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电容器参数
发布时间:2013/8/11 16:54:59 访问次数:992
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电晕。501330-0600电容器的电晕是由于在介质与电极层之间存在空隙而产生的,它除了可以产生损坏设备的寄生信号外,还会导致屯容器介质击穿。在交流或脉动条件下工作时,电晕特别容易发生。对于所有的电容器,在使用中应保证直流电压与交流峰值电压之和不得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以避免电晕现象的发生。
(1)标称容量。它用CR表示,为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电容量。标称容量也称为额定容量、标称静电容量、静电容量。
(2)实际容量。它是电容器生产出来后的容量,它与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标称容量之间差一个容量的误差。
(3)容量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
(4)额定工作电压。它是电容器长时间安全工作的电压,+即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它又称为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WV)、额定电压(UR)、耐压、标称电压、标称安全电压。
(5)类别电压。它用UC表示,是电容器在上限类别温度下可以连续加在电容器上的最高电压。
(6)类别温度范围。它是电容器能够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7)额定温度。它用TR表示,是电容器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
(8)上限类别温度。它用TCH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高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值。
(9)下限类别温度。它用TCL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低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值。
(10)温度系数。它用砺曼示。它表示了电容器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特性),通常是以20 0C基准温度的电容量与有关温度的电容量的百分比表示的。
(11)气候类别。电容器所属的气候类别,它用斜线分隔的三个数字来表示,如55/100/56,表示下限类别温度为-55℃,上限类别温度为100 0C,稳态湿热实验的天数是56天。
(12)漏电流。它是直接流过电容器两极板的电流,此电流越小越好。
(13)绝缘电阻。它用I.R.表示,又称为漏电阻,是产生漏电流的电阻,此电阻大漏电流小。当电容器的容量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器的表面状态;当容量大于O.l u 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
(14)时间常数。为恰当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的时间常数,它等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容量之积。
(15)等效串联电阻。它用ESR表示,是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它的损害较大。
(16)介质损耗正切值。它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损耗情况,又称为散逸因数(DissipationFactor,DF)、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介损正切值、tan8。
(17)额定纹波电流。简称IRAC,是在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交流纹波电流有效值,并且指定的纹波电流为标准频率(一般为100~120Hz)的正弦波。它又称为涟波电流、叠加交流电流、最大允许纹波电流。
(18)纹波电压。它等于纹波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ESR之积。它又称为涟波电压、叠加交流电压。
(19)使用痔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原因是温度加速了化学反应而使介质随时间退化。
(20)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同时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高频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所以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了限制。
(21)常用类型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介质类型的电容器其最高使用频率是不同的。
(1)标称容量。它用CR表示,为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电容量。标称容量也称为额定容量、标称静电容量、静电容量。
(2)实际容量。它是电容器生产出来后的容量,它与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标称容量之间差一个容量的误差。
(3)容量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
(4)额定工作电压。它是电容器长时间安全工作的电压,+即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它又称为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WV)、额定电压(UR)、耐压、标称电压、标称安全电压。
(5)类别电压。它用UC表示,是电容器在上限类别温度下可以连续加在电容器上的最高电压。
(6)类别温度范围。它是电容器能够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7)额定温度。它用TR表示,是电容器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
(8)上限类别温度。它用TCH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高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值。
(9)下限类别温度。它用TCL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低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值。
(10)温度系数。它用砺曼示。它表示了电容器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特性),通常是以20 0C基准温度的电容量与有关温度的电容量的百分比表示的。
(11)气候类别。电容器所属的气候类别,它用斜线分隔的三个数字来表示,如55/100/56,表示下限类别温度为-55℃,上限类别温度为100 0C,稳态湿热实验的天数是56天。
(12)漏电流。它是直接流过电容器两极板的电流,此电流越小越好。
(13)绝缘电阻。它用I.R.表示,又称为漏电阻,是产生漏电流的电阻,此电阻大漏电流小。当电容器的容量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器的表面状态;当容量大于O.l u 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
(14)时间常数。为恰当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的时间常数,它等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容量之积。
(15)等效串联电阻。它用ESR表示,是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它的损害较大。
(16)介质损耗正切值。它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损耗情况,又称为散逸因数(DissipationFactor,DF)、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介损正切值、tan8。
(17)额定纹波电流。简称IRAC,是在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交流纹波电流有效值,并且指定的纹波电流为标准频率(一般为100~120Hz)的正弦波。它又称为涟波电流、叠加交流电流、最大允许纹波电流。
(18)纹波电压。它等于纹波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ESR之积。它又称为涟波电压、叠加交流电压。
(19)使用痔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原因是温度加速了化学反应而使介质随时间退化。
(20)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同时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高频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所以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了限制。
