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发布时间:2014/8/16 17:56:51 访问次数:1535
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的可靠性,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使得当NCE0130K发生网络拥塞或少数结点、链路出现故障时,路由器可灵活地改变转发路由而不致引起通信的中断或全网的瘫痪。此外,通信网络的主干线路往往由一些高速链路构成,这样就能以较高的数据率迅速地传送计算机数据。
综上所述,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表1-2所示。
分组交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因此,必须尽量设法减少这种时延。此外,由于分组交换不像电路交换那样通过建立连接来保证通信时所需的各种资源,因而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分组交换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overhead)。整个分组交换网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应当指出,从本质上讲,这种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的存储转发膘理并非是完全新的概念。自古代就有的邮政通信,就其本质来说也属于存储转发方式。而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在报文交换中心,一份份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这种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
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分组交换虽然也采用存储转发原理,但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处理,这就使分组的转发非常迅速。例如ARPANET建网初的经验表明,在正常的网络负荷下,当时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端到端平均时延小于0.1秒。这样,分组交换虽然采用了某些古老的交换原理,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
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的可靠性,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常采用网状拓扑结构,使得当NCE0130K发生网络拥塞或少数结点、链路出现故障时,路由器可灵活地改变转发路由而不致引起通信的中断或全网的瘫痪。此外,通信网络的主干线路往往由一些高速链路构成,这样就能以较高的数据率迅速地传送计算机数据。
综上所述,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表1-2所示。
分组交换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因此,必须尽量设法减少这种时延。此外,由于分组交换不像电路交换那样通过建立连接来保证通信时所需的各种资源,因而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分组交换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overhead)。整个分组交换网还需要专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应当指出,从本质上讲,这种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的存储转发膘理并非是完全新的概念。自古代就有的邮政通信,就其本质来说也属于存储转发方式。而在20世纪40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在报文交换中心,一份份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这种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
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分组交换虽然也采用存储转发原理,但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进行处理,这就使分组的转发非常迅速。例如ARPANET建网初的经验表明,在正常的网络负荷下,当时横跨美国东西海岸的端到端平均时延小于0.1秒。这样,分组交换虽然采用了某些古老的交换原理,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崭新的交换技术。
上一篇:核心部分中的网络可用一条链路表示
上一篇:三种交换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