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向量算法的五点解释
发布时间:2014/8/31 21:04:48 访问次数:693
设X是结点A到B的最短路径上的一个结点。若把路 E5CN-HQQ2BD径A—B拆成两段路径A-X和X—B,则每一段路径A—X和X—B也都分别是结点A到X和结点X到B的最短路径。
下面是对上述距离向量算法的五点解释。
解释1: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进行本路由表的更新。假设从位于地址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的某一个项目是:“Net2,3,Y”,意思是“我经过路由器Y到网络Net2的距离是3”,那么本路由器就可推断出:“我经过X到网络Net2的距离应为3+1=4”。于是,本
路由器就把收到的RIP报文的这一个项目修改为“Net2,4,X”,为下一步和路由表中原有项目进行比较时使用(只有比较后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更新)。读者可注意到,收到的项目中的Y对本路由器是没有用的,因为Y不是本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解释2:表明这是新的目的网络,应当加入到路由表中。例如,本路由表中没有到目的网络Net2的路由,那么在路由表中就要加入新的项目“Net2,4,X”。
解释3:为什么要替换呢?因为这是最新的消息,要以最新的消息为准。到目的网络的距离有可能增大或减小,但也可能没有改变。例如,不管原来路由表中的项目是“Net2,3,X”还是“Net2,5,X”,都要更新为现在的“Net2,4,X”。
解释4:例如,若路由表中已有项目“Net2,5,P”,就要更新为“Net2,4,X”。因为到网络Net2的距离原来是5,现在减到4,更短了。
解释5:若距离更大了,显然不应更新。若距离不变,更新后得不到好处.因此也不更新。
设X是结点A到B的最短路径上的一个结点。若把路 E5CN-HQQ2BD径A—B拆成两段路径A-X和X—B,则每一段路径A—X和X—B也都分别是结点A到X和结点X到B的最短路径。
下面是对上述距离向量算法的五点解释。
解释1: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进行本路由表的更新。假设从位于地址X的相邻路由器发来的RIP报文的某一个项目是:“Net2,3,Y”,意思是“我经过路由器Y到网络Net2的距离是3”,那么本路由器就可推断出:“我经过X到网络Net2的距离应为3+1=4”。于是,本
路由器就把收到的RIP报文的这一个项目修改为“Net2,4,X”,为下一步和路由表中原有项目进行比较时使用(只有比较后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更新)。读者可注意到,收到的项目中的Y对本路由器是没有用的,因为Y不是本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解释2:表明这是新的目的网络,应当加入到路由表中。例如,本路由表中没有到目的网络Net2的路由,那么在路由表中就要加入新的项目“Net2,4,X”。
解释3:为什么要替换呢?因为这是最新的消息,要以最新的消息为准。到目的网络的距离有可能增大或减小,但也可能没有改变。例如,不管原来路由表中的项目是“Net2,3,X”还是“Net2,5,X”,都要更新为现在的“Net2,4,X”。
解释4:例如,若路由表中已有项目“Net2,5,P”,就要更新为“Net2,4,X”。因为到网络Net2的距离原来是5,现在减到4,更短了。
解释5:若距离更大了,显然不应更新。若距离不变,更新后得不到好处.因此也不更新。
上一篇:距离向量算法
上一篇:路由器R6更新后的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