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V2的MAC帧比较为简单
发布时间:2014/9/10 21:03:30 访问次数:4717
以太网V2的MAC帧比较为简单,AD7541ATD/883由五个字段组成。前两个字段分别为6字节长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第三个字段是2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MAC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例如,当类型字段的值是Ox0800时,就表示上层使用的是IP数据报。若类型字段的值为Ox8137,则表示该帧是由Novell IPX发过来的。第四个字段是数据字段,其长度在46到1 500字节之间(46字节是这样得出的:最小长度64字节减去18字节的首部和尾部就得出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最后一个字段是4字节的帧检验序列FCS(使用CRC检验)。当传输媒体的误码率为1×10-8时,MAC子层可使未检测到的差错小于1×10-14。
这里我们要指出,在以太网V2晌MAC帧格式中,其首部并没有一个帧长度(或数据长度)字段。那么,MAC子层又怎样知道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取出多少字节的数据交付上一层协议呢?我们在前面讲述图3-16的曼彻斯特编码时已经讲过,这种曼彻斯特编码的
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每一个码元(不管码元是1或O)的正中间一定有一次电压的转换(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当发送方把一个以太网帧发送完毕后,就不再发送其他码元了(既不发送l,也不发送0)。因此,发送方网络适配器的接口上的电压也就不再
变化了。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以太网帧的结束位置。在这个位置往前数4字节(FCS字段长度是4字节),就能确定数据字段的结束位置。
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46字节时,MAC子层就会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一个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以保证以太网的MAC帧长不小于64字节。我们应当注意到,MAC帧的首部并没有指出数据字段的长度是多少。在有填充字段的情况下,接收端的MAC子层在剥去
首部和尾部后就把数据字段和填充字段一起交给上层协议。现在的问题是:上层协议如何知道填充字段的长度呢?(IP层应当丢弃没有用处的填充字段)。可见,上层协议必须具有识别有效的数掘字段长度的功能。我们知道,当上层使用IP协议时,其首部就有一个“总长度”字段。因此,“总长度”加上填充字段的长度,应当等于MAC帧数据字段的长度。
以太网V2的MAC帧比较为简单,AD7541ATD/883由五个字段组成。前两个字段分别为6字节长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第三个字段是2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MAC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例如,当类型字段的值是Ox0800时,就表示上层使用的是IP数据报。若类型字段的值为Ox8137,则表示该帧是由Novell I发过来的。第四个字段是数据字段,其长度在46到1 500字节之间(46字节是这样得出的:最小长度64字节减去18字节的首部和尾部就得出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最后一个字段是4字节的帧检验序列FCS(使用CRC检验)。当传输媒体的误码率为1×10-8时,MAC子层可使未检测到的差错小于1×10-14。
这里我们要指出,在以太网V2晌MAC帧格式中,其首部并没有一个帧长度(或数据长度)字段。那么,MAC子层又怎样知道从接收到的以太网帧中取出多少字节的数据交付上一层协议呢?我们在前面讲述图3-16的曼彻斯特编码时已经讲过,这种曼彻斯特编码的
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每一个码元(不管码元是1或O)的正中间一定有一次电压的转换(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当发送方把一个以太网帧发送完毕后,就不再发送其他码元了(既不发送l,也不发送0)。因此,发送方网络适配器的接口上的电压也就不再
变化了。这样,接收方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以太网帧的结束位置。在这个位置往前数4字节(FCS字段长度是4字节),就能确定数据字段的结束位置。
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46字节时,MAC子层就会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一个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以保证以太网的MAC帧长不小于64字节。我们应当注意到,MAC帧的首部并没有指出数据字段的长度是多少。在有填充字段的情况下,接收端的MAC子层在剥去
首部和尾部后就把数据字段和填充字段一起交给上层协议。现在的问题是:上层协议如何知道填充字段的长度呢?(IP层应当丢弃没有用处的填充字段)。可见,上层协议必须具有识别有效的数掘字段长度的功能。我们知道,当上层使用IP协议时,其首部就有一个“总长度”字段。因此,“总长度”加上填充字段的长度,应当等于MAC帧数据字段的长度。
上一篇: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