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早期检测RED
发布时间:2014/9/7 22:04:56 访问次数:1085
上一节讨论的TCP拥塞控制并没有和网络层采取的策略联系起来。其实,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 GAL16V8A-15LP假定一个路由器对某些分组的处理时间特别长,那么这就可能使这些分组中的数据部分(即TCP报文段)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终点,结果引起发送方对这些报文段的重传。根据前面所讲的,重传会使TCP连接的发送端认为在网络中发生了拥塞。于是在TCP的发送端就采取了拥塞控制措施,但实际上网络并没有发生拥塞。
网络层的策略对TCP拥塞控制影响最大的就是路由器的分组丢弃策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路由器的队列通常都是按照“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的规则处理到来的分组。由于队列长度总是有限昀,因此当队列已满时,以后再到达的所有分组(如果能够继续排队,这些分组都将排在队列的尾部)将都被丢弃。这就叫做尾部丢弃策略(tail-droppolicy)。
路由器的尾部丢弃往往会导致一连串分组的丢失,这就使发送方出现超时重传,使TCP进入拥塞控制的慢开始状态,结果使TCP连接的发送方突然把数据的发送速率降低到很小的数值。更为严重的是,在网络中通常有很多的TCP连接(它们有不同的源点和终 点),这些连接中的报文段通常是复用在网络层的IP数据报中传送。在这种情况下,若发生了路由器中的尾部丢弃,就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很多条TCP连接,结果就使这许多的TCP连接在同一时间突然都进入到慢开始状态。这在TCP的术语中称为全局同步(global syncronization)。全局同步使得全网的通信量突然下降了很多,而在网络恢复正常后,其通信量又突然增大很多。
上一节讨论的TCP拥塞控制并没有和网络层采取的策略联系起来。其实,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 GAL16V8A-15LP假定一个路由器对某些分组的处理时间特别长,那么这就可能使这些分组中的数据部分(即TCP报文段)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终点,结果引起发送方对这些报文段的重传。根据前面所讲的,重传会使TCP连接的发送端认为在网络中发生了拥塞。于是在TCP的发送端就采取了拥塞控制措施,但实际上网络并没有发生拥塞。
网络层的策略对TCP拥塞控制影响最大的就是路由器的分组丢弃策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路由器的队列通常都是按照“先进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的规则处理到来的分组。由于队列长度总是有限昀,因此当队列已满时,以后再到达的所有分组(如果能够继续排队,这些分组都将排在队列的尾部)将都被丢弃。这就叫做尾部丢弃策略(tail-droppolicy)。
路由器的尾部丢弃往往会导致一连串分组的丢失,这就使发送方出现超时重传,使TCP进入拥塞控制的慢开始状态,结果使TCP连接的发送方突然把数据的发送速率降低到很小的数值。更为严重的是,在网络中通常有很多的TCP连接(它们有不同的源点和终 点),这些连接中的报文段通常是复用在网络层的IP数据报中传送。在这种情况下,若发生了路由器中的尾部丢弃,就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很多条TCP连接,结果就使这许多的TCP连接在同一时间突然都进入到慢开始状态。这在TCP的术语中称为全局同步(global syncronization)。全局同步使得全网的通信量突然下降了很多,而在网络恢复正常后,其通信量又突然增大很多。
上一篇: 发送方窗口的上限值
热门点击
-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
- 因特网交换点IXP在全球的分布
- 以太网及其优势
- OSI失败的原因可归纳
- FCS体系结构
- MF4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 为什么A在TIME-WAIT状态必须等待2M
- 常用的绞合线的类别、带宽和典型应用
-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 TCP连接进行初始化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智能型ICL7135
-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