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
发布时间:2014/9/30 18:06:52 访问次数:6864
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 这是第HD64F3048FT8/TF8三级地址,占64位,指明主机或路由器单个的网络接口。实际上这就相当于分类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字段。
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进行地址解析。IPv6伎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
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所有的计算机都必须对硬件地址使用同样的编码方法。因此,IPv6还指明了各种形式的硬件地址的精确编码方法。
IEEE定义了一个标准的64位全球唯一地址格式EUI-64。它和第3章3.4.3节介绍的EUI-48相似。EUI-64的前三个字节(24位)仍为公司标识符,但后面的扩展标识符是五个字节(40位)。当一个EUI-64硬件地址需要转换为IPv6地址时,只要把它放入IPv6地址
中的接口标识符字段中即可。但要把公司标识符的第1字节的最低第2位(即G/L位)进行取反,即把0转换成1,而把1转换成0。
较为复杂的是当需要把48位的以太网硬件地址转换为IPv6地址。图10-8表示地址转换的方法。图中上面的地址是48位的IEEE 802以太网地址(每一个字节的高位在前),其中的前24位是公司标识符(用字母c表示),但第一字节的最低位是I/G位(用字母g表示),而第一字节的最低第二位是G/L位(图中假定是0>。
应增加16位才行。IPv6规定这16位的十六进制值是OxFFFE,并且应插入在以太网地址前24位的公司标识符之后。此外,公司标识符的第一字节的最低第二位(G/L位)必须进行取反。在本例中,即把原来的0转换为l。以太网地址最后24位的扩展标识符则复制到接口标识符的最后24位。
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 这是第HD64F3048FT8/TF8三级地址,占64位,指明主机或路由器单个的网络接口。实际上这就相当于分类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字段。
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进行地址解析。IPv6伎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
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所有的计算机都必须对硬件地址使用同样的编码方法。因此,IPv6还指明了各种形式的硬件地址的精确编码方法。
IEEE定义了一个标准的64位全球唯一地址格式EUI-64。它和第3章3.4.3节介绍的EUI-48相似。EUI-64的前三个字节(24位)仍为公司标识符,但后面的扩展标识符是五个字节(40位)。当一个EUI-64硬件地址需要转换为IPv6地址时,只要把它放入IPv6地址
中的接口标识符字段中即可。但要把公司标识符的第1字节的最低第2位(即G/L位)进行取反,即把0转换成1,而把1转换成0。
较为复杂的是当需要把48位的以太网硬件地址转换为IPv6地址。图10-8表示地址转换的方法。图中上面的地址是48位的IEEE 802以太网地址(每一个字节的高位在前),其中的前24位是公司标识符(用字母c表示),但第一字节的最低位是I/G位(用字母g表示),而第一字节的最低第二位是G/L位(图中假定是0>。
应增加16位才行。IPv6规定这16位的十六进制值是OxFFFE,并且应插入在以太网地址前24位的公司标识符之后。此外,公司标识符的第一字节的最低第二位(G/L位)必须进行取反。在本例中,即把原来的0转换为l。以太网地址最后24位的扩展标识符则复制到接口标识符的最后24位。
上一篇:IPv6单播地址的等级结构
上一篇:从IPv4向IPv6过渡
热门点击
- 路由表必须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 FTP使用的两个TCP连接
- 接口标识符(Interface ID)
- 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 数据链路层的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特点
- 把三级IP地址的子网掩码和收到的数据报的目的
- 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
- 不同的子网掩码得出相同的网络地址
-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 CIDR的32位地址掩码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