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闪存芯片以次充好 黑心MP3流入市场
发布时间:2008/5/24 0:00:00 访问次数:332
作者:张晓龙
同样功能、同样是512mb内存、同样是lcd屏幕的mp3,为何有些价格399元,而有些则仅需199元呢?这里面的核心差别在哪里呢?为何存在几百元的价格差异?
“有些生产商在mp3中使用‘黑芯’的闪存芯片,然后利用低价销售。”一位业内人士日前告诉记者,没有技术标准,一直是导致mp3在国内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加上商家五花八门的宣传,消费者很难了解一台mp3的真实情况与价格的关系。
今年5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市生产、销售的mp3播放器产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质量抽查,对mp3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容量、传输速率、接口、辐射骚扰等5个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不容乐观:83%的产品都存在质量问题。从检验结果来看,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辐射骚扰和容量上,其中,纽曼、优百特、jnc、松日等品牌名列其中。7月24日,上海市质监局再次披露,400元以下mp3占质量申诉总量的80%。mp3播放器容量短斤缺两,低价产品质量较差,成了消费者申诉mp3较为集中的两大顽症。
残次产品与二手闪存芯片以次充好,业内人士呼吁核心部件性能应该明示
上周,《中国质量报》一篇题为“部分mp3用‘黑闪存芯片’,行业标准亟待出台”的文章,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据称,“mp3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源于闪存芯片。一是应用mlc芯片的廉价存储方案,导致该类型mp3返修率很高,有寿命短、耗电大、读写速度慢等多种毛病。而多数使用该芯片的厂商,在宣传中忽略,或者并不提及可能会带来的质量问题。二是小部分奸商使用打磨后的‘黑芯片’,直接导致高返修率。”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黑芯片”和“廉价芯片”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危害,消费者应该注意什么,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业内的相关人士。
●残次产品与二手闪存芯片被以次充好
据业内专家介绍,除去外观设计,一台mp3主要由解码芯片、控制芯片、闪存芯片和电路板以及屏幕几部分组成。实际上,闪存芯片和解码芯片是影响成本的最主要配件,几乎占到了80%的成本,而其中闪存芯片的成本控制,是存在“猫腻”最多的地方,同时也决定了mp3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爱国者数码音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定乾分析认为,所谓“黑芯”,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指三星、东芝、现代等厂商淘汰下来的残次产品,二是指市场上回收的二手闪存芯片。据报道,由于芯片厂商在生产闪存芯片时,晶圆生产下来都分等级的,可分为99%容量、97%容量、93%容量等。等级低于93%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销售,但也不会被扔掉,就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流到黑芯片市场。一些mp3厂商正是利用低等级的晶圆,经过打磨后,贴上三星或现代的logo后出来卖。
这些不符合标准的芯片成本低廉,但基本上可以使用,只是容量偏少。但是流入黑芯片市场之后,由于做黑芯片的人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没能把芯片的坏块屏蔽起来,所以,坏区很容易扩散。更惊心触目的是,有些厂家暗地里在芯片中做手脚,直接用64mb芯片做128mb产品,用128mb芯片做256mb产品,然后利用软件欺骗系统,从而牟取暴利,一般的消费者很难识别真伪。
另外,市场上面还有些不良厂家采用废弃的或者是回收二手的闪存芯片,加上劣质的电路设计,草草地做出一台mp3,销往市场。芯片的使用寿命很低,连一年都到不了。
这些所谓的黑芯片中,源于slc制程的产品比较少,而mlc工艺的产品略多。(目前国内市场中mp3的闪存芯片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多层储存格式的mlc芯片(multilevelcell),二是采用单层储存格式的slc芯片(singlelevelcell)。)对此,两种闪存芯片都生产的业内巨头三星公司表示存在这样的可能。
“从技术上来看,slc的技术更成熟,而mlc相比较而言,良品率是比较低的,等级低于93%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销售,因此其中的一些有可能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流到黑芯片市场。”三星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技术的张经理表示。
●mlc与slc芯片的优劣之争难有公断
由于黑芯片的来源与mlc有着间接的联系,于是,有关mlc和slc芯片的选择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消费者对于mp3的关注往往局限于外观、容量和价格,然而对于mp3的核心部件闪存芯片的了解却比较少。其实,作为闪存芯片市场中的主要产品,有关slc芯片和mlc芯片的选择在业界也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
三星公司主要生产slc技术的闪存芯片,然而在去年四季度,三星公司也开始了mlc芯片的生产。对于这两种芯片的比较,三星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张经理为消费者做了分析。
slc单层单元技术由韩系厂商三星推出,主要采用0.9微米制造工艺,在存取速度上slc芯片可以达到10mb/s,而mlc芯片则只有2.5mb/s,这意味着,slc芯片在载入音乐速度以及数据传输速度上有着更大的优势,而在能耗上slc也要低于mlc。此外
作者:张晓龙
同样功能、同样是512mb内存、同样是lcd屏幕的mp3,为何有些价格399元,而有些则仅需199元呢?这里面的核心差别在哪里呢?为何存在几百元的价格差异?
