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前缀
发布时间:2014/9/19 20:27:55 访问次数:3362
当时预计前两个问题将在1994年变得非常严重。因此IETF很快地就研究出采用无分类编址的方法来解决前两个问题。IETF认为上面的第三个问题属于更加长远的问题,AD586KRZ因此专门成立IPv6工作组负责研究解决新版本IP协议的问题。
其实早在1987年,RFC 1009就指明了在一个划分子网的网络中可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子网掩码。使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进一步提高lP地址资源的利用率。在VLSM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出无分类编址方法,它的正式名字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的读音是“sider”)。在1993年形成了CIDR的RFC文档:RFC 1517~1519祁RFC 1520。较新的CIDR文档是2006年发表的RFC 4632,已把老的文档RFC 1519列为陈旧的。
CIDR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
CIDR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并且可以在新的IPv6使用之前容许因特网的规模继续增长。CIDR把32位的lP地址划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是“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或简称为“前缀”),用来指明网络,后面的部分则用来指明主机。因此CIDR使IP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但这已是无分类的两级编址。它的记法是:
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
CIDR还使用“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或称为CIDR记法,即在IP地址后面加上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
当时预计前两个问题将在1994年变得非常严重。因此IETF很快地就研究出采用无分类编址的方法来解决前两个问题。IETF认为上面的第三个问题属于更加长远的问题,AD586KRZ因此专门成立IPv6工作组负责研究解决新版本IP协议的问题。
其实早在1987年,RFC 1009就指明了在一个划分子网的网络中可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子网掩码。使用变长子网掩码VLSM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进一步提高lP地址资源的利用率。在VLSM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出无分类编址方法,它的正式名字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CIDR的读音是“sider”)。在1993年形成了CIDR的RFC文档:RFC 1517~1519祁RFC 1520。较新的CIDR文档是2006年发表的RFC 4632,已把老的文档RFC 1519列为陈旧的。
CIDR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
CIDR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并且可以在新的IPv6使用之前容许因特网的规模继续增长。CIDR把32位的lP地址划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是“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或简称为“前缀”),用来指明网络,后面的部分则用来指明主机。因此CIDR使IP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但这已是无分类的两级编址。它的记法是:
IP地址::={<网络前缀>,<主机号>)
CIDR还使用“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或称为CIDR记法,即在IP地址后面加上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
上一篇:逐位进行AND操作
热门点击
-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
- 因特网交换点IXP在全球的分布
- 特定主机路由
- OSI失败的原因可归纳
- 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最大报文段长度MSS呢
- 网络前缀
- 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 为什么A在TIME-WAIT状态必须等待2M
- 常用的绞合线的类别、带宽和典型应用
-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