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的产生背景
发布时间:2014/9/30 18:18:08 访问次数:2300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开始探索如何提高分组转发速度的方法。HD64F7055F40这时出现了一种思路: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取代IP的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这样就可以利用更快捷的查找算法,而不必使用最长前缀匹配的方洼来查找路由表。这种基本概念就叫做交换(switching)。人们经常把这种交换概念与异步传递方式ATM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联系起来,这仅仅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当时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①。然而我们在下面就会阐明,在传统的路由器上也可以实现这种交换。
为了实现交换,可以利用面向连接的概念(具体的在后面介绍),使每个分组携带一个叫做标记(label)0的小整数(这叫做给分组打上一个标记)。当分组到达交换机(即标记交换路由器)时,交换机读取分组的标记,并用标记值来检索分组转发表。图10-13描述了这一概念。
图10-13交换机根据分组的标记转发分组
作为说明原理的例子,图10-13画出了交换机Sl中己建立的分组转发表。每个进入交换机的分组都携带…个标记。图中画出了携带标记0的分组从Sl的接口1转发出去,而携带标记1的分组则从Sl的接口0转发出去。这样的转发速度要比查找路由器快得多。
按照以上思路,IETF于1997年成立了MPLS工作组,以便开发出一种新的协议标准。这种新的协议取名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表示在MPLS的上面可以采用多种协议。IETF还综合了许多公司的类似技术,如Cisco公司的标记交换TAG (TAG Switching),以及Ipsilon公司的lP交换(IP Switching)等。2001年1月MPLS终于成为因特网的建议标准[RFC 3031,3032] [W-MPLS]。
现在MPLS受到网络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为MPLS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
(2)支持流量工程,平衡网络负载。
(3)有效地支持虚拟专用网VPN。
顺便指出,把MPLS放在这一章中,主要是考虑到MPLS不属于传统因特网的技术,所以放在前面几章似乎都不很合适,因此只好把MPLS放在本章中。下面先讨论MPLS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开始探索如何提高分组转发速度的方法。HD64F7055F40这时出现了一种思路: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取代IP的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这样就可以利用更快捷的查找算法,而不必使用最长前缀匹配的方洼来查找路由表。这种基本概念就叫做交换(switching)。人们经常把这种交换概念与异步传递方式ATM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联系起来,这仅仅是因为这两个概念当时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①。然而我们在下面就会阐明,在传统的路由器上也可以实现这种交换。
为了实现交换,可以利用面向连接的概念(具体的在后面介绍),使每个分组携带一个叫做标记(label)0的小整数(这叫做给分组打上一个标记)。当分组到达交换机(即标记交换路由器)时,交换机读取分组的标记,并用标记值来检索分组转发表。图10-13描述了这一概念。
图10-13交换机根据分组的标记转发分组
作为说明原理的例子,图10-13画出了交换机Sl中己建立的分组转发表。每个进入交换机的分组都携带…个标记。图中画出了携带标记0的分组从Sl的接口1转发出去,而携带标记1的分组则从Sl的接口0转发出去。这样的转发速度要比查找路由器快得多。
按照以上思路,IETF于1997年成立了MPLS工作组,以便开发出一种新的协议标准。这种新的协议取名为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表示在MPLS的上面可以采用多种协议。IETF还综合了许多公司的类似技术,如Cisco公司的标记交换TAG (TAG Switching),以及Ipsilon公司的lP交换(IP Switching)等。2001年1月MPLS终于成为因特网的建议标准[RFC 3031,3032] [W-MPLS]。
现在MPLS受到网络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为MPLS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质量。
(2)支持流量工程,平衡网络负载。
(3)有效地支持虚拟专用网VPN。
顺便指出,把MPLS放在这一章中,主要是考虑到MPLS不属于传统因特网的技术,所以放在前面几章似乎都不很合适,因此只好把MPLS放在本章中。下面先讨论MPLS的基本工作原理。
上一篇: ICMP的主要责任之一就是对差错进行报告
上一篇:MPLS的工作原理
热门点击
- 路由表必须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 FTP使用的两个TCP连接
- 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
- 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 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
- 把三级IP地址的子网掩码和收到的数据报的目的
- 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
- 不同的子网掩码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
-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 CIDR的32位地址掩码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