“有些生产商在mp3中使用‘黑芯’的闪存芯片,然后利用低价销售。”一位业内人士日前告诉记者,没有技术标准,一直是导致mp3在国内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加上商家五花八门的宣传,消费者很难了解一台mp3的真实情况与价格的关系。
今年5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市生产、销售的mp3播放器产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质量抽查,对mp3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容量、传输速率、接口、辐射骚扰等5个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不容乐观:83%的产品都存在质量问题。从检验结果来看,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辐射骚扰和容量上,其中,纽曼、优百特、jnc、松日等品牌名列其中。7月24日,上海市质监局再次披露,400元以下mp3占质量申诉总量的80%。mp3播放器容量短斤缺两,低价产品质量较差,成了消费者申诉mp3较为集中的两大顽症。
残次产品与二手闪存芯片以次充好,业内人士呼吁核心部件性能应该明示
上周,《中国质量报》一篇题为“部分mp3用‘黑闪存芯片’,行业标准亟待出台”的文章,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据称,“mp3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源于闪存芯片。一是应用mlc芯片的廉价存储方案,导致该类型mp3返修率很高,有寿命短、耗电大、读写速度慢等多种毛病。而多数使用该芯片的厂商,在宣传中忽略,或者并不提及可能会带来的质量问题。二是小部分奸商使用打磨后的‘黑芯片’,直接导致高返修率。”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黑芯片”和“廉价芯片”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危害,消费者应该注意什么,记者带着种种疑问,采访了业内的相关人士。
●残次产品与二手闪存芯片被以次充好
据业内专家介绍,除去外观设计,一台mp3主要由解码芯片、控制芯片、闪存芯片和电路板以及屏幕几部分组成。实际上,闪存芯片和解码芯片是影响成本的最主要配件,几乎占到了80%的成本,而其中闪存芯片的成本控制,是存在“猫腻”最多的地方,同时也决定了mp3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爱国者数码音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定乾分析认为,所谓“黑芯”,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指三星、东芝、现代等厂商淘汰下来的残次产品,二是指市场上回收的二手闪存芯片。据报道,由于芯片厂商在生产闪存芯片时,晶圆生产下来都分等级的,可分为99%容量、97%容量、93%容量等。等级低于93%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销售,但也不会被扔掉,就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流到黑芯片市场。一些mp3厂商正是利用低等级的晶圆,经过打磨后,贴上三星或现代的logo后出来卖。
这些不符合标准的芯片成本低廉,但基本上可以使用,只是容量偏少。但是流入黑芯片市场之后,由于做黑芯片的人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没能把芯片的坏块屏蔽起来,所以,坏区很容易扩散。更惊心触目的是,有些厂家暗地里在芯片中做手脚,直接用64mb芯片做128mb产品,用128mb芯片做256mb产品,然后利用软件欺骗系统,从而牟取暴利,一般的消费者很难识别真伪。
另外,市场上面还有些不良厂家采用废弃的或者是回收二手的闪存芯片,加上劣质的电路设计,草草地做出一台mp3,销往市场。芯片的使用寿命很低,连一年都到不了。
这些所谓的黑芯片中,源于slc制程的产品比较少,而mlc工艺的产品略多。(目前国内市场中mp3的闪存芯片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多层储存格式的mlc芯片(multilevelcell),二是采用单层储存格式的slc芯片(singlelevelcell)。)对此,两种闪存芯片都生产的业内巨头三星公司表示存在这样的可能。
“从技术上来看,slc的技术更成熟,而mlc相比较而言,良品率是比较低的,等级低于93%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销售,因此其中的一些有可能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流到黑芯片市场。”三星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技术的张经理表示。
●mlc与slc芯片的优劣之争难有公断
由于黑芯片的来源与mlc有着间接的联系,于是,有关mlc和slc芯片的选择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消费者对于mp3的关注往往局限于外观、容量和价格,然而对于mp3的核心部件闪存芯片的了解却比较少。其实,作为闪存芯片市场中的主要产品,有关slc芯片和mlc芯片的选择在业界也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
三星公司主要生产slc技术的闪存芯片,然而在去年四季度,三星公司也开始了mlc芯片的生产。对于这两种芯片的比较,三星公司上海办事处的张经理为消费者做了分析。
slc单层单元技术由韩系厂商三星推出,主要采用0.9微米制造工艺,在存取速度上slc芯片可以达到10mb/s,而mlc芯片则只有2.5mb/s,这意味着,slc芯片在载入音乐速度以及数据传输速度上有着更大的优势,而在能耗上slc也要低于mlc。此外
上一篇:我国与欧盟开展光电子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