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网段上的通信不会相互干扰
发布时间:2014/9/10 21:16:23 访问次数:956
(1)不同网段上的通信不会相互干扰。例如,A和B正在通信,但其他网段上的C和D以及E和F也都可以同时通信。AD7542KN但如果A要和另一个网段上的C通信,就必须经过网桥1的转发,那么这两个网段上就不能再有其他的站点进行通信(但这时E和F仍然可以通信)。因此,若每一个网段的数据率都是10 Mb/s,那么三个网段合起来的最大
吞吐量就变成30 Mb/s。如果把两个网桥换成为集线器或转发器,那么整个网络仍然是一个碰撞域,当A和B通信时,所有其他站点都不能够通信。整个碰撞域的最大吞吐量仍然是10 Mb/s。
(2)扩大了物理范围,因而也增加了整个以太网上工作站的最大数目。
(3)提高了可靠性。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一般只影响个别网段。
(4)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卒(如10 Mb/s和100 Mb/s以太网)
的以太网。
当然,网桥也有一些缺点,例如:
(1)由于网桥对接收的帧要先存储和查找转发表,然后才转发,而转发之前,还必须执
行CSMA/CD算法(发生碰撞时要退避),这就增加了时延。
(2)在MAC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当网络上的负荷很重时,网桥中的缓存的存储
空间可能不够而发生溢出,以致产生帧丢失的现象。
(3)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以太网,否则有时还
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自、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尽管如此,网桥仍获得了很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的优点还是主要的。
有时在两个网桥之间,还可使用一段点到点链路。
图中的以太网LANi和LAN2通过网桥1和网桥2以及一段点到点链路相连。。为简单起见,我们把IP层以上看成是用户层,图中灰色粗线表示数据在各协议栈移动的情况,表示用户数据从站点A传到B经过各层次时,相应的数据单元首部的变化。这里只需要指出以下几点。
(1)不同网段上的通信不会相互干扰。例如,A和B正在通信,但其他网段上的C和D以及E和F也都可以同时通信。AD7542KN但如果A要和另一个网段上的C通信,就必须经过网桥1的转发,那么这两个网段上就不能再有其他的站点进行通信(但这时E和F仍然可以通信)。因此,若每一个网段的数据率都是10 Mb/s,那么三个网段合起来的最大
吞吐量就变成30 Mb/s。如果把两个网桥换成为集线器或转发器,那么整个网络仍然是一个碰撞域,当A和B通信时,所有其他站点都不能够通信。整个碰撞域的最大吞吐量仍然是10 Mb/s。
(2)扩大了物理范围,因而也增加了整个以太网上工作站的最大数目。
(3)提高了可靠性。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一般只影响个别网段。
(4)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卒(如10 Mb/s和100 Mb/s以太网)
的以太网。
当然,网桥也有一些缺点,例如:
(1)由于网桥对接收的帧要先存储和查找转发表,然后才转发,而转发之前,还必须执
行CSMA/CD算法(发生碰撞时要退避),这就增加了时延。
(2)在MAC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当网络上的负荷很重时,网桥中的缓存的存储
空间可能不够而发生溢出,以致产生帧丢失的现象。
(3)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以太网,否则有时还
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自、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尽管如此,网桥仍获得了很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的优点还是主要的。
有时在两个网桥之间,还可使用一段点到点链路。
图中的以太网LANi和LAN2通过网桥1和网桥2以及一段点到点链路相连。。为简单起见,我们把IP层以上看成是用户层,图中灰色粗线表示数据在各协议栈移动的情况,表示用户数据从站点A传到B经过各层次时,相应的数据单元首部的变化。这里只需要指出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