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现的P2P工作方式叫做Napster
发布时间:2014/10/30 19:06:21 访问次数:1141
最早出现的P2P工作方式叫做Napster,是1999年美国东北大学的新生Shawn Fanning写的一个Napster软件。用户利用这个软件可通过因特网免费下载MP3音乐。Napster的出现使MP3成为网络音乐事实上的标准。
Napster能够搜索音乐文件,LM350T能够提供检索功能。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集中存放在一个Napster目录服务器中。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下载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在2000年,Napster成为因特网上最流行的P2P应用,并占据因特网上的通信量相当大的比例。
运行Napster的用户都要及时向Napster的目录服务器报告自己存有哪些音乐文件。这个目录服务器就用这些用户信息建立起一个动态数据库,集中存储了所有用户的音乐文件信息(即对象名和相应的IP地址)。当某个用户想下载某个MP3文件时,就向目录服务器发出询问,目录服务器检索出结果后向用户返回存放这一文件的PC的IP地址,于是这个用户就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地址下载想要得到的MP3文件。可以看出,Napster的文件传输是分散的,但文件的定位则是集中的。
这种集中式目录服务器的缺点就是可靠性差,而且成为其性能的瓶颈。更为严重的足这种做法侵犯了唱片公司的版权。虽然Napster网站并没有直接非法复制任何MP3文档(并没有直接侵犯版权),但法院还是判决Napster属于“间接侵害版权”,因此在2000年7月底Napster网站就被迫关闭了。
在第一代P2P文件共享网站Napster关闭后,开始出现了以Gnutella为代表的第二代P2P文件共享程序。Gnutella是一种采用全分布方法定位内容的P2P文件共享应用程序。Gnutella与Napster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使用集中式的目录服务器,而是使用洪泛法在大量Gnutella用户之间进行查询。为了不使查询的通信量过大,Gnutella设计了一种有限范围的洪泛查询。这样可以减少倾注到因特网的查询流量,但由于查询的范围受限,因而这也影响到查询定位的准确性。
最早出现的P2P工作方式叫做Napster,是1999年美国东北大学的新生Shawn Fanning写的一个Napster软件。用户利用这个软件可通过因特网免费下载MP3音乐。Napster的出现使MP3成为网络音乐事实上的标准。
Napster能够搜索音乐文件,LM350T能够提供检索功能。所有的音乐文件地址集中存放在一个Napster目录服务器中。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下载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在2000年,Napster成为因特网上最流行的P2P应用,并占据因特网上的通信量相当大的比例。
运行Napster的用户都要及时向Napster的目录服务器报告自己存有哪些音乐文件。这个目录服务器就用这些用户信息建立起一个动态数据库,集中存储了所有用户的音乐文件信息(即对象名和相应的IP地址)。当某个用户想下载某个MP3文件时,就向目录服务器发出询问,目录服务器检索出结果后向用户返回存放这一文件的PC的IP地址,于是这个用户就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地址下载想要得到的MP3文件。可以看出,Napster的文件传输是分散的,但文件的定位则是集中的。
这种集中式目录服务器的缺点就是可靠性差,而且成为其性能的瓶颈。更为严重的足这种做法侵犯了唱片公司的版权。虽然Napster网站并没有直接非法复制任何MP3文档(并没有直接侵犯版权),但法院还是判决Napster属于“间接侵害版权”,因此在2000年7月底Napster网站就被迫关闭了。
在第一代P2P文件共享网站Napster关闭后,开始出现了以Gnutella为代表的第二代P2P文件共享程序。Gnutella是一种采用全分布方法定位内容的P2P文件共享应用程序。Gnutella与Napster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使用集中式的目录服务器,而是使用洪泛法在大量Gnutella用户之间进行查询。为了不使查询的通信量过大,Gnutella设计了一种有限范围的洪泛查询。这样可以减少倾注到因特网的查询流量,但由于查询的范围受限,因而这也影响到查询定位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