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汽车电子

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发布时间:2014/9/28 18:16:54 访问次数:923

   前面介绍的ⅥˉFi无线局域网具有接入到因特网的功能。但是,这必须是当计算机处在某个Wi-Fi的热点之中。由于一个热点的覆盖范围只有10~100m的直径,而目前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开通Wi-Fi热点,因此要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入到因特网,仅靠Wi-Fi无

线局域网是不行的。几年来,蜂窝无线通信网发展非常迅速,其信号的覆盖面已相当广阔,只要是人们常去的地方几乎都能进行可靠的无线通信。FDC6561AN当然在一些很偏僻的地方,如沙漠、荒山等地,就可能没有无线信号。因此要想在移动的环境下都能方便地接入到因特网,利用蜂窝无线通信网应当是个很好的办法。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相当复杂,要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需要一本很厚的教材,或学习一门专门的课程。我们在这里只能选择与计算机网络关系最密切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移动通信的种类很多,如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集群移动通信、无绳电话通信等,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蜂窝移动通信,它又称为小区制移动通信。这种通信的特点是把整个的网络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cel1,也就是“蜂窝”),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站的联络与控制。移动站的发送或接收都必须经过基站进行收发。

   我们知道,第一代(1G)蜂窝无线通信是为话音通信设计的模拟FDM系统(这里的G是Gcncration的缩写)。第二代(2G)蜂窝无线通信提供低速数字通信(短信服务),其代 表性体制就是最流行的GSM系统。2G使用了F0M/TDM∫・复用体制的空中接口。2G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很快就演变到能够支持数据服务的2.5G,(可提供接入到因特网的服务)。2.5G技术是从2G向第三代(3G)过渡的衔接性技术,现在流行的GPRS和EDGE°等都属于2.5G技术。3G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它使用IP的体系结构和混合的交换机制(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能够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话音、数据、视频等,可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进行视频会议等)。3G现有三个无线接口国际标准,即美国提出的CDNIA2000(中国电信使用),欧洲提出的WCDb△⒋(中国联通使用)和中国提出的TD-sCDMA°(中国移动使用),并且都已在我国开通运营。多种移动通信标准的出现是由于不同厂商为各自利益竞争的结果。每一种制式的调制与编码方法都不相同,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前面介绍的ⅥˉFi无线局域网具有接入到因特网的功能。但是,这必须是当计算机处在某个Wi-Fi的热点之中。由于一个热点的覆盖范围只有10~100m的直径,而目前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开通Wi-Fi热点,因此要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入到因特网,仅靠Wi-Fi无

线局域网是不行的。几年来,蜂窝无线通信网发展非常迅速,其信号的覆盖面已相当广阔,只要是人们常去的地方几乎都能进行可靠的无线通信。FDC6561AN当然在一些很偏僻的地方,如沙漠、荒山等地,就可能没有无线信号。因此要想在移动的环境下都能方便地接入到因特网,利用蜂窝无线通信网应当是个很好的办法。蜂窝无线通信技术相当复杂,要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需要一本很厚的教材,或学习一门专门的课程。我们在这里只能选择与计算机网络关系最密切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移动通信的种类很多,如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集群移动通信、无绳电话通信等,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蜂窝移动通信,它又称为小区制移动通信。这种通信的特点是把整个的网络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cel1,也就是“蜂窝”),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站的联络与控制。移动站的发送或接收都必须经过基站进行收发。

   我们知道,第一代(1G)蜂窝无线通信是为话音通信设计的模拟FDM系统(这里的G是Gcncration的缩写)。第二代(2G)蜂窝无线通信提供低速数字通信(短信服务),其代 表性体制就是最流行的GSM系统。2G使用了F0M/TDM∫・复用体制的空中接口。2G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很快就演变到能够支持数据服务的2.5G,(可提供接入到因特网的服务)。2.5G技术是从2G向第三代(3G)过渡的衔接性技术,现在流行的GPRS和EDGE°等都属于2.5G技术。3G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它使用IP的体系结构和混合的交换机制(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能够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话音、数据、视频等,可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进行视频会议等)。3G现有三个无线接口国际标准,即美国提出的CDNIA2000(中国电信使用),欧洲提出的WCDb△⒋(中国联通使用)和中国提出的TD-sCDMA°(中国移动使用),并且都已在我国开通运营。多种移动通信标准的出现是由于不同厂商为各自利益竞争的结果。每一种制式的调制与编码方法都不相同,这也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上一篇:无线城域网WMAN

上一篇:微型USIM卡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频谱仪的解调功能
    现代频谱仪在跟踪源模式下也可以使用Maker和△Mak...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