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交流电源通过电容器
发布时间:2015/1/21 18:53:18 访问次数:1315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MX25L12845EMI-10G:交流电源通过电容器的过程就是电容器连续不断充、放电的过程。下面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
图2-4是一个交流电源通过电容器的示意图。图中的正弦曲线代表了交流电的一个周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当交流电在正弦波形的 O~1阶段,由于电压是上升的,因此,串接在电路中的电容器进入充电过程。这时,电容器中与 电源相连的一个极板(我们暂称为正极板)从电 源中取得正电荷并不断增加,另一个极板则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也从负载电路中取得相应的数量的负电荷。当电压升到最大值时,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充电荷达到最大值。
随后,在1~2阶段,交流电源的电压开始下降。这时,正极板上的正电荷向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而电容器的另一极板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它上面的负电荷也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电容器进入放电阶段。在2~3阶段,由于电压继续下降,电容器的放电继续进行。当电压降至最低点,电容器放电停止。当交流电压到达最低点后又立即转入上升阶段,即3~4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电容器从放电阶段又转入充电阶段,重复着上述过程,直到电源电压的最高点。
在上述交流电源对电容器酌充电过程中,交流电源虽然只对电容器的正极板提供电荷。但是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负极板也被迫不断地与负载间进行着电荷的交换运动。这一交换运动所形成的电荷的流动以及伴随电荷流动所形成的电动势,它和电源对正极板所提供的充电电流和电压相对应。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交流电源通过了电容器。
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过程实际上是交流电源对电容器反复进行充、放电的过程。由此不难推断,如果将直流电加到电容器上,由于仅在通电之初有一次充电,在断开电源之后也仅有一次放电,而无中间的反复充放电。因而在负载上得不到反变化的充、放电电流,也就是说电容器不能通过直流电。
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那就是MX25L12845EMI-10G:交流电源通过电容器的过程就是电容器连续不断充、放电的过程。下面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
图2-4是一个交流电源通过电容器的示意图。图中的正弦曲线代表了交流电的一个周期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当交流电在正弦波形的 O~1阶段,由于电压是上升的,因此,串接在电路中的电容器进入充电过程。这时,电容器中与 电源相连的一个极板(我们暂称为正极板)从电 源中取得正电荷并不断增加,另一个极板则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也从负载电路中取得相应的数量的负电荷。当电压升到最大值时,电容器两极板上所充电荷达到最大值。
随后,在1~2阶段,交流电源的电压开始下降。这时,正极板上的正电荷向原来相反的方向运动,而电容器的另一极板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它上面的负电荷也以同样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电容器进入放电阶段。在2~3阶段,由于电压继续下降,电容器的放电继续进行。当电压降至最低点,电容器放电停止。当交流电压到达最低点后又立即转入上升阶段,即3~4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后,电容器从放电阶段又转入充电阶段,重复着上述过程,直到电源电压的最高点。
在上述交流电源对电容器酌充电过程中,交流电源虽然只对电容器的正极板提供电荷。但是为了与正极板取得平衡,负极板也被迫不断地与负载间进行着电荷的交换运动。这一交换运动所形成的电荷的流动以及伴随电荷流动所形成的电动势,它和电源对正极板所提供的充电电流和电压相对应。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是交流电源通过了电容器。
交流电通过电容器的过程实际上是交流电源对电容器反复进行充、放电的过程。由此不难推断,如果将直流电加到电容器上,由于仅在通电之初有一次充电,在断开电源之后也仅有一次放电,而无中间的反复充放电。因而在负载上得不到反变化的充、放电电流,也就是说电容器不能通过直流电。
上一篇: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上一篇: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热门点击
- CD4510是一种可预置数
- 用施密特触发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 555电路的引脚排列
- 双向晶闸管常用的触发电路
- 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偏置电流
-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与信号失真的关系
- 反向截止区
- ZCD检测、延迟设置与输出过压
- 二极管D7
- “赫兹”是用来表示交流电的频率的测量单位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