货期等方面完全受日本供应商控制。"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tft-lcd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如果想增强我国tft-lcd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摆脱国外的控制,必须加快上游产业链的发展,早日实现关键材料,如液晶材料、偏振片、彩色滤光片、玻璃、背光源等的国产化;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也必须提高。"梁晓建议。 tft-lcd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品生命周期短、生产线技术更替速度快、关联产业密集、专利壁垒高和国际化分工现象普遍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在全球tft-lcd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tft-lcd产业应如何布局的大课题。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松强调,tft-lcd产业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而不是单纯一两条tft-lcd生产线的竞争,tft-lcd产业的价值是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tft-lcd生产线的建设只起到引领作用。

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发中心主任李曙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完善tft-lcd产业链,我们需要加强上游原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实现本地化供应,目前所有我国内地的cf工厂主要原材料还是依赖进口。另外,在设备的研发方面我们仍然是非常缺乏的,这对设备的技术改造产生一定的制约。"

找准利润点 正确定位产品

在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应如何发展和定位自己,京东方科技集团技术副总监董友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企业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产品方向定位自己。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如果电视尺寸再进一步扩大,从光学角度讲,液晶并不是唯一的技术,因此上马大尺寸生产线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近年来,平板显示产业和市场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据isuppli预测,在未来5年内平板显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并将由现在的700亿美元翻番至1400亿美元。因此,全球各大厂商特别是tft-lcd厂商,纷纷加紧实施投资计划。原计划于2006年10月投产的夏普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提前两个月,于8月上旬正式投产。然而,过度的投资也使液晶面板产能过剩,在一片亏损声中,lg飞利浦悄悄放缓8代生产线的投资,而转投5.5代。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面前,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纷纷向上游挺进。

市场变数大 企业寻求上游突破

今年8月,日本夏普公司全球首条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厂在日本提前建成投产。在夏普率先开始第8代线投产的同时,三星索尼也宣布 将在明年投产第8代线。然而,lg飞利浦在第二季度大亏3.39亿美元后,决定调整战略,推迟8代线的投产,在新厂上马5.5代生产线。

在国际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国内平板显示企业不约而同地向上游寻求突破。

今年8月,上广电正式涉足tft-lcd主要配套材料彩色滤光膜(cf)的生产,与富士胶片合作的这一项目将在今年内开始动工建设,2007年第四季度投产。10月12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其定向增发融资的18.6亿元,将主要用于京东方北京tft-lcd第5代线的增资扩产以及配套彩色滤光片项目的建设。pdp领域,长虹和彩虹合资的等离子面板工厂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并将于2008年2月左右量产。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广电投资生产cf,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国内tft-lcd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产业化只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对新进入tft-lcd产业链的企业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国内5代cf生产线目前还没有,作为国内建设第一条5代cf生产线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第三,技术的积累,人才队伍的培养,资金的筹措是需要时间的,但tft-lcd产业的迅速发展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金松强调。

对于长虹和彩虹合资的等离子面板工厂,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来看,长虹和彩虹选择的合作伙伴韩国orion公司,无论技术还是产能都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说自身实力不是很强,对长虹来说是否能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是否真能实现大规模量产,都存在疑问。

无论是京东方、上广电还是长虹,国内企业是否能够在上游获得突破还需要客观分析和判断。

提升竞争力 促上游软肋变强 tft-lcd产业正逐渐演化为寡头竞争的产业发展模式,“大者恒大”和“供应力决定竞争力”是关键的产业驱动要素。因此,后进厂商在产业中欲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保证。

一方面是充分挖掘已有生产设备的制造潜力,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扩大其在业内的影响力,提升上游配套厂商来华投资的意愿,从而尽快解决当前国内厂商所面临的上游产业链缺失的战略困境。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梁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京东方和上广电这样的tft面板生产厂商,它们所需的cf等上游材料完全需要进口,由于cf使用的光阻材料目前完全掌握在几家日本公司手里,所以在价格、供货期等方面完全受日本供应商控制。"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tft-lcd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如果想增强我国tft-lcd产业的竞争力,逐步摆脱国外的控制,必须加快上游产业链的发展,早日实现关键材料,如液晶材料、偏振片、彩色滤光片、玻璃、背光源等的国产化;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水平也必须提高。"梁晓建议。 tft-lcd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品生命周期短、生产线技术更替速度快、关联产业密集、专利壁垒高和国际化分工现象普遍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在全球tft-lcd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tft-lcd产业应如何布局的大课题。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金松强调,tft-lcd产业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而不是单纯一两条tft-lcd生产线的竞争,tft-lcd产业的价值是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tft-lcd生产线的建设只起到引领作用。

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发中心主任李曙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完善tft-lcd产业链,我们需要加强上游原材料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实现本地化供应,目前所有我国内地的cf工厂主要原材料还是依赖进口。另外,在设备的研发方面我们仍然是非常缺乏的,这对设备的技术改造产生一定的制约。"

找准利润点 正确定位产品

在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应如何发展和定位自己,京东方科技集团技术副总监董友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企业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产品方向定位自己。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如果电视尺寸再进一步扩大,从光学角度讲,液晶并不是唯一的技术,因此上马大尺寸生产线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热门点击

推荐电子资讯

iPhone5S/iPhone5C获工信部认证
库克一直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自去年3月以来他已...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