(21)常用类型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介质类型的电容器其最高使用频率是不同的。
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电晕。501330-0600电容器的电晕是由于在介质与电极层之间存在空隙而产生的,它除了可以产生损坏设备的寄生信号外,还会导致屯容器介质击穿。在交流或脉动条件下工作时,电晕特别容易发生。对于所有的电容器,在使用中应保证直流电压与交流峰值电压之和不得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以避免电晕现象的发生。
(1)标称容量。它用CR表示,为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电容量。标称容量也称为额定容量、标称静电容量、静电容量。
(2)实际容量。它是电容器生产出来后的容量,它与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标称容量之间差一个容量的误差。
(3)容量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
(4)额定工作电压。它是电容器长时间安全工作的电压,+即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它又称为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WV)、额定电压(UR)、耐压、标称电压、标称安全电压。
(5)类别电压。它用UC表示,是电容器在上限类别温度下可以连续加在电容器上的最高电压。
(6)类别温度范围。它是电容器能够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7)额定温度。它用TR表示,是电容器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
(8)上限类别温度。它用TCH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高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值。
(9)下限类别温度。它用TCL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低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值。
(10)温度系数。它用砺曼示。它表示了电容器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特性),通常是以20 0C基准温度的电容量与有关温度的电容量的百分比表示的。
(11)气候类别。电容器所属的气候类别,它用斜线分隔的三个数字来表示,如55/100/56,表示下限类别温度为-55℃,上限类别温度为100 0C,稳态湿热实验的天数是56天。
(12)漏电流。它是直接流过电容器两极板的电流,此电流越小越好。
(13)绝缘电阻。它用I.R.表示,又称为漏电阻,是产生漏电流的电阻,此电阻大漏电流小。当电容器的容量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器的表面状态;当容量大于O.l u 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
(14)时间常数。为恰当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的时间常数,它等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容量之积。
(15)等效串联电阻。它用ESR表示,是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它的损害较大。
(16)介质损耗正切值。它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损耗情况,又称为散逸因数(DissipationFactor,DF)、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介损正切值、tan8。
(17)额定纹波电流。简称IRAC,是在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交流纹波电流有效值,并且指定的纹波电流为标准频率(一般为100~120Hz)的正弦波。它又称为涟波电流、叠加交流电流、最大允许纹波电流。
(18)纹波电压。它等于纹波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ESR之积。它又称为涟波电压、叠加交流电压。
(19)使用痔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原因是温度加速了化学反应而使介质随时间退化。
(20)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同时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高频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所以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了限制。
(21)常用类型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介质类型的电容器其最高使用频率是不同的。
(1)标称容量。它用CR表示,为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电容量。标称容量也称为额定容量、标称静电容量、静电容量。
(2)实际容量。它是电容器生产出来后的容量,它与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的标称容量之间差一个容量的误差。
(3)容量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精密电容器的允许误差较小,而电解电容器的误差较大。
(4)额定工作电压。它是电容器长时间安全工作的电压,+即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它又称为工作电压( Working Voltage,WV)、额定电压(UR)、耐压、标称电压、标称安全电压。
(5)类别电压。它用UC表示,是电容器在上限类别温度下可以连续加在电容器上的最高电压。
(6)类别温度范围。它是电容器能够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7)额定温度。它用TR表示,是电容器可以连续施加额定电压的最高环境温度。
(8)上限类别温度。它用TCH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高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高温度值。
(9)下限类别温度。它用TCL表示,是电容器在规定条件下能连续工作的环境温度的最低温度。它是类别温度范围的最低温度值。
(10)温度系数。它用砺曼示。它表示了电容器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温度特性),通常是以20 0C基准温度的电容量与有关温度的电容量的百分比表示的。
(11)气候类别。电容器所属的气候类别,它用斜线分隔的三个数字来表示,如55/100/56,表示下限类别温度为-55℃,上限类别温度为100 0C,稳态湿热实验的天数是56天。
(12)漏电流。它是直接流过电容器两极板的电流,此电流越小越好。
(13)绝缘电阻。它用I.R.表示,又称为漏电阻,是产生漏电流的电阻,此电阻大漏电流小。当电容器的容量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器的表面状态;当容量大于O.l u F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
(14)时间常数。为恰当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的时间常数,它等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容量之积。
(15)等效串联电阻。它用ESR表示,是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它的损害较大。
(16)介质损耗正切值。它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损耗情况,又称为散逸因数(DissipationFactor,DF)、介质损耗因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介损正切值、tan8。
(17)额定纹波电流。简称IRAC,是在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大交流纹波电流有效值,并且指定的纹波电流为标准频率(一般为100~120Hz)的正弦波。它又称为涟波电流、叠加交流电流、最大允许纹波电流。
(18)纹波电压。它等于纹波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ESR之积。它又称为涟波电压、叠加交流电压。
(19)使用痔命。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主要原因是温度加速了化学反应而使介质随时间退化。
(20)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会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同时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高频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所以电容器的使用频率受到了限制。
(21)常用类型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介质类型的电容器其最高使用频率是不同的。
上一篇:普通电容器基本结构昶主要参数解说
上一篇:电容器参数识别方法解说