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提取与处理
发布时间:2013/11/18 21:24:10 访问次数:1133
1.数据提取
由于开发板只有一个串口,DO1605T所以提取数据时必须拔去GPS模块,接上USB转串口模块。为了区分数据提取和数据采集这
两种工作模式,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定义了一个按键用于区分这两个模式。单片送给计算机,如图12所示。另外我们在程序中写入了“#CLEARALL”指令用于芯片清空。
2.数据处理
串口所收到的原始数据是单片机将各模块所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后存储到Flash芯片的数据。格式定义如下:开始标记段落标签GPRMC:GPS数据标签024518.214:时间,2点4 5分18.214秒(UTC时间)
A:定位标记,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3315.7653: 330 15.7653'
N:北半球11954.9529, 119' 54.9529'
E:东半球
240812: 2012年8月24D
10:x轴瞬时读数
0:y轴瞬时读数
1:z轴瞬时读数
10;加速度取模值
(由于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较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未公布快递公司的具体名称,请谅解。
注:1.取件员着装一栏标为“不取件”是由于不上门取件所以无法填写。
2.超量程记录是指加速度模块超出量程的次数,即有较大碰撞的次数。数据丢失是由于设备损坏而引起数据丢失。
3.污损标签是贴在包装上的白色贴纸,用于衡量外包装污染情况。数字是与标准色卡比对的结果。
4.GPS模块在室内和车厢内都无法定位,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在中转站的数据。但是由于无相关测绘软件.所以数据无太大实用价值,因而没有公布。
5.结果存在偶然性。请勿对号入座。
由于开发板只有一个串口,DO1605T所以提取数据时必须拔去GPS模块,接上USB转串口模块。为了区分数据提取和数据采集这
两种工作模式,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定义了一个按键用于区分这两个模式。单片送给计算机,如图12所示。另外我们在程序中写入了“#CLEARALL”指令用于芯片清空。
2.数据处理
串口所收到的原始数据是单片机将各模块所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后存储到Flash芯片的数据。格式定义如下:开始标记段落标签GPRMC:GPS数据标签024518.214:时间,2点4 5分18.214秒(UTC时间)
A:定位标记,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3315.7653: 330 15.7653'
N:北半球11954.9529, 119' 54.9529'
E:东半球
240812: 2012年8月24D
10:x轴瞬时读数
0:y轴瞬时读数
1:z轴瞬时读数
10;加速度取模值
(由于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较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未公布快递公司的具体名称,请谅解。
注:1.取件员着装一栏标为“不取件”是由于不上门取件所以无法填写。
2.超量程记录是指加速度模块超出量程的次数,即有较大碰撞的次数。数据丢失是由于设备损坏而引起数据丢失。
3.污损标签是贴在包装上的白色贴纸,用于衡量外包装污染情况。数字是与标准色卡比对的结果。
4.GPS模块在室内和车厢内都无法定位,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在中转站的数据。但是由于无相关测绘软件.所以数据无太大实用价值,因而没有公布。
5.结果存在偶然性。请勿对号入座。
1.数据提取
由于开发板只有一个串口,DO1605T所以提取数据时必须拔去GPS模块,接上USB转串口模块。为了区分数据提取和数据采集这
两种工作模式,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定义了一个按键用于区分这两个模式。单片送给计算机,如图12所示。另外我们在程序中写入了“#CLEARALL”指令用于芯片清空。
2.数据处理
串口所收到的原始数据是单片机将各模块所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后存储到Flash芯片的数据。格式定义如下:开始标记段落标签GPRMC:GPS数据标签024518.214:时间,2点4 5分18.214秒(UTC时间)
A:定位标记,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3315.7653: 330 15.7653'
N:北半球11954.9529, 119' 54.9529'
E:东半球
240812: 2012年8月24D
10:x轴瞬时读数
0:y轴瞬时读数
1:z轴瞬时读数
10;加速度取模值
(由于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较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未公布快递公司的具体名称,请谅解。
注:1.取件员着装一栏标为“不取件”是由于不上门取件所以无法填写。
2.超量程记录是指加速度模块超出量程的次数,即有较大碰撞的次数。数据丢失是由于设备损坏而引起数据丢失。
3.污损标签是贴在包装上的白色贴纸,用于衡量外包装污染情况。数字是与标准色卡比对的结果。
4.GPS模块在室内和车厢内都无法定位,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在中转站的数据。但是由于无相关测绘软件.所以数据无太大实用价值,因而没有公布。
5.结果存在偶然性。请勿对号入座。
由于开发板只有一个串口,DO1605T所以提取数据时必须拔去GPS模块,接上USB转串口模块。为了区分数据提取和数据采集这
两种工作模式,我们在编写程序时定义了一个按键用于区分这两个模式。单片送给计算机,如图12所示。另外我们在程序中写入了“#CLEARALL”指令用于芯片清空。
2.数据处理
串口所收到的原始数据是单片机将各模块所收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后存储到Flash芯片的数据。格式定义如下:开始标记段落标签GPRMC:GPS数据标签024518.214:时间,2点4 5分18.214秒(UTC时间)
A:定位标记,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3315.7653: 330 15.7653'
N:北半球11954.9529, 119' 54.9529'
E:东半球
240812: 2012年8月24D
10:x轴瞬时读数
0:y轴瞬时读数
1:z轴瞬时读数
10;加速度取模值
(由于我们进行实验的次数较少,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未公布快递公司的具体名称,请谅解。
注:1.取件员着装一栏标为“不取件”是由于不上门取件所以无法填写。
2.超量程记录是指加速度模块超出量程的次数,即有较大碰撞的次数。数据丢失是由于设备损坏而引起数据丢失。
3.污损标签是贴在包装上的白色贴纸,用于衡量外包装污染情况。数字是与标准色卡比对的结果。
4.GPS模块在室内和车厢内都无法定位,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在中转站的数据。但是由于无相关测绘软件.所以数据无太大实用价值,因而没有公布。
5.结果存在偶然性。请勿对号入座。
上一篇:加速度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